让金融“活水”加快流进产业“良田”。
科创沃土,离不开金融活水浇灌。
3月22日,2025年未来科学城科创金融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汇聚金融‘活水’,共创新质未来”为主题,共商金融助力科技创新的发展路径,共绘新质生产力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的宏伟蓝图。
会上,来自金融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主管部门、相关机构及驻昌科技企业代表,共同探讨科创金融发展趋势,共话“政企银”协作未来。大会还启动了“未来科创金融智库”,发布了《昌平区科创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昌平区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奖励办法》,成立了“昌平未来创投联盟CFIA”和150亿元科技产业基金群。
在签约环节,昌平区政府与北京金控、石化北分、国信证券、农发行北分、建设银行北分等9家重点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北京市8支政府投资基金昌平被投企业代表与多家合作银行签署“投贷联动—见投即贷”业务合作协议,引导推动金融机构更好发挥“科技金融”功能作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让金融“活水”加快流进产业“良田”。
01金融加持结出“产业硕果”昌平是首都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也是北京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更是资本投资的热点区域。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拥有金融的有力支撑极为关键。2024年,未来科学城在全国科技城百强榜中首次跻身全国三甲,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助力。
早在2022年,昌平区便明确了发展“科创金融”的功能定位。
2023年,在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等5个市级部门支持下,在全市率先出台了首个科创金融支持政策《关于金融促进未来科学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主动融入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以未来科学城为主平台,推进“科创金融示范区”建设。
政策实施以来,昌平建立了政府性投资基金管理体系,引入了红杉、高瓴、康桥等优质资本,打造了“多层次、全周期”的基金产品矩阵,科技产业基金群规模达到1500亿元,仅2024年昌平企业获得股权融资案例就达到48起、位居全市第4。
2024年又研究编制了“科创金融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促进科创金融要素聚集、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等7方面任务举措。截至目前,昌平区政府性投资基金群规模超过420亿元,上市企业总数近40家,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等一批创新政策成功落地,金融营商环境水平稳步提升。
在金融加持下,昌平这片科创沃土不断结出“产业硕果”,已经形成了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合成生物制造、机器人、6G等未来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了全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的主阵地。
02构建150亿产业基金群,重点支持科创为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本次大会上,昌平区携手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及行业龙头,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达150亿元的科技产业基金群。
据悉,科技产业基金群涵盖科技成果转化、并购、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及主导产业领域,将重点支持合成生物学、医疗器械、生命科学、脑机接口、智能机器人、先进制造等前沿领域,加速科学家原创成果转化,建设原始创新与未来产业的“策源地”。
符合条件的早中期科技企业、具备进口替代实力的企业以及具有全球原创性或临床实践项目的企业均可申请。通过基金投资,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加速产业化进程。
未来,昌平区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带动作用,加大对初创型企业和前瞻技术性的投资,赋能企业开展“0-1”原始创新。强化与市场化头部基金的对接合作,开展基金合投、园区共建、项目共孵。打造昌平区股权投资“连连看”品牌,聚焦三大主导产业投资布局,全年举办不少于100场投融资路演活动,鼓励“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长期资本投资科创企业。
03成立“昌平未来创投联盟CFIA”大会现场成果丰硕。“未来科创金融智库”正式启动,标志着昌平区在科创金融战略研究、政策创新和产业实践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据了解,该智库将聚焦前沿技术产业化、金融工具创新等核心议题,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入库首批专家25名,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国家实验室、康桥资本等不同领域,按照“经济与金融组、金融机构组、产业投资组、科研院所与研究机构组、孵化培育组”分为5个组别,并将动态邀请其他知名专家加入,打造成为昌平区金融发展决策咨询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为进一步发挥创业投资服务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作用,本次大会上,昌平区发改委、财政局联合红杉中国、高瓴投资等30家行业内优质创投机构成立“昌平未来创投联盟CFIA”,集聚金融、科技、产业、人才等要素,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创新生态模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打造产融结合共生共赢的创投生态圈。除了优质创投机构之外,昌平未来创投联盟CFIA还涵盖了央国企资本、市区投资机构、AIC试点机构、保险投资机构、CVC资本与企业投资、平台协会等多类型机构。
同时,昌平区还联合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制定北京市首个跨境人民币结算专项奖励政策,以“试点创新+政策便利”为抓手,有效降低企业汇兑成本,规避汇率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科技创新企业既需要“从0到1”的耐心资本,也需要“从1到N”的生态赋能。未来,联盟将建立“投资策略、融资需求、企业名单”为一体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档案化、标签化等处理、形成可实时更新、快速筛选、精准搜索的数据库,提高投融资信息的透明度与对称性。同时定期开展“昌平创投日”“链动昌平”“昌平企行录”“昌平创投峰会”等专题研讨及培训活动,积极推动“投贷联动”“见投即贷”先行先试和服务创新,打造“认股权+投贷联动”“股贷债保”等创新服务体系丰富企业融资路径,助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对于资本而言,只有耐得住“十年磨一剑”的寂寞,携手并跑的投入,才能迎来上市敲钟的光亮。以联盟为纽带,昌平将打造高质量投资人才工作队伍,打通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资本之间的壁垒,形成协同创新生态。促进早期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从技术孵化、资本支持到市场拓展的全链条服务,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本次大会通过政策发布、基金落地、产融签约及深度对话等形式,全面展现了昌平区以金融“活水”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以及推动科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行动力。展望未来,昌平区将以未来科学城为核心载体,持续优化“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重点破解研发经济难题,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