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最痛之战:六千战士北上惨败,他凭一点活命,多年后才知真相

历史滴温度 2025-01-04 17:57:28

长征路上,粟裕在中央苏区,结果却没能参加长征,其实有不得已的理由。

在红军长征前的三个月,粟裕已带领部队离开中央苏区,作为抗日先遣队,北上闽浙赣皖等地宣传抗日主张。

但先遣队在怀玉山遭受挫败,不同领导人的命运各不相同,既有全军覆没的,也有被捕牺牲的,唯有粟裕的部队出人意料成功突围。

这场军事行动惨烈,六千名战士深入敌后作战,损失惨重十不存一,困惑粟裕长达四十年,直到朱老总一句话,为他揭开当年真相。

这场军事行动为何会发生,当年粟裕是怎么突围的,事情真相到底是什么?

如果您也想知道的,欢迎先点个关注呀。

1934年秋天,第五次“反围剿”未能成功,中央红军不得不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保存革命力量。

为了确保主力部队顺利撤退,军委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决定派遣一支先遣队,向北进入皖南地区,制造大规模行动,以吸引敌军的注意力。

在战略转移过程中,必须部署断后部队,他们的作用是渗透至敌后方,为主力部队撤退赢得宝贵时间。

但是历史上众多战例已经表明,这样的部队往往难以全身而退,那应该派谁去呢?

经过多次慎重讨论,这个重任落在了红七军团身上。

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并要在一个半月内抵达皖南,建立抗日根据地。

当时军团兵力仅有六千人,其中包括两千名新兵,实际战斗人员约有四千人,至于武器装备更是缺少,仅有一千三百多支步枪,其余的都是大刀和梭镖等冷兵器。

军团长是年仅二十一岁的寻淮洲,他来自湖南,曾参与秋收起义,并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从经历和能力来看,完全有能力承担重任。

军团参谋长则是粟裕,他当时二十六岁,显得更成熟稳重,已具有优秀作战能力。

红七军团带有一种悲壮的色彩,因为其北上任务是掩护红军主力,意味着他们将面临重重危险和挑战。

他们的出发本来已经悲壮,可却接到了更为悲哀的命令。

他们刚出发不久,便接到来自党中央博古的指示:暂时不要北上,而是向东迂回,目标攻占福建福州。

这个命令简直匪夷所思,因为福州的防御工事极为坚固,几乎坚不可摧,而且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87师兵力雄厚,超过了一万人。

要攻克福州城池,进攻方兵力至少是防守方的三倍,并且配备重型武器,但先遣队仅有六千多人,武器装备落后,弹药严重不足。

经过一昼夜苦战之后,红七军团只剩下四千,这无疑是一场悲壮的战斗。

但这一战闹出了声势,福建当局派重兵堵截,吸引敌人主力目的达到了。

红七军团损失惨重,又接到了新的命令,虚晃一枪后继续北上,去寻找红十军会师,统编为红十军团,下设立三个师。

红七军团改编成了十九师,寻淮洲担任师长,而粟裕则担任红十军团的参谋长,但他们均不属于核心领导层。

当时最新领导层,是原红十军的方志敏、刘畴西等人,负责指导红十军团的行动。

实际上刘畴西才是军事主官,他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并在莫斯科深造,加之其显著战功,被誉为独臂将军。

此时蒋介石已经意识到,红十军团是诱饵,推测红军是牺牲小部分以此保全整体。

尽管国民党拥有充足兵力,但仍不愿意放过红十军团,所以蒋介石指派俞济时和王耀武,两人领兵进行围剿。

王耀武当时仅是旅长,但他在之前的围剿中,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已经崭露头角。

1934年的冬天,两军在黄山的东南方汤口相遇了。

刘畴西计划设下埋伏,安排两个师在前方造势,而粟裕的第三个师则在后方伏击。

但粟裕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应该有他出动,带领经验更丰富的原红七军团打先锋,不过刘畴西没有同意。

王耀武未能识破红军策略,不慎闯入伏击区域,但他仍保留一部分兵力,提前占领附近高地。

果不其然,另外两个师缺乏战斗经验,在战斗尚未开始之际,一名战士的枪意外走火,导致战斗提前打响。

这一变故打乱了计划,使得王耀武有了反应机会,于是利用高地地形反击,造成红十军团损失惨重。

在这场谭家桥战役中,寻淮洲英勇牺牲,红十军团处境变得异常艰难,红十军团仅剩下两千余名战士,面临粮食和弹药短缺的问题,已经无法继续北上。

在这个生死关头,以粟裕为首的主张将化整为零,与敌人打游击,减少目标保存战斗力,然而以刘畴西为首的则提议,返回闽浙赣的老根据地进行休整。

1935年1月14日,方志敏同意刘畴西的建议,开始向闽浙赣根据地进发,而粟裕带领五百人的先头部队开路。

但战士已极度疲惫,士气很低落,正当他们休整时,敌人并未减缓行动,反而加快步伐,对军团主力进行包围。

敌人兵力实在太多太强,疲惫的红军已不堪重负,终于四周枪声大作,他们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了。

1935年1月底,刘畴西和方志敏在怀玉山区,被国民党包围并被俘虏,半年后在南昌同时英勇就义。

在这场惨烈的厮杀里,唯有粟裕带领五百人,突破了敌人包围,那他是怎样摆脱追击的?

粟裕没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却拥有丰富实战经验,在面对紧急局势时,首先改编先头部队,重组为三个战斗连队,并特别指派战士保护伤员。

他随即召开动员大会,阐述当前的严峻局势,并向大家强调:

他们正处在生死关头,若不想牺牲或被俘,必须全力以赴,这样才有可能突围成功!

他的一番话激起了士气,但出人意料地,没有继续猛烈进攻,而是选择率军撤退。

他们撤退了,避开了国军主力,深入崇山峻岭,沿着崎岖山路继续前进,这让国军扑了个空,找不到他们的位置。

粟裕以一招以退为进,在深山老林里昼伏夜出,带领五百战士走出山区,成功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确保革命的火种得以延续。

这支部队继续发展,后来成为工农红军挺进师,开始长达三年的艰苦游击战。

粟裕经历凤凰涅槃般的艰苦磨炼,带领部队在敌军核心地带顽强生存,也因此塑造了他在解放战争中,敢于冒险且一击必胜的指挥风格。

在战争时期,粟裕能几天几夜不休息地,研究各类地图,将每条道路和桥梁牢记于心,只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

在这过程中,粟裕明白军事指挥员的作用至关重要,并在实战中不断应用,逐渐成长为杰出的军事指挥官,经历无数磨炼成为一代战神。

但是对于当年的军事行动,粟裕始终记忆深刻,经常想着为战友复仇。

直到十三年后,粟裕终于迎来了复仇时刻。

1948年9月,粟裕与王耀武在济南狭路相逢,粟裕带领华野部队,击溃王耀武的十万精锐部队,为方志敏和刘畴西等人报了深仇大恨。

只是一直以来,粟裕都想不明白,当时红七军团北上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当时红军在蒋介石的围剿中,一直苦苦挣扎,还要分出主力北上抗日,真的是明智决定吗?

直到多年以后,粟裕才从两份绝密文件中,找到了这次行动真实目的。

那就是深入敌后,挺进东南地区,大力发展游击战,直至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全力推动抗日运动,在敌后方开展抗日运动和土地革命。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根据叶剑英元帅答复,当时毛主席被排除出权力核心,红军主力其实并没有主心骨,那就导致在决策上出现了失误。

直到1973年12月,朱老在回答军事科学院提问时,提起当年北上抗日这件事,曾经指出:

“那时是准备退却,派先遣队去做个引子,不是要北上,而是要南下。”

到了此时此刻,一切真相大白,早已尘埃落定。

听到这儿,您有何感想,欢迎关注留言评论呀。

1 阅读: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