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河北擦肩而过的17位开国将帅,至少上将军衔;慷慨悲歌之绝唱

乐蓉说过去 2024-08-28 01:49:25

战争年代,广袤的燕赵大地上,一共出现了81位开国将领。

河北曾经在1955年以后,划拨给京津17个县,这17个县一共出了10位开国将军。

依此计算,大授衔时河北籍将领就有91个,是北方各省份中,开国将领人数最多的。

但令人尴尬的是,众多的河北籍开国将领,却是北方各省中含金量最低的,只有两个中将,其余清一色的少将。

究其原因,就会惊异的发现,阴差阳错,河北至少与17位开国上将或者以上军衔擦肩而过。

第一位 季振同,沧州沧县人。宁都起义负责人,中央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红五军团首任总指挥。

宁都起义意义是非凡的,起义之前红一方面军只有1、3两个军团26000人,和1万多装备简陋的地方部队,共4万人。绝大多数都是新兵。

参加宁都起义的有1.7万人,装备精良。致使中央红军总兵力陡增三分之一,战斗力大幅度提升。

更难能可贵的,是起义部队中,哪怕是一个基层的排长,也是正规军事院校毕业的。

另外起义部队还有完整的战地救护,通信联络系统,拥有8部电台和40多名报务员。

红五军团成立以后,这些技术兵种马上被抽调到其他兄弟部队,促使红军队伍正规化踏上快车道。

红五军团的战士擅长白刃战,每人一把系着红绸子的大砍刀是标配。

在培养红军干部的瑞金红军学校中,一共有19位教官,其中17位来自于红五军团。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前夕,季振同被错杀于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牺牲时年仅33岁。毋庸置疑,如果季振同没有被错杀,1955年至少授大将军衔。他的传令兵被授中将军衔。

第二位:赵博生 沧州新海县(现黄骅市)人,宁都起义负责人,红五军团参谋长兼红十四军军长。

赵博生的五叔赵以元,是冯玉祥的结拜兄弟,在赵以元的支持下,26岁的赵博生,就是中将旅长了。

1933年1月,赵博生率领一个师的兵力,在黄狮渡阻击敌军4个师,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5岁。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为宁都起义将士题词说:“以赵博生等同志领导的宁都起义精神,勇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

赵博生如果没有牺牲的话,1955年可授上将军衔,甚至更高。

第三位:董振堂,1895年出生,邢台新河县人。他和季振同、赵博生,都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高材生。一起指挥领导了宁都起义,也是红五军团第二任总指挥。

董振堂自幼家境贫寒,寄居在外祖母家中,因此随母姓姓赵。所以一些早期红军长征资料中所说的赵振堂,其实就是董振堂。

1946年,因为董氏家族的强烈要求,董振堂和他的后代才恢复董姓,此时距离董振堂已经将近10年了。

长征路上,红五军团被称为铁流后卫。他们吃过的苦,遭过的罪,是所有红军队伍中最多的,没有之一。

1937年1月,董振堂率领红五军团硕果仅存的2000多人,在甘肃高台县城,与十倍于己的敌人浴血苦战八日,战至最后一人一弹,1月20日全部壮烈牺牲。

董振堂的牺牲充满了疑点,尤其是中央红军的将领们,始终难以释怀。

如果董振堂能活下来,1955年,至少授大将军衔。

第四位:牛冠甫 1896年出生,沧州交河(现泊头市)县人,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任红五军团参谋长、瑞金红军学校军事总教官,无数红军名将出自他的门下。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出发前夕,朱冠甫被错杀于瑞金县叶坪村。时年38岁。

如果他能活下来的话,1955年,可授上将军衔。

第五位:卢寿椿,衡水阜城人,毕业于燕京大学,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任红五军团第十五军43师师长。

红军长征出发前夕,王明与李德暗中谋划,对参加宁都起义的将领,杀掉三分之一,留在苏区三分之一,带走三分之一。

红军出发前半个小时,已经整装待发的卢寿椿接到命令,留在江西打游击。与他一起留下的还有三名河北籍将领。

这支4个人的游击小分队,在崇山峻岭间与敌人周旋了5个月后,遭敌人重兵包围,力战不屈,壮烈牺牲,年仅41岁。

卢寿椿凭资历可授上将军衔。但是他学历太高,十有八九会调走负责科研工作,而失去授衔的机会。

第6位:吴正卿,保定人,1912年出生。1931年12月参加了宁都起义,随后进入瑞金红军学校学习。毕业后调入湘赣革命根据地,担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师长。

1935年11月红六军团长征,第17师担任开路先锋。

1936年2月10日,在攻打贵州黔西县打鼓新场(今金沙县城)时不幸牺牲。年仅24岁。

按资历,吴正卿可授上将军衔。

第七位:柴鸿儒又名柴洪宇。邯郸大名县人。1931年2月,他率部参加了六安起义。任红四方面军红三十军第89师师长。

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柴鸿儒改任红31军93师师长。

1936年10月27日,在甘肃会宁县慢牛坡,掩护红军西渡黄河时不幸牺牲。年仅33岁。

按资历,柴鸿儒可授上将军衔。

第八位:张卿云,邯郸曲周县人,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在红五军团任团长。

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张卿云被调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第88师政治部主任。

1937年3月14日,跟随西路军在甘肃肃南县祁连山石窝战斗中,为了掩护部队撤退,率领敢死队与马匪展开激烈的白刃战。

大部队安全撤离,张卿云和14名战士,将敌人成功的阻击6小时后壮烈牺牲,张卿云年仅33岁。可授上将军衔。

第九位:张静,1911年出生,沧州河间县人。1931年12月参加了宁都起义。

本来按照他在红军中的职务,不应该上这份榜单的。因为他在湘江战役牺牲时,才是红五军团第34师101团团长。

但是根据史料记载,可以证明红101、102团,都是宁都起义的老部队。

在湘江战役中,负责垫后的红101、102团死战不退,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这次战斗,红34师全军覆没,但是有些人根据红100团团长韩伟的记述,说红34师都是福建籍战士。

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解读,韩伟将军只是在1998年的一份杂志刊登的回忆录上,说他的那个团都是福建籍战士,而并非是整个的红34师。

另外在白崇禧的回忆录中也证明,在湘江战役中,被桂军俘获后并遣送回原籍的600多名红军战士,他们都来自于红100团的福建籍战士。这个团是长征出发前不久,才补充进红34师的。

而那些背负大刀,北方口音的红军战士,如果不能拼个两败俱伤,宁肯投江也不愿做俘虏。

白崇禧曾经在保定陆军军官指挥学校读过几年书,念及旧情,桂军救助了20多名重伤的保定籍红军伤员,他们宁死不降,最后被安置在广西成家立业。

韩伟将军有被俘的经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如果张静不是如此执拗,宁死不屈,最低也是中将军衔。

第十位:李青云,红五军团红十五军军长。1903年生,我党早期党员。廊坊成安县人。1920年考入武汉军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26年参加北伐,并在攻克武汉的战斗中脱颖而出。

1927年被迫返回原籍,与赵博生结识。私交甚厚。宁都起义后,李青云任红五军团第15军军长。

1934年长征出发前夕,李青云在战场上突发疟疾,因抢救不及时,不幸离世,年仅31岁。

有这样的资历,授多高的军衔,就不用多说了。

第十一位:赵志奇,原名赵安恕,邢台沙河县人,与董振堂是亲戚。红五军团第41师师长。

关于赵志奇的资料很匮乏,只知道他毕业于黄埔军校。是红五军团中最出名的猛将,每战必奋勇争先。

他在北伐战争中左臂中弹,依旧冲锋不止。伤口感染后截肢,被弃用返回原籍。

冯玉祥欣赏其勇武,又把他招入军中,成为西北军中大名鼎鼎的独臂旅长。

宁都起义当晚,赵志奇单刀赴会,说服与起义部队对峙的第25师师部缴械投降。

为了表示自己参加红军的决心,赵志奇散尽家资,并笑称自己成了真正的无产阶级。1932年8月,在攻击宁都县赖村土楼时,不幸中弹牺牲。

1932年红军师长的资历,能受什么军衔,就不用浪费笔墨了。

第十二位,霍海元,沧州东光县人,清末武术家霍元甲的同乡。

宁都起义时,霍海元是骑术教官,宁都起义后,被调离红五军团,在瑞金红军学校担任骑术教官。红1方面军骑兵师长。

红军开始长征时,霍海元加入了红一方面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干部团,任副营长。他率领突击队,是巧渡金沙江的首席功臣。1936年冬季,霍海元在陕西三边地区执行剿匪任务时不幸牺牲。

干部团的团长是陈赓大将,30多个营连干部全部牺牲,战士中有两人被授予上将军衔,授予中将和少将军衔的难以计数。

第十三位:高树勋,沧州盐山人,1898年出生。

高树勋没有被授衔的原因,只因为他在马头镇起义前,已经是国民党军的上将了,这种情况和傅作义有些类似。

高树勋虽然没有参加宁都起义,可是他和这次起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起义部队虽然名义上属于西北军26路军,可士兵绝大多数都是河北子弟。

军长孙连仲是保定雄县人。第26路军不是蒋军嫡系,所以被派到江西与红军作战。

第26路军下辖三个师六个旅,其中骑兵师不适合山地战,被留在山东。剩下的两个师,一个师的师长由孙连仲兼任,另一个师长就是高树勋。

孙连仲担心骑兵师被人撬墙角,就把骑兵师和留守河北的一个步兵师编成一个军,江西的两个师也编成一个军。军长高树勋。

九一八事变后,河北就成为日军下一个觊觎的目标,第26路军官兵,强烈要求回河北与日寇作战,但遭到老蒋的反对。并派嫡系部队,切断了高树勋这个军的退路。

孙连仲不愿担上消极抗日的骂名,把部队丢给两个军长,以治病为名,躲到天津去了。

高树勋也将计就计,把部队丢给参谋长赵博生,自己也躲了。

宁都起义后,高树勋受到牵连,他没有束手待毙,跑到老上司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中,担任骑兵师师长。

1933年五月,同盟军与日寇展开激战,成功收复多伦等军事要地。

战斗中,高树勋率领部队。勇猛冲杀,表现得非常亮眼。

抗战时期,高树勋担任战区副总司令兼新八军军长,并成功处决了投靠日寇的军阀石友三。

日本投降后一个多月,高树勋在邯郸马头镇宣布起义,成为第一个起义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

这里有个小插曲,起义前夕,二野参谋长李达负责与高树勋商谈起义细节。结果遭到拒绝。

李达在宁都起义时是连长,在高树勋看来,李达的职务太低,没有与他谈判的资格,最后刘帅亲自出马,很快就把起义的有关事宜谈妥了。

高树勋不屑与李达上将平起平坐,就只好把他束之高阁了,如果他当年参加宁都起义,就另当别论了。

凭他在起义部队中的威信,妥妥的元帅军衔,而且排名不会太靠后。

第十四位:边章五,1900年出生在石家庄束鹿县(今辛集市)。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毕业。宁都起义负责人之一。红五军团第40师师长,红39师师长,军委作战科科长。八路军总司令部参谋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第四野战军辽东军区司令员。

驻苏联莫斯科中将武官。这次授衔,只是便于与苏军平等沟通协调。耿飙、许光达、陈赓等人,被授予少将军衔。

边章五最出色的,是他的外交能力,据说他的妻子精通17国语言。

在板门店与美军谈判时,边章五是志愿军首席谈判代表。

一起参与谈判的人民军南日大将,对边章五的能力,佩服的五体投地。

1954年2月,边章五因病逝世,没能赶上一年后的大授衔,否则至少也是上将军衔。

逝世后,军委发布的讣告中,评价边章五是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

第十五位:高志远,唐山滦南县人,冀东抗日联军总负责人,冀东大起义负责人之一。

冀东起义有20多万抗日军民参加,高志远经过仔细甄别,选择了6万多人加入了八路军,从而使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成为当时八路军各部中,实力最雄厚的一支。

冀热察挺进军隶属八路军第120师,这个师主要活动区域在晋绥一带,冀东孤悬一隅,远离指挥机关,有点鞭长莫及的感觉。

不知是谁做了个错误决定,放弃冀东,冀东八路军主力向平西根据地转移。

部队在转移时,遭遇日寇疯狂的围追堵截,冀东八路军蒙受了重大损失,出发时5万多人,到达平西根据地时就只剩3000人了。

行军途中,分别指挥2万余人的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陈宇寰、洪麟阁,在战斗中相继壮烈牺牲。

进入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冀东八路军,被缩编为高志远支队,此时的冀热察挺进军共下辖三个支队,除了高志远支队外,还有邓华支队和宋时轮支队。

高志远在平西根据地与日寇周旋了几个月后,感觉平西根据地的发展前途远不如冀东,于是向上级提出返回冀东的请求,但是遭到拒绝。

挺进军萧司令员感觉高志远的想法动摇军心,便以“勾结军阀吴佩孚,妄图投敌”为名,将高志远错杀在山南村。年仅32岁。

其时吴佩孚已是病入膏肓,更是日寇的眼中钉,所以说高志远投敌的说法,就是子虚乌有。

错杀高志远,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心有余悸的邓华和宋时轮,先后出走,离开冀热察挺进军,从此挺进军一蹶不振。

后来邓华和宋时轮,都被授予上将军衔,如果高志远没有被错杀,授上将军衔是板上钉钉的事。

第十六位:李运昌,唐山乐亭县人,师从李大钊,黄埔军校四期毕业,18岁入读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随后回到冀东,组织并指挥了迁安农民起义。

在以后的日子里,李运昌的生活轨迹,与高志远高度重合,只是冀东八路军主力去往平西根据地时,李运昌是持反对意见的。

最终李运昌带着几百人,留在冀东,积极与日寇作战,一手创建了面积22个县冀东抗日根据地。

在八路军诸多将领中,日寇对李运昌的悬赏额是最高的。

1944年,李运昌担任八路军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日本投降后,李运昌在第一时间兵分三路,率领14,000多人进军东北,为我军迅速进军东北,铺平了道路。一度成为东北野战军中的2号人物。

李运昌在冀东拥有崇高的威望,东北野战军的12个主力纵队,其中有4个来自于冀东。

由于高志远的原因,李运昌曾当面训斥过某位红军时期的高级将领,并阻止其接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一职。

李运昌的刚愎自用,引起许多红军将领的反感,从而失去了话语权,进而导致原属冀热辽军区的干部,在授衔时普遍偏低的现象。

比如贺晋年、曾克林、段苏权、詹才芳、黄鹄等等。

而李运昌也因此失去了被授衔的机会。

除了上述16位,还有一个参加了宁都起义,长征前被留在苏区打游击的红军团长曹树良。

曹树良是保定人,他的游击队有1000多人,是苏区十几支游击队中实力最强的。

也正因如此,项英也一直留在这支游击队。

卢沟桥事变后,项英筹建新四军,曹树良游击队改称湘南游击队第一支队,曹树良任支队长。

1938年初,曹树良奉命进山,劝说另一位红军游击队将领谭余保下山接受改编,结果被错杀。

几个月后,以曹树良和谭余保两支游击队为基础,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支队长陈毅。

如果曹树良没有这次意外,河北至少又添一位开国上将。

3 阅读:138

乐蓉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