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彭伟
1943年底,中共中央已经发现延安“抢救运动”的扩大化问题,开始着手纠编。12月22日,央央书记处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审干运动的经验教训。会议重新分析了干部队伍的状况,认为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80%到90%是好的,是为了抗日救国、为了革命到延安的。会议在肯定反特斗争成绩的同时,也严肃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夸大了特务组织,甚至弄成特务如麻;某些部门或某些地方产生了群众恐慌的现象;有些部门被特务分子利用,进行破坏;相当普遍地发生了怀疑新知识分子的现象;忽略了统一战线,许多干部对统一战线的观念降低。”要求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甄别工作。12月27日,毛泽东致电华中局和新四军各师,重申反特斗争必须坚持少捉少杀及少捉不杀的方针。

《正确的展开锄奸反特务斗争》内页书影(笔者收藏)
1943年10月上旬,泗阳县侦破了一起日伪特务案件。有关领导凭着主观臆断,想当然的扩大“战果”。为了获取更多的口供,追查出特务组织的县、区政权的组织名单。办案人员提出“坦白则生,不坦白则死”的口号,通过召开“狱中坦白会议”,办“自新分子训练班”,实行通供信。还将1944年2月定为“锄奸月”,开展“坦白运动”。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其中。从1943年10月至1944年3月,全县“查出”国民党三青团员1000余人,前后逮捕150人。下至九岁小孩,上至六十岁的老人都“自动坦白承认加入三青团组织”。随着“查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在根据地干部群众之中引起了恐慌,发展下去,严重的不利于我党的事业,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的工作方针是既不放过一个坏人,同时也不冤枉一个好人。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边区党委下决心清査“泗阳案件”,实事求是地作出正确结论。《关于泗阳特务案件》的这个文件,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出台的!

《正确的展开锄奸反特务斗争》内页书影(笔者收藏)
通过对“泗阳案件”认真调查,最后查清了问题所在,指出泗阳县委在这起案件中犯了严重的错误,主要包括:违反了党的宽大政策、违反了党的组织原则、对案犯采取严重的迫供信办法、主观主义、对特务及反革命力量过分夸大而对党与革命力量则估计过低、弄错了中心工作紊乱了自己步调等六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善后处理办法:1、立即在泗阳进行平反;2、要忠实执行党的宽大政策;3、应遵守党的组织原则;4、彻底转变迫供信办法;5、严肃党纪。经华中局批准:改组了泗阳县委,并给予县委书记撤销本兼职务、停止党籍三个月处分;给予县长解除本兼职务、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县公安局长撤销职务、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这起案件的纠偏,不仅及时挽回了对党的不良政治影响,而且也避免了给根据地工作造成更大损失!

《正确的展开锄奸反特务斗争》封面书影(笔者收藏)
《正确的展开锄奸反特务斗争》由鲁中军区政治部翻印。除收录《关于泗阳特务案件》之外,还收录了《北局对太行区锄奸反特务斗争问题指示》、《正确的展开锄奸反特务斗争》、《绥德反奸斗争群众大会总结》等共四个文件。文件前有鲁中公安局和鲁中军区政治部锄奸科联合下发的一个《通知》。《通知》要求将该文献发给各地县公安局长以上锄奸干部阅读,作为今后开展锄奸反特务斗争的参考。同时,也希望各级锄奸公安干部要加强对此文件深刻学习研究。这册文献标为“绝密”,因此要求妥善保存,不得遗失。说白了,编辑这部文件的目的就是要让各级锄奸干部认真学习党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在开展锄奸反特工作之时,各级组织务必要正确地、坚决地执行党的各项政策法令,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否则,会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同时,为以后开展锄奸反特务斗争指引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