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了“对等关税”政策,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对部分国家和地区征收更高的关税。

美国的盟友也未能幸免
美国对欧盟商品征收20%的关税,对日本征收24%的关税,对韩国征收25%的关税。
2024年,欧盟向美国出口了5316亿欧元的商品,美国对欧盟的贸易逆差为1982亿欧元,逆差比为37.2%,对等关税为20%,加上之前的25%,合计45%。
2024年日本出口美国的商品总额为1482亿美元,美国对日逆差为685亿美元,逆差比为46.2%,而对日关税为24%;
2024年韩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为1278亿美元,美国对韩国的逆差为400亿美元,逆差比为31.3%,对含关税为25%;
这一数值与WTO计算的平均关税税率全然不同,就连美国彼得森经济研究所都看不下去了,其高级研究员加里·赫夫鲍尔称,特朗普的“对等关税”计算方法没有任何依据,完全是无中生有。
美国《大西洋月刊》撰稿人詹姆斯·苏罗维茨基也表示,所谓的依据“综合税率”完全是胡说八道。
东南亚国家成重灾区
此次“对等关税”,东南亚意外成为重灾区。

美国对来自柬埔寨的商品,征收高达49%的关税;越南关税高达46%,缅甸44%,泰国36%,印尼32%,马来西亚24%。
为什么马来西亚的关税只有24%,和日本一样、比韩国还要少。因为早在2024年12月,马来西亚的贸易部副部长就表示:“我一直在劝告许多中国企业,如果它们只是想通过马来西亚更换产品标签,以避开美国关税,就不要投资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就是墙头草,在美国还没有加征关税之前,就倒向了美国。
现在泰国也扛不住了,泰国总理佩通坦已决定调整对美进口税结构,例如进口更多的能源和食品来缩小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同时设立谈判工作组,和美国协商关税。
越南也表示要降低美国的关税。
那么为什么东南亚国家会成为“对等关税”的重灾区呢,因为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布局了大量的制造业,并且已经形成规模化网络。

2021-2023年,中国对东南亚制造业累计投资超400亿美元,远超欧美国家,主要集中于电子制造、机械生产、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代表性企业包括立讯精密、比亚迪、华为、OPPO、美的集团。
比亚迪在泰国和柬埔寨设有电动车工厂;立讯精密在越南有6家工厂并计划生产iPhone整机;华为、OPPO、三一重工等企业在越南建有生产基地;OPPO、vivo、海尔等在印尼设有工厂、华为;美的在马来西亚布局电子和家电制造等等。
就连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这类消费品也开始进军东南亚了。

初步估算,仅越南一国已有数千家中资工厂,而整个东南亚中资工厂数量可能达数万家,广泛分布于各国工业园及经济特区。
所谓的东南亚是西方国家制造业转移的目的地,耐克、阿迪达斯30%产能在越南,这和中国工厂比起来就是天上地下。
可以说,目前东南亚(柬埔寨、越南、缅甸、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已经是中国制造业全产业链重要的一环,所以美国要将这些国家“一网打尽”,加征高额的“对等关税”。
目前来看,这一招还是有效果的,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已经倒向或者正在倒向美国。
对中国关税高达74%

网上很多有对华关税的分析,20%、34%、54%都有,那么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到底有多高呢?
1、特朗普1.0时期,特朗普政府依据“301调查”对中国商品加征四轮关税,税率从10%到25%,平均关税达到19.3%
2、拜登时期,对中国的半导体、电动车等高科技产品增加了针对性关税。其中,对中国电动车加征了25%的新关税,之后又提升至100%。
平均关税增加到了20.8%。
3、特朗普2.0时期,2025年2月,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平均关税提升至30.8%。2025年3月再次加征10%,平均关税升至40.8%。
2025年4月3日,对中国的“对等关税”为34%,平均关税提升至74.8%,实际税率因商品类别和执行差异而不同,例如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的关税达到了100%。
所以,我们来对比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根本不对等,对中国加征关税高达74.8%,电动汽车关税100%,这怎么计算也不会是“对等关税”。

特朗普挥舞着关税大棒的目的就是针对“中国制造”,他希望通过加征关税打压中国制造,实现美国的制造业回流。
根据联合国划分的国际工业体系,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全品类的国家。
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220多种全球第一;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35%,排在第一位,超过了美、日、德、印、韩、意、法之和。
简单一句话,你能造的,中国都能造,你不能造的,中国还能造,而且物美价廉,性价比超高。
如果非要说中国制造还有哪些弱项,恐怕就剩下EUV光刻机、尖端数控机床以及先进医疗设备。
而特朗普敢打关税战,底气是什么呢?——“消费”。

尽管美国只有3亿人口,却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你制造出来的产品想要卖出去,美国市场无疑是最好的。
所以特朗普果断实施“对等关税”政策,迫使海外企业赴美建厂(美国本土制造商品不加征关税),如果实现制造业回流美国,美国就同时拥有了制造、消费,就会化解美债危机。
而中国需要做的就是扩大消费,找到美国以外的庞大的消费市场,来消化中国制造的产品。
大家手里各有一张“王牌”,剩下的就看世界各国的选择了。如果欧盟、加拿大、巴西、日、韩都是一群“软脚虾”,去和美国谈判、甚至妥协,那么结果对中国可能不太友好。
而世界各国直接选择对美国加征“报复性关税”,那么美国经济将会产生“失血”效应,从高位迅速滑落。

在美国内部,马斯克主导政府效率部实施了大量的裁员,加上全面关税,势必会打压美国的消费市场,让这张“王牌”效果已经开始大打折扣了。
更重要的是,历史上从没有哪个国家通过加征关税、贸易战这种“自我封锁”的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振兴制造的,相反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弱小。
对等关税第一天,美国股市就蒸发了3.1万亿美元,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华尔街已经急了,但这才刚刚开始。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最终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