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并发症才是致命原因,得流感自救不要错过黄金48小时!

振华说养护 2025-02-03 18:30:31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每年都会在冬春季节高发。虽然大多数人得了流感后通过积极治疗,大多在一周左右能够恢复。但对于某些人群来说,流感却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而流感并发症的致命性,往往是很多人忽视的原因。

今天我们来聊聊流感的严重并发症以及如何在得流感后及时采取自救措施。

流感的并发症为何致命?

流感本身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嗓子痛等,通常持续7到10天。对于大多数健康人来说,流感虽然不舒服,但并不致命。然而,流感容易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在老年人、孕妇、儿童以及有慢性病的患者中,可能会发展成危及生命的情况。

1、肺炎

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肺炎。流感病毒能够直接感染肺部,导致急性肺炎。而且,流感病毒引发的肺炎往往比一般细菌性肺炎更加难以治疗。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和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脏病、哮喘患者等)更容易在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肺炎,进而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2、中耳炎和脑膜炎

除了肺炎,流感还可能引发中耳炎、脑膜炎等疾病。流感病毒通过上呼吸道扩散,导致耳部和脑部感染,这些并发症虽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处理不及时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3、心肌炎和其他系统性疾病

心肌炎是流感的另一种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在年轻人中较为常见。心肌炎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力衰竭。除此之外,流感还可能加重原本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使患者的病情迅速恶化。

为什么要抓住流感“黄金48小时”?

流感病毒的潜伏期通常为1到4天,症状表现最初为发热、乏力、咳嗽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流感会在一周内逐渐恢复。但对于高危人群而言,流感并发症的风险较大。高危人群如果没有在48小时内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疾病可能发展成肺炎。

哪些人群属于高危人群

1、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系统逐渐衰弱,无法有效抵抗病毒的侵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感染流感后容易引发重症肺炎、心血管问题等并发症。

2、儿童,特别是婴幼儿

年龄较小的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害,导致肺炎或其他严重并发症。

3、孕妇

孕妇在怀孕期间免疫力相对较低,特别是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和末期,容易感染流感并发展成重症。孕妇感染流感后,可能对自己和胎儿都造成危险。

4、慢性病患者

包括患有糖尿病、心脏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这些慢性疾病使得患者的免疫系统已处于一种较弱的状态,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5、免疫力低下者

如接受过化疗、免疫抑制治疗(例如器官移植后的患者),以及患有免疫缺陷病(如HIV感染者)的群体。这些人群的免疫系统较弱,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发展成严重并发症。

如果出现流感症状,尤其是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儿童或慢性病患者,应尽早就医,避免拖延。及时就医可以帮助医生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避免疾病发展为重症肺炎或其他并发症。

高危人群如何做好自救?

流感并发症的危险主要集中在一些特殊的高危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孕妇、婴幼儿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对于这些人群来说,流感的防控和治疗尤为重要。

1、家中配备流感自测试剂

在流感高发季节,家中可以准备一些流感自测试剂,帮助判断是否感染流感病毒。若出现流感症状(如发热、咳嗽、全身乏力等),及时检测,尽早就医。

2、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

家中可备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等,特别是对高危人群来说,这些药物能在早期控制病情,防止流感并发症的发生。记得使用时遵循医生建议,按时服用。

3、做好日常防护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流感患者接触,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加强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免疫力,也能有效预防流感感染。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