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过夏,富人过冬”,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说法,而且在宋朝之前相当实用。为什么?因为棉花种植出现于宋朝,在此之前古人连盖棉被的自由都没有。
这种说法是有一定依据的,棉花的广泛使用是在我国的19世纪,也就是工业革命时期,而在此之前,棉花更多地出现于美洲。
这也就是说,元朝之前是有棉花的,但在我国内非常少,而且极其珍贵,是作为奢侈品传入内地的,也只有勋贵之家才得以一见,且只能将它用于寝具使用。
宋朝之前的古人,根本就不知道棉被、棉袄是什么存在,衣物的主流材质就是丝绸、皮草,甚至是麻。
实际上,哪怕宋朝时期开始了棉花的普及,但那也不是现在普遍的高原棉花,它准确的称谓应该是木棉(来自东南亚),出产自桐棉、木棉、草棉树。
大诗人杜甫当年做下千古名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有一句就非常真实地反映了穷苦百姓遮寒用品的材质:“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布衾”就是那个时候人们的普遍寝具,说白了就是布做的被子,而不是棉花做成的被子。那种布自然也是粗麻材质,坚硬、厚重,但并不保暖。
由此可以得见,古代的穷人想要取暖,恐怕完全凭身体硬扛。“冷似铁”的麻布被透风又不保暖,根本没办法起到良好的御寒效果。
最出名的历史典故中,有闵子骞被继母虐待,以“皆藁枲为絮”做成棉衣,看上去厚是厚的,软也是软的,但就是没办法抗寒。
而继母为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则是绵纩为里,其御寒效果相对丝絮要好太多。虽然此故事为编纂而出,可却清楚地说明了古时穷人的生活现状。
穷人过不起冬,那没有棉花的富人又是如何过冬的呢?说来又让人倍感奢侈了。看电视剧《琅琊榜》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那些王子公主们在大雪纷飞的天气,身上所穿皆为皮草。
冬天穿皮草,这是直到今天也流行,只是贫穷限制我们想象力的行为。更何况,在古代打猎本就是合法的,用动物皮毛来做衣服完全行得通。
只不过,这种事情也只适用于富人,穷人想要穿皮草并不容易。关于此,并不难理解,所谓卖炭的没炭烧,卖油的没油吃就是这个道理。
生活艰苦,穷人在好不容易得到最珍贵的东西时,往往是拿来变现补充生活的。卖炭翁冒着生命危险去砍柴烧炭,他为的是一日三餐,而非物质上的享受。
想想唐朝的李白大诗人,他也算是富家子弟出身,曾经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千金裘”这种奢侈的东西随便就被他拿出来换酒喝。
再看名句“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那也是锦重重,满地奢华的富家气概。可这些东西,都只能是富人才有的生活水准,穷人只是“硬如铁”的布衾而已。
“贫人夏披葛带索,冬则羊裘解札,短褐不掩形,而炀灶口”——《淮南子·齐俗训》
穷与富的差距是从古至今就有的,富人过冬靠貂,穷人过冬就只能是羊皮袄、粗毛短衣,上不遮体,下不御寒。实在冷得受不了的时候,便只能靠在灶口。
其实,在古代穷人烧柴也不是那么自由的。虽然那时大环境没有今天如此恶劣,可随便砍伐树木用来烧火也是违法的,因为那些树木大部分都有主人。
古代大凡近郊,或者说是被圈内的土地皆属于富人,里面再如何树木旺盛,草长莺飞,也绝对不允许穷人染指。你想要随便砍了回家烧火,恐怕是要吃官司的。
“民伐桑枣为薪者,罪之。剥桑三工(四十尺为一工)以上,为首者死,从者流三千里”,这是宋朝的法律,谁敢随便砍树那可是要被流放的。
当然,穷人可以到远一些的深山老林去砍柴,但一天走了很远的路,人都冻麻木了,这样好不容易得来的柴,穷人只想着卖点碎银子用以果腹,哪里还有随便烧掉的道理?
可见,穷人过冬穿衣不自由,烧柴不自由,更不用说棉袄了,那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好在,农家人还有一点办法,那就是流行于当下的羽绒材质。
“冬被鹅毛,衣棉以为裘,夏缉蕉、竹、麻、芋以为衣”,这是出现在王安石笔下的邕州生活写实。
也就是说,穷人在冬天便以鹅毛为被。只不过,那个时期的鹅毛是没办法与今天的羽绒相提并论的,那是真正的羽毛,蓬松但也扎人。
想起清朝有过鸡毛房,那是为了避免穷人晚上被冻死,于是政府提供的一种经济旅店,店内被铺了厚厚一层鸡毛,没有被子也没有褥子,滚到鸡毛里就是最好的取暖。
“乞儿终日向寒啼,羽翼徒怜养未齐。三个青蚨(铜钱)眠一夜,鸡毛房里似鸡栖”。
哪怕是这样恶劣的地方,也要一晚交上三个铜钱,如果没有,那就只能在外面冻一夜。通常,北方在外面冻一夜的话,基本也扛不住住了。
但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鹅毛、鸡毛也是穷人赖以生存的取暖材料。虽然比不了富人的雪貂、棉服,但好歹可以过冬的。
不过,在古代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取暖神器,那就是炉子。虽然前面讲买不起碳,也不能随便砍树,但穷人吃饭还是要吃的,而用来烧饭的灶则直接连着睡觉的土炕。
这应该是北方最典型的取暖工具,土炕本身保暖性极佳,而且温度也适宜。富人用以取暖相对讲究,比如汉朝时将花椒涂以墙面,据说可以起到保温的效果。
“香壁本泥椒”,“以椒为泥涂室”,都是古代富人常做的事。只不过必须要家有万贯的那种富,普通的小康承受不起这么个造法,很容易败家。
而穷人呢?那就不讲究了,有点木头可以烧炕已经不错,若能有点碳来烧个泥炉,那就更美了。手脚放炉边一烤也就整个人都暖了,不至于冻死,也不至于在寒冷中硬抗。
以最普遍的明清富家小姐取暖之法来讲,手炉又是必备取暖神器。这种东西早在唐朝之前就有了,只要将木炭放进去,盖个小罩子,那就是最好的“烫婆子”,走到哪暖到哪。
更甚至,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还有提到专门放在室内的大火炉,当时被称为暖炉:“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
这就是穷人与富人的不同,穷人的暖炉里只能放点没燃尽的余灰,而富人则是一条烧十日的瑞炭。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么冷又这么难熬的岁月,古人还是熬了过来,从而有了我们今天棉袄、棉被自由的时代,着实不容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