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桂和珅甘肃平叛遭大雨,汇报后乾隆震怒:地方官上报的本是旱灾

青山不老情难绝 2025-02-08 11:22:59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爆发了一起规模不大的农民起义。此时朝廷派遣了阿桂带兵前去镇压,而乾隆的另一宠臣和珅也一同随军。然而这场看似简单的镇压任务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揭开了甘肃连年旱灾的惊天内幕。

当甘肃的农民起义战事持续两个月,并未取得显著进展之际,天降大雨,让阿桂灵机一动,将战况延误之责归于天气,连夜上奏给乾隆。然而,这封奏折却与甘肃地方官员王亶望上报的旱灾奏折内容大相径庭,毫无雨情迹象,引起了乾隆的极大怀疑。为了查明真相,乾隆密派探子秘密前往甘肃调查,结果揭示了甘肃异常的雨水天气。

和珅作为乾隆的宠臣,也在此时提交密报,说明因大雨平叛工作受阻。此时,乾隆展现了极大的震惊和愤怒,怀疑甘肃地方多年上报的旱情是否都是作假。实际上,自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起,甘肃的旱灾上报均由陕甘总督勒尔谨、前任甘肃布政使王亶望、现任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协同进行,这让原本相信旱情真实性的乾隆觉得极不正常,决定深入查案。

案件逐步查明,乾隆发现这些官员们借“旱灾”舆论,为私利制造灾情虚构、滥发赈灾粮,赃款巨量。乾隆愤怒之下,罢免阿桂和珅的平叛职务,转而调任钦差大臣,详查赈灾粮款去向,严查清剿官员贪腐。

阿桂一到甘肃,立即开始对全省各地粮仓进行彻查。让他震惊的是,这些粮仓不仅没有地方官声称的捐献粮食,就连国家的储备粮食也是严重亏空,并且多年来成了地方官员们侵犯的私财。面对如此骇人的发现,乾隆亲自详细拟旨,要求阿桂严肃办案,无论牵涉到任何高官都必须究彻,绝不姑息。

之后,陕甘总督勒尔谨、前任甘肃布政使王亶望、现任甘肃布政使王廷赞等数名高级官员全部被捕送往京城,经历严密审讯和对质,他们被揭露出来长期制造假灾情并挪用赈灾款。起初三名贪官百般抵赖,然而经过阿桂严肃的审审,案情更清晰。由王亶望的下属福宁(甘肃平庆道的道台)道出了真相。福宁称,自“捐监冒赈”政策实施以来,这股贪污风气在王亶望的操作下全面蔓延,地方官以“折色”(即用银子代替粮食的方式)获取赈灾款,并称赈灾粮款被用于灾民救济和地方发展。

仅仅数月时间,乾隆听闻福宁的供述和查访甘肃各地实际状况后,惊觉甘肃多年旱情的虚假性,讪笑贪官居然将粮仓偷空、还虚报政绩。乾隆颁发严厉谕旨,阿桂秉公办案,贪官依法处置。最终,对贪腐严重者按照大清律例执行死刑,对轻罪者施以流放或杖刑惩罚。

甘肃“捐监冒赈”案件因阿桂平叛遭遇大雨向乾隆上报引发的枪林弹雨,见证了一场由暴雨而牵出的贪腐大案,展现大清皇权铁腕惩治的力量和决心。随着贪腐官员一一伏法,华林山外苦战数月的平叛士兵得以听到胜利的消息。整肃官场风气,肃清贪腐行为成为了乾隆后续统治的重要举措,一场事件不仅解决起义,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