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欧洲古画里的大明帝国,为何欧洲人格外关注明朝人的服饰?

易享人生欢乐多 2024-12-05 09:20:52

01

源远流长的中欧交往史

中国与欧洲虽然相距遥远,但从西汉时期就有若即若离的联系。也就是说,两大洲的人虽然相互并不了解,但都知道对方的存在。古老的丝绸之路很早就把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远销到欧洲,加深了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因此,古希腊人称呼中国为“赛里斯”( Seres);古罗马人称呼中国为“秦”(Thin);俄国称呼中国为“契丹”;另外诸如China,源自于瓷器;“震旦”源自于古印度人对中国的称谓。总之,不管什么称谓,都表明中欧的交往史很长远。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宋元之前,无论中国对欧洲的了解还是欧洲对中国的了解,都比较模糊,大多是以中国商品——丝绸、瓷器和茶叶为媒介对中国进行想象。待至元代,蒙古西征让欧洲人对遥远的东方和中国产生直观而深刻的认知,东西方陆路的打通,让很多东方人跟随蒙古军队进入欧洲,同时也让一些欧洲人来到东方。《马可波罗游记》就是很好的例证。

元时期的中国形象在欧洲虽然富丽堂皇,但还残存了一些蒙古西征给他们留下的负面印记。这就造成他们对中国认知的不客观。马可波罗回国后,说起中国版图广大、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经常以“百万”来形容,当时很多意大利人并不相信,因此给他起了个“百万先生”的外号。

这说明,最起码在元代,欧洲人对中国还是一知半解,即便马可波罗亲自到过中国,欧洲人也不完全相信他的话。

待至明朝,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就变得相对清晰、客观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主要有4点:

第一,由蒙古西征带来东西方陆路的打通,让欧洲人和东方人的相互交往变得更加现实和可能。他们相互之间都看到对方真实的文明,不是道听途说的,因此准确性和可靠性更高。

第二,地理大发现,西方殖民者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纷纷东来。

第三,欧洲文艺复兴促成欧洲文化、科技、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解放与转变,揭开了欧洲近代历史的序幕,他们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倡导理性和科学。

文艺复兴时期大体与中国明代历史相当。这可以说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文艺复兴让欧洲人的思维得到解放,与此同时,明代在文化上也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以儒学而论,理学与阳明心学对明代文化的影响很大。换言之,当时的欧洲与明朝都迎来一个具有理性思维的时代,这让双方对彼此的认知变得相对客观。不是像以前一样,对彼此的认知是模糊或者想象的。

第四,文化的对等交往,中国先进文化影响欧洲,欧洲先进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

有明一代,来华的欧洲人很多。有官方派遣来访问的,有跟随殖民船抵达中国海岸的,有经商贸易的等等。

有名的比如1517年葡萄牙人安德拉德和皮里士,受葡萄牙国王曼努艾尔一世派遣来中国访问;万历三年(1575年)西班牙人拉达率使团来中国访问;万历十年(1582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华;1618年,佩特林成为第一位来明朝访问的俄国使节;1624年,意大利人艾儒略来华。

明代在中欧交往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无论陆路交通的打通,还是海路交通的打通,与过去相比,明代中欧之间的交流方式多样化。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当时明朝和欧洲都面临近世资本主义的萌芽,理性思维和科学初步建立,中欧之间的交流是相对平等的,欧洲人描述的明帝国,没有贬低,反而处处充满着赞叹仰慕之情。这也说明,大明帝国无论在商业、军事、建筑、技术、文化等各方面都堪称优秀,与当时欧洲的发展情况不相上下,甚至还略有超越。

比如葡萄牙人盖略特·伯莱拉1549年间在福建从事贸易,在他著的《中国报道》里写道:

泉州的街道及我们在别的城市看到的街道,都相当平坦,又大又直,使人看起来惊羡。

可以说,这些欧洲人来华促进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文化交流。当时欧洲书籍被带到中国,中国书籍也被带到欧洲。许多访华的欧洲人归国后,通过著书立说描绘了大明帝国的风土人情,让欧洲人更加多方面地了解中国。除了文字记述之外,绘画也是描绘大明帝国的一种主要手段。

在某种程度上说,绘画比文字更能直观地传递信息。比如远古时代的人类没创造文字之前,图画就成为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文字的创造也有图画功能在里面。有明一代,欧洲人用绘画形式呈现了大明帝国的服饰和形象,那时候还没有“照相机”,因此欧洲人的绘画就相当于“照相机”,目的是通过这种“画影图形”的方式,更直观、准确地记录大明帝国的风土人情和衣冠制度。在今天看来,这些珍贵的图画不但很罕见,也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下面,我们就通过旅明欧洲人的画笔,从域外角度,看看大明帝国的衣冠制度和风土人情。

02

1625年,西班牙人阿德利亚若·德·拉斯·科尔特斯在潮州所见的大明帝国风土人情

明代,来华的欧洲人大多在东南沿海登岸,比如广州、泉州、潮州等地,都有很多欧洲人从事经商贸易或其他活动。当时西班牙人阿德利亚若在潮州,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所见所闻。这里面有给犯罪者施加刑罚的场景,有狩猎的场景,有普通妇女看孩子、挑水的场景。还有对明朝官服的描绘和详细解释。毫无疑问,这些通过所见所闻撰写绘就的资料,给西班牙人了解大明帝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03

1637年,英国商人彼得·蒙迪绘制的大明人

这是彼得·蒙迪绘制的明朝人形象。他的用笔简略,应该属于一种速写,记录了明朝官员和普通百姓的服饰以及生活场景,另外还有官员审案的场景。速写的目的,主要是当做记录明朝见闻的资料。这些绘画之所以显得珍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就在于它是写实的,是当时欧洲人来华后直观的见闻,不是几经周折之后的想象和变形。

在彼得·蒙迪绘制的明朝图画里,还以速写形式表现了明朝水师的形象。可以看出明朝海军的装备还是可以的,有各种不同大小的战船。大明帝国与欧洲文化、技术的交流,体现在明朝水师装备上是很明显的。明朝水军的发展主要呈现为两个阶段。

第一,万历年间,以引入佛郎机为中心,装备了神飞炮、百子铳等欧式火炮,改造了威远炮,叭喇唬船,仿制了蜈蚣船,创制了桅杆接驳技术。

第二个阶段为天启年间,以引进红衣大炮为中心,设置了铳车、舷窗、炮孔、火炮甲板、船侧炮等技术。从整体上看,明代战船的基本特征是“重利炮,轻坚船”。

重视火炮的作用,明军的发展方向与欧洲战船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在舰船的外形上,明军战船始终没有发生欧化转变。当欧洲的战船逐步向铁甲船、机械船转变之时,明军战船逐步落后了。

04

意大利人绘制的明朝人

这是意大利人绘制的大明帝国场景图。表现的是下级官员拜见上级的场景。有卫兵,还有周围观看的人。远处呈现出城墙和建筑、还有耸立的高塔。景物挺全的,有树木。明朝人的衣冠服饰也比较写实。

05

明末西班牙人游记中的大明帝国人物形象

这是明朝末年西班牙人游记中的中国人形象。绘者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大明帝国各个阶层的人物,有官员、武将、小商贩、手工业者、文人、学士、秀才、普通妇女等等。图画旁边配有解说文字。可以说,西班牙人对明代中国人形象的描绘很准确,目的当然是用作了解中国的资料。

06

明朝时期,西班牙菲律宾总督编撰的《谟区查抄本》所绘的大明文化

《谟区查抄本》发现于1947年,由历史学家Charles R. Boxer(中文名谟区查)在伦敦一场拍卖会上发现,这本手稿有大量的彩绘插图,表现的大多是东南亚以及明代中国的人物形象。其中中国部分约占全抄本的三分之二。

1950年,谟区查发表了关于这本手稿的论文,从此,这本手稿为世人所知。由于手稿是在马尼拉的西班牙人所编撰,根据谟区查的研究,认为是当时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负责编撰,因此命名为“马尼拉手稿”,后来为了纪念谟区查发现这部手稿的功绩,又命名为《谟区查抄本》。

关于中国的部分内容十分丰富,有明朝武将、官员、文人、秀才、普通百姓等等各个阶层。另外还有古典神话以及文学作品里的人物,以彩色绘画的形式,非常直观地表现了大明帝国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文化风貌。

07

为何欧洲人格外关注明朝人的服饰冠带?明朝衣冠服饰与同时期欧洲人服饰有何不同?

通过不同时期欧洲人对明朝人的描绘,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他们格外关注明朝人的服饰衣冠。

很多绘画呈现的是服装、冠带、靴子、腰带等物。

比如明朝人所戴的帽子,在西班牙人的史料里记载地非常详细,有准确的插图,还有详细解释。可以看出,明朝时期不同阶层人士所戴的帽子各不相同,普通老百姓、文人、秀才、学士、官员、武将、军士,都有属于自己身份的帽子。不同的冠带既是身份象征,也是职业的区别。

这是严格等级制的产物。比如贵族戴什么帽子,商人戴什么帽子,平民戴什么帽子都有严格区别。

中国自古就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尚书正义》里解释“华夏”一词:“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由此可知,衣冠服饰礼仪不仅在我国历史悠久,更有重大的意义,与个人的文采仪表、道德修养、职业身份密切相关。

衣冠服饰是一个民族文明、文化的直观体现。欧洲人格外关注明朝人的衣冠服饰,目的是很明显的,就是通过衣冠服饰了解大明帝国、明朝人的文化、文明和制度。这无疑是很便捷的手法。

与宋元不同,明朝服饰具有鲜明的特征。出现了“上采周汉,下取唐宋”的服饰制度。也就是说,明朝服饰并非直接继承自元代,也非承续的宋代,而是博采周朝、汉朝,唐宋服饰的一种综合体。

儒家的中庸、礼制思想在明朝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现在服饰上也是如此,明朝的服饰整体上给人柔和、宽松、舒畅的感觉。无论男女、各种阶层人士的服饰,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衣冠服饰符合不同人的身份地位,比如官员有官员的服饰,秀才有秀才的服饰,军人有军人的服饰,普通老百姓有普通老百姓的服饰。每个阶层都穿着与本人地位、职位相符合的服饰。

第二,明朝的服饰普遍显得宽松,不在于表现人体的自然美、曲线美,因此无论男人女人,衣袍都显得比较宽大。明朝服饰的这个特点,与同时期欧洲人的服饰具有明显不同。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随着理性与科学的萌芽,人们更强调个性,表现在服装上,就是刻意追求人的造型美和曲线美。比如那时候欧洲男子的服装是上衣下裤、上重下轻。女子的服装则是上轻下重,以裙装为主。而且无论男人女人,都注重服装的塑形作用,服装效果向着夸张的方向发展。

欧洲与明朝服饰理念的不同,背后是文化、文明的不同。明朝服饰追求的是意境与空间的结合。服装的制作手法不追求符合人体的美感,而是给着装者留下舒展的空间,也就是说,人运动时,服装的内部空间随着人体而产生变化,因此整体上就给人一种潇洒、自然、含蓄的动态美。

相反,同时期欧洲人的服装无论男女,大多以紧身的服装居多,在表现人体造型上当然很明显。甚至很多女性因为长期穿着束腰的裙装,不惜导致骨骼变形,对紧身塑形衣服的追求到了病态程度。

这是欧洲服饰与明朝服饰的一个很大不同之处,一个紧身,体现形体美;一个宽松,体现动态潇洒美。服饰的不同,反应的自然是背后文化理念的不同:中国人兼容并蓄,崇尚自然;欧洲人则更讲究个性。

08

通过绘画,欧洲人留下对明朝覆灭的印记

欧洲殖民者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纷纷东来,导致很多地方沦为欧洲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比如印度、南洋诸国等等。自然而然地,他们更加近距离地接触到中国,很多人跟随商船、战船来到大明帝国的海岸,从事贸易等等活动。可以说,这一时期,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相比于以前,更为准确、客观,因为很多记述是欧洲人直接的见闻,或用绘画形式直接的记录。

大明帝国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给欧洲人留下深刻的印记。正是在这一时期,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英国等来华的人,纷纷用手中的笔,或写下在中国的见闻,或绘制关于中国的图画。

明的覆灭也在欧洲人心中留下了层层涟漪。他们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明覆亡的场景。

以至于明亡后很多年,欧洲人关于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明朝。

总结

无论怎样,这些珍贵的欧洲绘画作品,以写实的笔触,呈现了大明帝国的风土人情、服饰冠带、礼仪文化等等各方面。从一个新鲜的角度再现大明帝国的文化。这时期大明与欧洲的交往,一个显著特征是对等、准确、清晰,双方的文化相互借鉴。比如中国的制瓷、茶叶、丝绸技术传到欧洲,欧洲的火炮、舰船技术被明朝借鉴。无疑,这些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