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所使用的战斗帽,通常被称作“九八式军帽”,亦或是“略帽”,它既是旧日本帝国时期日本陆军与海军士兵的装备之一,也是侵略战争时期日军的典型装扮,具备极为鲜明的设计特点与象征寓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所使用的战斗帽,通常被称作“九八式军帽”,亦或是“略帽”



自1868年明治维新起,日本开启全面学习西方军事制度的进程,其军服设计亦深受欧洲国家,特别是法国与德国的影响。早期,日本军帽在样式上对西方军帽多有模仿,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为契合本国实际需求,又在借鉴基础上逐步做出调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旧日本军队的各式军帽
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日本对外扩张步伐的急剧加快,诸如侵华战争等一系列侵略行径的展开,军方对于能够更好适应复杂多变战场环境的军服需求愈发迫切。1938年,即日本昭和13年,日本陆军正式将 “九八式军帽” (日本皇纪2598年)纳入制式装备,用以替代此前大正时期所使用的军帽。








相比较之前装备的制式大檐帽,“九八式军帽” 在设计上对生产流程予以简化,着重强调其实用性能,以满足当时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实际需求。

日军昭和五式大檐帽

日本昭和五式大檐帽与九八式军帽样式对比

在装备“九八式军帽” 之前,日军所佩戴的制式军帽为昭和五式大檐帽


佩戴九八式军帽的侵华日军总司令岗村宁次



换装“九八式军帽”的侵华日军

佩戴九八式军帽的日本女兵

侵华战争中佩戴九八式军帽的日本兵


日本“九八式军帽”的帽围,其标准尺寸大致处于54-60厘米区间,并可依据不同头围进行灵活调整,而为实现这一适配功能,它采用了内部松紧带或者在后部设置金属调节扣的设计方式,以确保不同头型的士兵都能够舒适佩戴。

“九八式军帽” ,以日本皇纪2598年命名

在其帽前位置,缝制有一枚直径约3厘米的五角星徽,该徽记材质分为金属制与布制两种。这颗五角星徽象征着天皇,彰显着日本军国主义的统治意志。不仅如此,部分军队还会在军帽的两侧加缝兵种色线……


而“九八式军帽”在用料选择方面,旧日本帝国陆、海军则截然不同;
在战争初期,日本陆军官兵装备的“九八式军帽”的用料主要为羊毛或棉麻混纺布料,并依据季节差异有所区分(冬季寒冷,往往采用厚实的羊毛布料予以保暖,夏季炎热,采用薄款棉布予以制作),其制式颜色为黄褐色(卡其色)、橄榄绿或土黄色,以适合中国及东南亚战场需求;而海军官兵装备的“九八式军帽”使用的是深蓝色或黑色的棉质布料,颜色同样为深蓝色或黑色(其中深蓝色为水兵使用,黑色则属于军官专属),以符合帝国海军的着装特色。

旧日本帝国陆军的 “九八式军帽”









旧日本帝国海军的“九八式军帽”










“九八式军帽”的帽顶呈扁平的圆形造型,并在其正中央设有一枚透气孔(该透气孔直径约为1厘米)。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九八式军帽”版本为增强其透气性和耐用性,在其周围还特意加装了金属环用以加固。而“九八式军帽”的帽檐设计短小且质地硬挺,其中帝国陆军所使用的帽檐长度大约在5-6厘米,而帝国海军的帽檐则稍短一些。其制作材质最初为涂漆硬布或油布,在战争后期,因各种因素考量,改用纸板作为衬垫材料。



为使官兵能更好地适应中国南方以及东南亚战场的酷热环境,提高士兵在这种极端气候下的耐受性,日军在参考法国军队于北非殖民地的实践经验后,特意在“九八式军帽”后方增添了护颈帘设计,其正式名称为“军帽锤布”,此后这一设计便成为二战时期日军的制式装备。

“九八式军帽”后面的“军帽锤布”



参考于法国的北非军团军帽样式











该锤布的材质与“九八式军帽”保持一致。初期,其采用棉布或羊毛制作,到了后期,因成本考量,逐渐改用更为廉价的混纺布料,甚至纸张材料来替代。一般由三片布构成,两侧各一片,后部一片。每片布帘长度大致在15 - 20厘米,宽度约为12厘米,可通过纽扣或布带固定在帽体的两侧及后部。

军帽锤布一般由三片布构成,两侧各一片,后部一片。




不得不说,“军帽锤布”的设计充满实用主义考量。它不仅能遮阳避暑,降低士兵晒伤风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蚊虫叮咬。甚至部分日本军官认为,飘动的布帘能营造出“武士冲锋”般的视觉效果。与“九八式军帽”一同,“军帽锤布”也成为了那个时期侵华日军以及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的标志性象征,并被中国老百姓们形象地将其称作“屁帘” 。


随着战争进入后期,日军在战场上接连受挫、节节败退。此时,“九八式军帽”在做工与材质方面,与前期相比,标准和质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为了应对愈发匮乏的资源困境,1943 年生产的军帽(这一年修改设计后重新命名为“三式军帽”)做出了诸多改变。其中,特意取消了护颈帘以及透气孔处的金属环设计,改为使用单层廉价棉布制作,同时还将该军帽的帽檐缩短至 4 厘米,而九八式军帽”在被迫采用劣质布料制作后,如此一来,它的耐磨性便急剧下降,极其容易破损,一旦处于潮湿环境,更是极易发霉。


随着战争进入后期,“九八式军帽”在做工与材质方面,与前期相比,标准和质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同时,它的耐磨性也急剧下降,极其容易破损,并且一旦处于潮湿环境,更是极易发霉


这顶看似普通的小军帽,绝非简单的军事装备,它实则是日本侵略历史无可辩驳的铁证。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它静静见证着日本军国主义从猖獗走向衰落,一步步迈向最终覆灭的全过程,俨然成为那段黑暗历史的亲历者。



象征着日本军国主义罪恶的军便帽,即“九八式军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