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宣布,打算对来自东南亚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最高达3521%的关税,此举旨在打击中国在该行业涉嫌的补贴和倾销行为。

氯碱前沿在这里要说的是:面对打压,中国内部是越来越团结。历史和现实的事实是中国人民不怕打压,越打压越坚强,越打越在伟大中重生,大国重器如此,产业创新发展更是如此!
我们来看即便是3521%关税,哪怕是10000%对中国有多大影响?
美国对柬埔寨、越南等4国加征最高3521%关税,直接封杀中国光伏企业借道东南亚出口的路径(东南亚占中国海外光伏产能25%)。但中国对美直接出口占比已不足4%,美国市场早已非核心。

中国光伏企业加速向TOPCon、异质结等高效技术转型,技术迭代周期缩短至6个月,组件效率突破25.5%,专利占比达75%。东南亚35%产能转向生产高端异质结组件,主攻欧洲等溢价市场。
晶科、天合等龙头紧急将东南亚设备转至印尼、墨西哥,新建产能成本每兆瓦80万元。同时通过合资模式(如天合与Convalt合作)实现“美国制造”,绕开关税壁垒。
2025年Q1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38%,分布式光伏占比首超50%。硅料价格降至6万元/吨低位,刺激国内电站投资热潮,对冲海外市场波动。

美国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因关税暴涨30%,2025年新增装机或腰斩至30GW。中国则借势扩大中东市场,沙特200GW光伏计划60%采用中企技术。
氯碱前沿认为,重税下短期冲击会东南亚200GW产能,但中国凭借技术优势和全球产能调配能力,正将危机转化为突破封锁的跳板。美国“自残式”关税反而加速了中国光伏从“制造输出”向“技术输出”的跃迁。
对此,你怎么看,你认为这可怕吗?有什么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