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连队是一本厚厚的大书,连队的工作和生活看起来是日复一日,但其实里面也充斥和蕴含着各种方法和道理,要是钻得不深、掌握得不牢、运用不灵活,那么在开展工作时就容易吃亏,连队工作无法推动走不说,还会导致自己军旅生涯碰壁。部队国防生制度是2000年实施,主要是依托地方知名大学为部队培养和输送军官的一项制度,但在2017年停止了。在这么长时间里,地方院校为部队定向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干部军官,为部队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正规化建设,发挥了重要重用。和任何一件事情一样,国防生有优势也有劣势,相对于军校毕业的排长,同时到野战部队任职,国防生明显思维更加开放,更加灵活,视野也比较开阔。但短板也十分明显,那就是体能相对于军校毕业的排长,差距明显,同时因为先前没有部队服役的经验,在处级军事指挥、基层带兵能力经验,以及对基层部队的了解深度上,比起连队其他干部就要吃亏一些。
正是因为这样,当年一些国防生到了部队之后,还被少数官兵看不起,甚至在工作上被使绊子,刻意针对。一个战友是985院校的国防生,他本人文化素质非常好,身体素质也不错,写得一手好文章,也能电脑绘画等技能。毕业分配到部队后,他一开始是被安排守仓库。在守仓库期间,他每天坚持写文章,坚持投稿,于是在当时的军区报纸上接连发表了几篇豆腐块,被政治处知道后,直接调到宣传股。从排长到副连职干事,到正连职干事,然后又把他安排到连队担任指导员。他本身是国防生,在仓库的时间也很短,而且仓库那种小单位才几个人。他后来一直在机关,所以这次到连队当指导员算是补经历。实际上在此之前他并未当过排长,对于连队的生活和带兵是比较陌生的。去了连队之后,幸运的是,连长很好说话,老黄牛式的干部。
但是副连长和他不对付,副连长是提干起来的,军事很牛,资历也老,而且是本连队成长起来的,对于他这个机关下来的指导员很不服气。连队有一种传言说,本来副连长对指导员这个位置盯了很久,自以为是手到擒来,没想到结果让机关的人捡了个便宜。于是心里很不得劲。但是这是组织认命,虽然不爽,也没有办法,只有在工作时应付了事,或者软打整。按照分工,副连长分管连队后勤,包括炊事班,司务长,连队内务卫生等工作。副连长也就不插手其它工作,经常钻在炊事班。这个副连长在炊事班干嘛呢?除了监督指导工作,还和司务长、炊事班长打牌喝酒。周六日也就算了,因为当时部队周末对于喝酒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他平时也喝,这样在连队影响很不好。指导员知道这个事情后,专门召开连队支委会,统一思想,加强连队管理,防范出问题。副连长也点了头,表示要管好后勤那一坨。但是他前面说得好好的,转身就不管了,当天晚上又在炊事班喝酒。指导员去了之后,二话不说,直接把桌子掀了,当时连长也在场。这就开始斗硬了。
最先服软的还是副连长,过了两天专门找到指导员,承认自己的错误,表示以后绝对不会再出这样的事情。从那之后,副连长工作积极性反而更高了。连长去了机关之后,副连长被提升为连长,和指导员搭班子,配合得很不错。
[赞][赞][赞]
上次看的是掀司务长与排长的桌子[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