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红色潮》有幸收藏到开国将军刘少卿将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回忆录——《红军学校回忆》的打印稿本,深感殊荣,列文一篇:

刘少卿(1911年9月30日—2003年3月13日),湖北省黄冈县(今黄冈市黄州区)人。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农民革命运动。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并参与了创建豫鄂边抗日根据地。后又参加了兖州、莱芜、淮海等战役。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副秘书长兼华东人民防空委员会秘书长,总参谋部军事训练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马海德同志后来在延安是经常见面的。一九三九年五月间,我问他:“你的国籍是哪国人士?”他说:“可能是加拿大人。”他这么一说,便引在场人们的哄堂大笑。随又问他:“你这个伟大的国际朋友,为什么连自己的国籍还没有肯定下来,怎么说是可能呢?”他说:“这并不奇怪!为了革命到处奔走,不知道国籍也没什么奇怪啊。”一九四六年二月间,我们又在北平南河沿的翠明庄(军事调停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的驻地)见了面。当时又问他原来的国籍,他又说:“可能是叙利亚人。”于是又一次逗得人们一阵大笑。一九六二年在北京饭店的一次舞会上,我再一次的和他见面,我再一次问他“你究竟是哪个国家的人?”他说:“最大的可能是黎巴嫩人。”又一次逗得人们大笑。于是大家开玩笑地问他:“你这么大的一个人物,为什么连原来的国籍也不知道呢?”他只是把两手向左右摊开,耸了耸肩膀,缩缩脖子,瘪瘪嘴一笑置之。当我同他开玩笑说:“一九三六年六月我们红军大学在陕北的保安(即志丹)县吃着野菜和苦菜,喝着小米黑黄豆粥,饿着肚子去欢迎你和斯诺先生两位国际朋友,你现在是阜外医院皮肤科的专家,也有工资收入,应该好好请我们吃一餐吧!”马海德同志很开朗也很幽默的回答说:“对于吃的账,可能欠的不少,以后会逐渐还你们,”我又说:“我们是几十年的老朋友又是同志,这只是一个玩笑罢了,你是一个热心参加革命的国际主义战士,在这几十年中你对中国人民所做的贡献是非常伟大的,中国人民及我个人,对你们只是衷心的感谢,哪里还会要你请客呢!”

马海德和毛泽东同志
在近年来常看报纸上说马海德同志是美国人。写到这里时,我看到一九八零年三月十九日人民日报第三版上,刊有重视专家的评论,并刊有七十年高龄的马海德同志,正为中国儿童看病的照片。标题是《和中国人民心心相连》。文内写有:“最近卫生部为我国辛勤工作了四十多年的医学专家马海德、米勒、福莱三位同志举行了庆祝会,他们是三十年代分别从美国、德国、奥地利来到我国的。四十多年来,他们和中国人民心心相印,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这篇报道中来看,马海德同志原来的国籍是美国,再也没有必要问他的国籍了。可见,在四十四年前用吃苦菜、野菜的精神,欢迎来我国的这两位国际朋友,对中国人民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获得了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