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集体霸凌和骚扰女性指控泼女,云南人都快被这波上纲上线整懵了

姬鹏 2023-04-16 12:39:29

这几天云南的泼水节挺火的,连续上了好几个热搜。不过吊诡的是,热搜不是强调泼水节有多热闹,而是指控泼水节有多流氓。因为热搜是这样的:话题一、泼水节变”流氓节”?(泼水节变味?)女生颜值越高被泼越狠;话题二、泼水节不是你们集体霸凌和骚扰女性的借口。

好家伙,如果说话题一是在设置议题,那么话题二显然已经开始抄检议题了。并且指向也很明确,就是认为男性泼女很不友好。坦白讲,仅就流出的泼女视频来看,场面的水力确实很集中,有些女性甚至被泼到破音的地步。

说实话,这跟正统的泼水节叙事确实不太一样。因为正统的泼水节叙事更强调“一年一度”,更渲染“尽情欢呼,泼洒幸福、吉祥之水”,尤其对于外乡人,对泼水节的认知基本上就是源于正统的叙事。

如此之下,外乡人看到满屏的“冒犯之举”,自然会觉得有些违和感。之所以这样讲,并非认为外乡人的眼光、现代人的秩序太矫情,而是在正统的叙事之外,泼水节的“打水仗”叙事也应该被看到,被接纳。

要知道,在互泼的过程中,也不都是泼女现象,也有泼男现象。而之所以泼女现象会被放大,除了在于泼女现象比泼男现象确实多,更在于指控泼女容易获得声援,也就是“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

当然我们这里主要强调“泼水”行为,要是出现扯拽衣服的行为,不管男女都是要谴责的。也就是说,只要是基于泼水进行的互相打闹(无实质性伤害,只是衣物湿透),哪怕出现越过寻常边界的行为,也要尽可能理解的看待,而非二话不说就拿纲线进行指控。

说实话,古代生活的真理往往就是现代生活的趣味。这从高强度泼水的变化也能看得出来。因为早些年高强度泼水,是以“男子对男子,女子对女子”的形式展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不再区分性别了,也就是男女可以互相进行高强度泼水。

这样“开放”的结果,肯定会导致一些年轻男性借此为由头对年轻、漂亮的女孩下手,而且被泼的人还不能生气。换句话说,整体的逻辑跟闹婚差不多,也就是只要在泼水节的氛围下,玩出位是可以的。

只是如人们对不雅婚闹的反感一样,只要泼水过程中也存在不雅或过分之举,那么该批评还是要批评的,只是这个批评的度不要动不动上纲上线。如此强调,就在于舆论层面对泼女的指控,完全超出了批评的范畴,近乎到了过敏的地步。

因为参加过泼水节的人都知道,云南当地人在看待高强度泼水,往往并没有那么在意。不管是泼女,还是泼男,其实存在很多年了。虽然不排除有个别人确实存在恶意。但是真还不值得用多个热搜进行强调。正如不少当地人看到指控热搜后笑称:“这阵仗,怎么感觉有点懵啊!”

不难想象,在百年前的农业社会,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农业社会的忌讳多,这也不许说,那也不许做。像泼水节这样的节日,都是宏大叙事层面的热闹才能进入主流叙事,而像互相高强度泼水的街头“打水仗”叙事,往往是不太被宣扬的。

但是大家真正的快乐,却更多隐藏在“打水仗”叙事里,因为人人唯恐触犯忌讳而精神紧张,是无法真正释放激情和享受欢乐的。说到底,社会向前一步,忌讳应该少一点,“正确”应该少一点。否则动辄祭出纲线的正确,其实跟愚蠢的守旧是没区别的。不仅不会让社会更进步,反而会让社会陷入无趣的内耗陷阱。

0 阅读:66

姬鹏

简介:书生之见,看事件背后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