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起诉特朗普政府,英伟达CEO连夜访华,关税战的反噬正在出现!

手托玥 2025-04-18 00:57:26

特朗普政府打着“保护美国产业”旗号发起的对华关税战,率先在美国本土点燃反对烈火。4月16日,作为全美经济龙头(GDP超3.6万亿美元,占全美14%)的加利福尼亚州在州长加文·纽森的带领下,正式宣布将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提起诉讼。

这一举措不仅创下美国各州就贸易问题挑战联邦政府的先例,更暴露出特朗普政府经贸政策在国内遭遇的“滑铁卢”。经济重镇的公开反叛,预示着美方在贸易战战线后方正面临意想不到的“后院失火”。

加州公开挑战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是偶然事件,而是美国深层政治经济矛盾集中爆发的必然结果。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

一、关税重压下,加州经济苦不堪言

特朗普依据《国际经济紧急权利法案》,以“国家紧急状态”为借口,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课征10%基础关税,并对中国实施高达245%的“对等关税”。其中的税率计算方式“简单粗暴”,仅凭公式“答案”就将其当成关税结果,与传统上系统性的贸易争端并不相同,是个临时起意的“草台班子”。本欲“伤敌”的政策,却先让美国自身遭受重创。

加州作为美国经济核心区域,承受的冲击尤为剧烈。科技行业首当其冲,半导体关税使芯片生产成本激增15%-20%,迫使英伟达(NVIDIA)等企业涨价或削减研发,而中国反制关税更导致硅谷产品在华销量暴跌30%。农业遭受毁灭性打击,中国对红酒、坚果征收的50%关税使出口量锐减40%,农民收入骤降25%,百年农场面临倒闭。

普通家庭同样苦不堪言。电子产品涨价10%-15%,笔记本电脑普遍贵了150美元;日用品价格攀升8%-12%,四口之家年支出增加2000-3000美元;食品价格飙升20%,低收入家庭被迫减少采购新鲜食材。就业市场持续恶化,硅谷已裁员超1.5万人,农业区失业率达7.5%。“这已超出经济范畴,演变成民生危机。”州长纽森表示,“当每个家庭都在为基本生活发愁时,诉讼是我们最后的防线。”这场法律战不仅关乎贸易规则,更决定着加州未来的经济命脉。

二、政治博弈背后的权利角逐

加州起诉特朗普,本质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行动。民主党与共和党在贸易政策上存在根本分歧,民主党倡导多边贸易和全球供应链合作,严厉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损害普通家庭利益;共和党则坚持保护主义,认为关税能促使制造业回流美国。

加州州长纽森作为2028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热门人选,此举意在巩固自身“对抗特朗普”的进步派形象,吸引党内核心选民,同时激发加州民主党选民的投票热情,为2026年中期选举积累政治资本。近几日,耶伦、沙利文等民主党高层纷纷发声,集体对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发起围剿,关税问题成为民主党攻击共和党的有力武器。前财长耶伦批评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计划是“白日做梦”,前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则强调“中国不会像苏联一样被击垮”。

三、向中国释放缓和信号?

纽森公开表示“特朗普的政策不代表所有美国人”,此举被视为加州向中国等贸易伙伴释放的缓和信号。加州显然希望避免被卷入贸易战漩涡,甚至可能试图争取关税豁免。加州的行动并非孤例,美国商会也在考虑提起诉讼,国会两党部分议员正推动立法限制总统关税权利,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面临来自国内的强大阻力。

加州的诉讼存在明确法律依据:《国际经济紧急权利法案》传统上用于制裁,而非征收关税,且美国宪法明确将关税权赋予国会。不过,在2020年,联邦法院曾裁定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加征钢、铝关税违宪,但最高法院未作最终裁决。

此次诉讼存在三种可能走向:联邦法院可能颁布临时禁令,暂停部分关税执行;最高法院若介入,保守派占多数的情况可能支持总统的“紧急权利”;若国会两党罕见达成合作,通过立法限制关税权,则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将受到牵制。

加州的诉讼表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目标,反而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经济困境与政治分裂。随着通胀持续、企业抗议不断以及选举临近,这场法律战或许只是美国更大动荡的开端。对于中国而言,加州的举动揭示出,在美国政治分裂的背景下,贸易博弈存在诸多变数与操作空间。

当美国试图用“科技霸权”维持其优越地位时,现实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4月17日,全球AI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CEO黄仁勋再度现身北京,距离上次访华仅隔三个月。这一高频访问背后,折射出全球科技产业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曾经被视为“乡巴佬”的中国市场,如今已成为美国科技巨头不得不“端正态度”对待的关键伙伴。

美国政府不断加强的芯片出口管制,特别是限制英伟达((NVIDIA)向中国出口H20芯片的决定,正在让这家科技巨头付出沉重代价。为应对潜在损失,英伟达(NVIDIA)不得不在财务上预留约55亿美元。然而,在上一财年中国市场为英伟达(NVIDIA)贡献了170亿美元收入,占总销售额的13%。这种巨大的经济利益,迫使科技企业不得不超越政治藩篱,寻求与中国市场保持联系的现实路径。

黄仁勋此次与中国贸促会会长的会谈颇具深意。这种高层互动至少传递出两层战略意图:

1.对中国市场释放善意:通过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争取中国政府和产业界的理解与支持,为未来业务开展预留空间。

2.向美国政府递话:用实际行动表明过度限制对华芯片出口将损害美国科技企业自身利益,为政策调整创造舆论基础。

英伟达(NVIDIA)的困境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趋势: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任何技术霸权主义都难以持续。中国市场不仅规模庞大,更已深度融入全球科技产业链。美国政府试图通过行政手段切断这种联系,最终伤害的将是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产业生态。

加州反叛和黄仁勋连夜访华已经表明,曾经被视为乡巴佬的中国市场,如今已成为全球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一环。中美经贸关系的现实正日益清晰:美国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远超预期。尽管美财长贝森特强调中国对美出口规模更大,但经济学家波森指出,这种不对称性反而增强了中国的议价能力。“美国消费者离不开中国制造”,波森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依赖已深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特朗普的关税施压难以奏效,毕竟美国仅占中国出口的15%。事实上,美国政府已在智能手机等关键产品关税上让步,根本原因在于80%的iPhone产自中国。这些妥协恰恰印证了美国产业对中国不可替代的依赖。

彭博社报道显示,中国已采取反制措施暂停稀土出口,这一举动直击美国高科技产业命脉。作为全球90%稀土市场的供应方,中国的这一决定使美国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等关键领域陷入被动。尽管美方试图通过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替代渠道缓解供应压力,但这些国家短期内根本无法填补中国留下的产能缺口。

《华尔街日报》分析指出,波音公司正成为贸易战中最惨重的受害者之一。中国停止采购波音飞机的决定,不仅重创这家航空巨头的业绩,更凸显了美国在高科技产业链上的脆弱性。市场观察人士认为,当前局势已非特朗普政府是否愿意妥协的问题,而是严峻的经济现实正在迫使其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华贸易政策。

注:4月15日,夏宝龙针对美国副总统万斯此前的言论做出回应。他表示,“让美国那些‘乡巴佬们’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面前去哀鸣”。

0 阅读:6

手托玥

简介:喜爱全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