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季,流感和感冒就开始“活跃”起来。虽然大部分感冒都不会太严重,但如果不小心感染了流感,或者感冒拖得太久,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给健康带来更大麻烦。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流感的症状,如何区分流感和感冒,以及出现哪些情况需要立刻去医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65ec4dd27b3ccdac7a01adcc6437aaa.jpg)
流感的症状比普通感冒更为严重,通常表现得比较突然而剧烈。具体的症状包括:
1、高热:流感最典型的症状是高烧,体温通常超过38°C,甚至达到39°C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
2、头痛和肌肉疼痛:流感会引发全身的肌肉酸痛,尤其是背部和腿部,头痛也可能非常剧烈。
3、乏力和虚弱:感染流感后,身体会感觉特别疲倦,整个人几乎没有力气,连日常活动都觉得吃力。
4、喉咙痛和咳嗽:流感通常伴随喉咙痛,咳嗽可能比较严重,尤其是干咳。
5、食欲丧失和胃肠不适:有些人在感染流感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感染后突然爆发,让人感到很不适。如果你出现类似症状,特别是高烧和全身不适,最好及时就医。
流感和感冒的区别流感和感冒虽然都属于上呼吸道感染,但它们的症状、严重性和并发症有很大不同。以下几点帮助你快速区分流感和感冒:
1、症状出现的速度
感冒:一般症状渐进,发病较慢,开始时可能只是轻微的喉咙痛或鼻塞,逐渐发展为咳嗽、流鼻涕等。
流感:症状突发,通常在几小时内就会出现明显的高热、头痛、全身疼痛等症状。
2、发热
感冒:很少出现高热,体温一般不会超过38°C。
流感:高热是流感的典型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9°C,持续不退。
3、全身症状
感冒:主要是鼻塞、喉咙痛和轻微咳嗽,通常没有太强的全身症状。
流感:流感除了鼻塞和咳嗽外,还常伴有头痛、肌肉疼痛、乏力、食欲丧失等全身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呼吸。
“感冒”出现这3种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虽然大部分感冒可以通过休息、喝水和服用常见的抗感冒药物缓解,但如果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就需要立刻去医院看医生:
1、感冒症状超过三天,且加重
正常感冒通常会在三天左右逐渐缓解,但如果症状持续超过三天,且服用了常见的抗感冒药物后,症状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特别是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就可能是流感或其他更严重的疾病。流感通常会出现高热、剧烈咳嗽和呼吸道症状,因此如果感觉症状逐渐恶化,务必引起重视。
2、老人和儿童出现高热、意识模糊
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感冒症状更容易引发严重并发症。如果感冒伴随着持续高烧、意识模糊、昏昏欲睡等症状,尤其是伴有急性呼吸困难,就需要警惕流感等病毒感染引起的并发症,如肺炎、败血症等,应立即到医院检查治疗。
3、青壮年出现胸闷、气急、乏力等症状
如果青壮年在感冒期间出现胸闷、气急、乏力、尿少甚至面部浮肿等症状,可能是病毒引起的心肌炎或其他心肺并发症。病毒性心肌炎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脏功能问题,需要立即就医,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