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45年4月1日晚上,福建省平潭县牛山岛那片海上出了大事。一艘超大的日本船,叫阿波丸的,当时正在海上跑着呢,船上满满当当装了2009个人。突然间,好几声大爆炸把夜晚都给震响了,船身子也跟着猛地一晃。
仅仅过了三分钟,那艘被叫做“海上巨人”的大船就消失在了无边无际的大海里。这是二战时候最严重的一次海难,带走了2008个人的生命,还在历史记录里留下了好多没解开的谜团。
阿波丸号沉船事件让人浮想联翩。有人传说,船上藏着大堆的黄金、稀有宝石,还有超级宝贵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呢。
这些说法给阿波丸号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让它变成了众人热议的“谜团”。
过了好几十年,我们国家终于决定要把那艘沉在水底的船捞起来,想探个究竟。但没想到,捞起来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反而引出了更多没解答的谜团。
阿波丸号沉了,后来又被打捞上来,这背后到底有啥故事呢?咱们一起翻开历史,看看这艘沉船背后到底有啥秘密。
【一、;的诞生与沉没】
20世纪40年代头几年,日本那边造了艘大船,名字叫阿波丸。这船挺长,有154.9米,宽度是20.2米,下到水里头有12.6米深,整个船的重量加起来有11249.4吨,算是大家伙了。
阿波丸号表面看是一艘普通商船,但实际上它是按照军队的严格标准来建造的。这艘船特别结实,开得也快,而且能在海上跑很久不用加油,是当时最牛的远洋船之一。
1943年3月5日,阿波丸号大船头一回出海了。打那以后,它就担起了给日军送东西的任务。太平洋战争一打响,阿波丸号就成了日本和东南亚之间的运输关键,老是在日本和新加坡之间跑来跑去。因为这船性能好,任务完成得也漂亮,它还得了不少好名声。
不过,在1945年4月1号那晚,好运并没跟着那艘“阿波丸号”。那会儿,它正往日本开呢。
船上有2009个人,有被美军抓住的俘虏、受伤的士兵,还有一些日本的大官。眼瞅着就要到日本了,阿波丸号却在福建省牛山岛那片海上,被美军的一艘潜艇给撞上了。
那天晚上,海上雾气特别重,看得不太清楚。舰长拉福林一不小心,错把阿波丸号当成了敌人的军舰。
因为判断出错,拉福林决定发射鱼雷。四颗鱼雷准确地击中了阿波丸号,船身立刻被强大的爆炸力撕成了碎片。短短三分钟,这艘原本赫赫有名的巨轮就完全沉入了海底。
这次沉船事故极其惨烈,死了好多人。船上一共有2009名乘客,就一个人活了下来,剩下的2008人全都没能从海里逃生,都遇难了。
下田勘太郎这个哥们儿,真是命大。阿波丸号沉那会儿,他刚好在甲板上站着呢。结果海浪一卷,他就被冲走了。在水里漂了整整13个小时,最后居然被一艘路过的日本军舰给捞上来了,简直就是奇迹啊。
阿波丸号沉了,那真是场大灾难,死了好多人,而且这事儿还成了个历史大谜团。那以后的好几十年,这艘沉没的船就成了探险家和历史学家们最想搞清楚的东西,他们都想找到它,揭开它的秘密。
【二、沉船之后:日美之间的纷争与妥协】
阿波丸号沉船事件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这可是战时发生的最大海上灾难之一,日本政府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事儿,特别上心。他们通过留在东京的瑞士使团,直接找上了美国,想问清楚阿波丸号到底是怎么被袭击的,具体情况是啥。
日方提出问题后,美国政府很快就召集了一个紧急碰头会。会上,大家商量决定要在军事法庭上好好审一审“密苏里”号舰长拉福林。到了法庭上,拉福林讲了他的理由,说当时海上雾气蒙蒙,啥也看不清,他错把阿波丸号当成了敌人的军舰,这才下了命令开炮。
调查后,美国政府认了账,说阿波丸号被击沉的事儿他们得负责,还说要给日本赔钱。但奇怪的是,仗打完了,日本政府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1949年4月7号那天,日本政府说了,他们不打算再要阿波丸号被击沉后的那些赔偿了,自己会去处理后面的事情。
这个决定让全世界都瞪大了眼睛,纷纷猜测其中缘由。日本政府咋就舍得放弃那么大一笔赔偿金呢?阿波丸号上到底有啥宝贝,让日本政府的态度变得这么模棱两可?这些疑问成了历史学家和研究者们讨论的重点。
有专家认为,阿波丸号船上可能藏着些不能公开的东西,日本政府因为怕这些秘密曝光,所以才决定不赔偿。也有人琢磨,说不定日美私下里已经商量好了,日本不赔偿,美国就在别的事儿上给日本点甜头。
反正,日本政府这一出,让阿波丸号的事儿变得更玄乎了。这沉船不再单单是个海难,而是变成了个满是疑问的历史大坑。日子一长,阿波丸号的传说越传越广,引得好多人都来。
【三、重启谜团:中国的打捞行动】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到中国,给中美关系带来了大转折。在这次超有历史意义的访问里,尼克松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消息:阿波丸号沉船的确切地点。这对我们国家来说太重要了,因为它就像一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这艘沉船的秘密之门。
后来几年,咱们国家就开始筹划打捞的事儿了。到了1977年1月13号,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了个大决心:正式动手打捞阿波丸号。这事儿交给了交通部和海军,他们联手搞了个厉害的打捞团队来干这个活儿。
这次救援行动集结了各路高手,里头就有大名鼎鼎的打捞高手张智魁。张智魁可以说是新中国打捞行业的老前辈了,这次他挑大梁,当上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
打捞活儿一上手,潜水员们可就碰上了大难题。头一桩事儿,得在海底那乱七八糟的环境里,把沉船给准确找出来。这事儿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潜水员们一趟趟地在水下摸排,直到1977年后半截,才算是把阿波丸号的确切地点给钉死了。
找到沉船位置后,接下来就得把缠在上面的渔网和淤泥给弄干净。这活儿可不容易,因为海底黑漆漆的,潜水员们经常得在啥也看不见的地方忙活。他们得特别小心地把沉船边上的东西给挪开,生怕不小心弄坏了可能有的宝贝文物。
1978年那会儿,打捞活儿干到了最要紧的时候。潜水员们试着往船里面钻,想探探究竟。这事儿可危险了,毕竟船里头构造挺复杂,说不定啥时候就塌了。
【五、英雄的牺牲:打捞队员的故事】
潜水员下水作业时,得带上大约200米长的呼吸管和联络绳。呼吸管和联络绳一头接在船上,另一头绑在潜水员身上,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它们在水里缠在一起。
有一次,打捞队为了解决一根老让管线打结的桅杆问题,打算派潜水员下潜到60米深的海底,带上重达20多公斤的炸药。在这之前,还没人敢在这么深的水里搞爆破,要知道水下5个大气压,雷管一不小心被压爆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最后,经验丰富的汤东征揽下了这活儿。他虽然觉得头有点晕,但还是硬着头皮把炸药放到了该放的地方,顺利完成了爆破。聊起这事儿,他说爆破前他们做了试验,但水下那情况实在糟糕,啥也看不清,而且说不定啥时候就有啥意外冒出来。
而且,在那么深的水底用炸药,得琢磨下水压对引爆装置有啥影响。要是没把控好,说不定炸药会提前炸了,那潜水员可就危险了,可能会丢掉性命。
不过还好,汤东征靠着他那一大堆潜水的老经验,总算是把这次任务给搞定了。
可在进行水下作业那会儿,事情还是出岔子了。1978年7月16日,潜水员李凤喜在搜寻“阿波丸”号时不幸遇难。按规定,他下水后,上面的操作员得每五分钟就喊话问一次他是否安好。
但这次不一样,控制室里喊话却没人应答,电话里只听得见乱糟糟的排气响动。供气压力表上的数字猛地往下跌,从9.5一下子滑到2.5,大伙儿心里都明白了,李凤喜这是碰上“放漂”了。
放漂这事儿,就是说潜水员一下子升得太快,外面水压猛一下变小,身体里头的氮气就变成了气泡炸了,这样可能会流血,严重起来连命都没了。船上的人见状赶紧救人,半小时后就在海面上把李凤喜给捞上来了,立马就开始急救。等李凤喜醒过来,他还说了说水下的事儿。可惜啊,第二天再怎么救,他还是没能挺过来,走了。
后来再查,发现李凤喜在水下的时候,因为吸了太多氮气,人麻了,没法按规矩一步步往上升。结果他一下子失控,飞快地冲到了水面。这时候,他身体里头的氮气就炸开了,变成了好多小气泡。
这种状况在潜水圈子里被叫做“潜水后的气压不适”,是潜水时最容易出大事儿的情形之一。
【四、未解之谜:消失的财宝与化石】
1979年的时候,打捞的事儿有了个大进展。潜水员下到船里,找到了一堆东西,像锡块啊、橡胶块这些。打捞队的人一看,都兴奋得不行,觉得阿波丸号的谜团快被解开了。
不过,事情真正有转机是在1980年7月9日那天。打捞队那会儿真的把阿波丸号的船钟给捞上来了。这一捞可不得了,直接确认了那就是我们要找的沉船,也给后面的打捞工作定了个准儿。船钟上面明明白白刻着“阿波丸”三个大字,这对咱们所有人来说,那可真是太大的激励了。
打捞工作越做越细,打捞队开始有条理地整理船舱里的东西。他们在里面找到了好多日常用的东西、军事装备,还有挺重要的历史文件呢。这些找到的玩意儿,对研究二战那会儿的历史可重要了,都是难得的原始资料。
打捞活儿一直干到1981年才彻底搞定。这期间,有600多位潜水员下水干活儿。他们在海底忙活了成千上万个小时,就为了把阿波丸号的那些谜团给弄清楚,真是下了血本。
不过,日子一天天过去,有个没想到的事儿慢慢冒了出来。虽然打捞队捞上来好多东西,但那个传说里的黄金,还有北京人的头骨化石,愣是一直没找到。这事儿吧(或者说是没找到这事儿),把大伙儿都给整懵了。
阿波丸号这艘船的故事特别吸引人,主要是因为它有个响亮的名号——“海上宝藏船”。听说啊,这船上装了好多宝贝,有40吨的黄金、12吨的白金,外加15万克拉的工业钻石呢。
不过,虽然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去打捞,但那些值钱的宝贝却一个都没捞上来。这事儿真让人纳闷:那些传说中的财宝,到底跑哪儿去了呢?
有些专家,像李树喜,这些年一直在琢磨阿波丸号沉船那档子事儿。他们琢磨来琢磨去,给出了几个猜测:一个可能是,日本政府在船沉之前,就偷偷把财宝给转移走了;再一个,美国可能在船沉了以后,暗地里进行了打捞;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那时候技术不行,咱们国家的打捞队没找到埋在泥沙里的那些值钱玩意儿。
除了金银财宝,还有个特别吸引人的故事,就是北京人头盖骨的化石。这化石啊,是在1927年的时候,在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上挖出来的。它对咱们研究人类是怎么来的,可是个关键的东西。
抗日战争打响后,为了保护那件超珍贵的文物,科学家们琢磨着把它送到美国去。可没想到,在搬运的路上,这化石居然离奇地不见了。
据说,那具消失的头盖骨化石有可能被藏在了阿波丸号船上。不过,在打捞作业的时候,啥相关线索都没找到。但就算这样,像李树喜这些专家们经过好些年的研究琢磨,还是觉得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很有可能真的就在阿波丸号上,只不过因为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才没能找出来。
阿波丸号这事儿,充满了好多没解开的谜团,让它变得特别神秘。它不光是一艘沉到海里的船,还变成了个让人琢磨不透的历史大问号,引得好多人想去一探究竟,好好研究研究。
【结尾:】
打捞工作告一段落,但阿波丸号上的谜团还是没能解开,这事儿就这么成了历史上的一个大谜题。
这么多年过去,阿波丸号的事儿一直让好多历史学家和探险家着迷,说不定以后科技更发达了,咱们就能把沉在海底的那些谜团给搞清楚了。
另外,这次从海底把东西捞上来的任务,让我们见识到海底是多么神秘,还有好多我们不知道的事儿。这真的让人很想继续去探索那些还没被发现的地方,好奇心都被勾起来了。
关于这事儿,你咋想的,有啥不一样的观点没?
央视节目《CCTV打捞“阿波丸”》上篇(来自2004年《探索·发现》第154期)在2004年9月1日,央视国际播出了一档节目。这次,我们聚焦的是一次非凡的水下探险——打捞“阿波丸”。节目带我们深入了解了这次打捞行动的种种细节。从策划到执行,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与未知。这是一次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海洋奥秘的探索。在节目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潜水员们勇敢地下水作业,还听到了他们讲述在水下遇到的种种奇遇。那些被时间遗忘的沉船残骸,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渐重见天日。这次打捞行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寻宝之旅,更是一次对历史的致敬。通过这档节目,我们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次惊心动魄的打捞过程,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海洋的深邃。
中国青年网报道,潜入海底60米搞爆破!他身绑炸药,豁出命往下潜,就盼着赶紧捞出那艘特别重要的沉船!中国青年网消息,时间定格在2021年10月23日 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