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的青岛楼市数据,陆续浮出水面。
据某数据机构的数据,第一季度,青岛新建商品房签约15158套,二手房成交14979套。
其中,西海岸的数据依旧排在第一位,但占全市份额有所下降。
还有一个不好的因素,西海岸新房去化周期超过20多个月。
1、各区市的表现如何?
从新房数据看,原黄岛成交1192套,原胶南成交2843套。
城阳、即墨的成交量都突破2000套了。黄岛+胶南,成交4035套,占全市约26.6%,占比相比此前下降,虽然仍处于第一位,但情况并不乐观。
去化周期方面,李沧、原市北和老四方,做得比较好,新房去化很快。
市区年轻人,购买力还是可以的。
相比之下,西海岸新房去化难度还是很大的,去化周期20多个月。
西海岸,网签数据排在前列的楼盘分别是:融创影都学府3.25亿、和达珺山2.85亿、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2.19亿、瑞源名嘉荷府2.18亿。
这几个盘都是老盘+大盘,一点新鲜感都没有。
全市排名前十名的热销楼盘,西海岸只占了一家。
整体来说,房地产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极特别行业。
虽然,这个春天,上海、杭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地王频出,热度很高。但青岛市场貌似特别平静。
在众多板块纷纷“默默无闻”的情况下,西海岸楼市难以独善其身。
2、次新房“赛”过新楼盘
这两年,西海岸能拿得出手的豪宅产品,屈指可数。之前一年卖20亿的瑞源名嘉荷府,声音明显弱了很多;金沙乐府,已经烂了两年多了……
世茂香奈公馆、蓝光雍锦半岛等等,都是打着高端旗号,最终交付一拖再拖,惨淡收场。
目前,黄岛核心城区,受改善喜爱的高端项目,并非在售的新楼盘,相反,是知名度高的二手房。
比如,城发长江瑞城、瑞源名嘉汇。长江瑞城的240平大平层依然能卖到670万!新楼盘不给力,征服不了高端客群。
名嘉汇的二手房,除了套二小户型价格低一些,其他套三套四的成交价都在两万四五,非常稳定。
唐岛湾畔的楼盘,期房,不可确定因素多。
换句话说,西海岸高端客群,被不少楼盘都坑过了。
胶南新城区的王者次新房,红星天铂,很受当地改善“争抢”,单价一万六七,挺得住。
141平的套四,带看8次,18天就成交了。总价230万,单价一万六。这就是速度。
另一个现象,利好减少,空头支票不好用了。
比如,灵山湾板块曾经是最会“讲故事”的区域。
什么,下一个浮山湾;下一个青岛富人区;青岛未来的黄金地段……
这两年,故事讲不下去了。大家发现,融信、融创、鑫苑等外来房企并没有带来高品质好房子,相反不断出现问题,甚至需要海发出面收拾烂摊子。
之前彷徨的购房者,一下子就清醒过来了:灵山湾,不过如此。
3、挣扎中的多个板块和大盘
大盘,西海岸有很多。比如,中铁博览城的住宅地块,逸海南区112平套三成交价只有90万了。
单价8000元。多数人肯定选价格实惠的次新房。
中铁博览城的公寓。十几万一套?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单价三千多元。投资客无情甩卖。已经不能再翻看七八年前的买入价了,这是忌讳!
中德生态园,知名大盘龙湖光年,次新房和售楼处的新房直接PK、形成了“自相残杀”的尴尬局面。
次新房,单价8000多元,迅速成交。如今的购房者,更加务实。现房、价格实惠,值得出手。
西海岸部分板块,比如,星光岛、海洋活力区、灵山湾是投资客聚集的区域。这两年,投资客甩卖的情况陆续上演。购房逻辑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
没有了投资客,星光岛、活力区等不可避免地陷入平寂。
部分板块接盘的太少,比如胶南老城区、西客站等区域。
西客站板块的发展时间比较短,缺乏基础。来这里买房的除了周边刚需,就是投资客。
如今,西客站房价回归到5000—8000的理性区间,需求端缺乏再次购房的动力。
尤其是部分房企开发不顺,资金断裂,比如绿地西客站、中南等,很难找到接盘客,导致二手房比新房还要卷。
有些板块,此前宣传的诸多利好没能如期兑现,也会对楼市造成一定影响。
比如,海洋活力区的王牌配套—清华大学附属医院、青大教育集团学校,都没有兑现出来。
4、还能不能买呢?
文章最后,回到核心话题,西海岸的房子,还能不能买呢?
对于在西海岸工作生活,扎根于此的群体来说,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理性入市。想给孩子解决好的小学和初中,那研究学区房就可以了。
上班族,考虑地铁因素多一些的,就研究地铁房。
能买现房,别上期房。尽量离核心配套资源近一些。
如果考虑二手房,或者次新房,尽量晚上到这个小区逛逛。白天,发现不了什么。晚上七八点,才是一个小区真实的情况反映。
西海岸目前好多小区、楼盘的价格,已经处于一个低位水平了。如果你相信西海岸有比较好的未来,就果断一点。
最后,想投资弄一套的朋友,还是省省力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