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疫情结束后,中国经济复苏乏力,内需驱动力严重不足,尤其集中体现在楼市和股市上。目前楼市与股市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内循环的两大堵点,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了“稳住楼市股市”的要求,并将其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然而,从目前政策执行情况来看,稳楼市、稳股市仍未达到预期目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楼市
一、推出的利好政策效果有限
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宽松政策,如降息和宽松的住房信贷政策,但这些政策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例如,3月20日的一年期和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维持不变,导致购房成本未能有效降低,进而影响了楼市的回暖。
二、市场供求关系并未得到改善

政府出台的诸多利好政策之所以对楼市的影响有限,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政策仍难以改变整个楼市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众所周知,根据经济学原理,商品社会必须遵循的一条最基本原则,就是供求关系。一切商品交易和商业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一原则运行,这一切都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
统计数据显示,尽管去年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在9月后有所回升,但今年2月份数据显示价格再次回落,显示出市场供求关系并未根本改善。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待售商品房面积达7.5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6%,而库存消化周期也有不少城市已经超过18个月,远超合理周期。为了加快去库存,中央提出了“控供应、促去化”的政策,但收效甚微。
楼市的波动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大于求时价格下跌,反之则上涨。虽然近年来中国楼市的调控政策频繁出台,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
三、购房者对楼市未来信心不足
购房者对楼市未来信心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房企融资困境、市场销量问题、房价下跌趋势、经济环境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
1、过去20年的“三高模式”导致房企陷入融资困境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周期已经结束,房企的负担加重,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时有发生。知名房企如万科的负债情况也令人担忧,尽管其负债总额相对稳定,但其大部分资产为尚未销售的楼盘,变现难度大,流动负债高企,偿债压力巨大。
2、市场呈现出有价无市状态
楼市陷入有价无市状态也是影响购房者信心的重要因素,尽管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如降低贷款利率、放宽购房限制等,但市场的反应并不如预期积极。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依然较弱,尤其是在价格持续下行的情况下,购房者普遍采取了“观望”态度,市场的成交量依旧低迷。
3、房价尚未见底,目前仍处于下跌趋势中,
近年来,房价整体呈现下滑态势,许多地区的房价已经大幅下跌,使得购房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例如,河北廊坊的房价从最高均价2万元/平米降至1万左右,显示出房价回落是由市场法则所决定。

4、宏观经济不景气,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形成不合理的房价收入比
根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100个重点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平均高达10.6,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3至6倍的合理区间。在此情况下,不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对购房者的信心产生了负面影响。
家庭收入下降和支出期望的变化使得购房者更加谨慎。许多家庭由于失去工作或收入下降而面临财政困难,购房能力受到限制。此外,M2(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并未转化为消费市场的活跃资金,为防范于未然,人们更愿意将钱存入银行,导致流动性不足。
5、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
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造成的人口负增长,也是抑制居民购房需求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已经拥有超过6亿栋住房,按照人口比例来看,房屋总量已经足够覆盖大部分人群。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人口流失和老龄化,将导致这一矛盾显得更为突出,正如许多人调侃,未来年轻人根本不需要买房,仅靠继承上一辈留下的遗产就够了。由此可见,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对于经济的支撑力度已显得十分薄弱。

股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未能带来市场预期的重磅利好和具体实施细节,导致投资者信心受挫。实际上,近年来管理层对于股市十分重视,2023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口号,此后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措施,试图就此营造牛市氛围。
然而,由于30多年股市积累下来的诸多顽疾始终未能根除,而在此情况下,证监会不将主要精力放在解决影响股市发展的问题上,却好大喜功、一门心思地滥发新股,短短几年时间,A股上市公司数量就从2600多家飙升至5300多家。其中大多数都是在造假生态链的庇护下,凭借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的垃圾股。
在市场根本不具备牛市客观条件的情况下,非要人为制造出一轮人造牛市,这种违背股市规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市场的惩罚。结果大家都已看到了,最终救市救出了股灾,大盘一路向下,跌破3000点,最低跌至2635点。
此后,在国家队的奋力护盘下,才勉强止跌。面对这一局面,管理层显然并不甘心,为改变A股长期萎靡不振、跌跌不休之颓势。于是又于2024年9月24日集中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被业界称为政策组合拳,媒体舆论也就此大肆宣传,说什么10年一遇的一轮大牛市即将来临。

事实证明,没有实体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支撑的市场不可能走得太远!这一轮精心营造的“人造牛市”—9.24行情,仅维系了国庆节前的几天时间,大盘从9.24的2748点上涨至9月30日的3336点。节后大盘便“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路向下并就此宣告A股一轮牛市的结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楼市还是股市,表面上看是缺乏流动性,资金不愿入市。而实际情况是,市场并不缺资金,缺的是投资者信心,为何投资者对中国楼市股市没有信心?这一问题值得管理层深思。
实际上,大道至简。如果不下决心从根本上扫除阻碍楼市股市发展的障碍,投资者怎么可能会对房地产和股市的未来抱有期望。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今楼股两市已经有了众多房奴和被深度套牢以及严重亏损“韭菜”的前车之鉴,加之9.24行情又增添了一轮被收割的新韭菜。
正如“狼来了”的寓言一样,投资者在经济环境十分严峻的当下,自然会倍加谨慎,捂好自己的钱袋子,避免因盲目投资带来的亏损,自己本就不多的家底,根本经不起资本的轮番收割。
展望未来,只有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努力去解决楼市股市的核心问题,提升投资者信心,方能吸引各路中长期资金入市,最终达到稳楼市、稳股市的目的。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热点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