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双窟,云冈之“最”?

探文化古今 2024-02-25 12:21:20

任何一种环境或一个人,初次见面就预感到离别的隐痛时,你必定爱上它了。

云冈石窟礼佛大道

云冈石窟就有这样的魔力,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佛国奇境。在云冈石窟的四十五个主要洞窟、59000余尊大小造像中,有这么一对儿“双生子”,它们是云冈石窟中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雕刻最精美,最具代表性的双窟。

01

最大和最美的佛像,都在这儿?

这对儿双窟就是第五和第六窟,窟前的四层木构楼阁是清初顺治八年(1651)宣大总督佟养量主持修建,紧贴着岩石修建,蔚为壮观。这就是大同八大景中的“云冈摩云”。

五六窟外景

第五和第六这种“双窟”形制,实际上是云冈石窟第二期工程的显著特点。第二期主要石窟有五组,其中一二窟,五六窟,七八窟,九十窟都是“双窟”,他们的形制规模相同,开凿时间也一致。

云冈石窟第五、六窟平面图(图源水野清一、长广敏雄《云冈石窟》第二卷《第五洞本文》第八页)

这是因为孝文帝在延兴元年(公元471年)继位的时候只有五岁。历史上的“孝文帝改革”,许多措施是孝文帝和他的祖母文明太皇太后冯氏共同倡导的,时称孝文和冯氏为“二圣”。云冈石窟第二期洞窟出现这种特殊形制的“双窟”,当是这一历史事实在石窟艺术中的体现。

孝文帝像

云冈第一大

全云冈最大的一身主像就在第五窟,开凿于公元471-494年。说起来,这一窟的名字就叫大佛洞,这是因为里面真的有个高达十七米,膝上能站100多个人的大佛!

第五窟主尊像

大佛结跏趺坐于洞窟中央,面容慈祥,身躯伟岸。整个身体上有辽金时代的包泥、彩绘、贴金,已经看不到北魏的原始面貌了。

第五窟整体,可见大佛居于中央

不过这层泥皮可不是为了恶意遮掩佛像的面貌,而是为了防止佛像的风化程度加深,是一种辽金时代对云冈石窟的修缮和保护。不过这泥皮呈现出来的样貌,艺术水平可就远远不如本体啦。

大佛面部细节,可见泥皮有剥落的痕迹

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认为,这一窟中主像的情况其实和昙曜五窟差不多,都遵循着“如来即皇帝”的规则。而第五窟中这尊大佛则是北魏献文帝,是他儿子孝文帝为他祈福所开凿的。

第五窟后室西壁胁侍佛

主像的东、西两侧有两尊胁侍佛。东侧胁侍佛头部基本保存了北魏的面貌,身体部分经过后世包泥。西侧胁侍佛由于泥皮剥落显露原貌,非常引人注目,佛像肉髻高耸,眉眼细长,鼻梁挺直,嘴角上翘,身着褒衣博带式服饰,衣纹流畅自然,比例也适中协调。

第五窟后室东壁胁侍佛

第五窟中现存造像龛150多个,造像足足2300余尊,东、西壁龛像自下而上分六层开龛,各层之间以莲瓣纹饰带间隔。东壁风化严重,西壁整体保存比较良好。

西壁造像

西壁龛像风格统一, 佛像均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衣角搭于左手肘部,内着僧祇支并于胸部束带结。

云冈最美佛像

第五窟有一尊最美的佛像,就是在东壁第二层的角落里。佛像高肉髻,眉眼细长,鼻梁高直,嘴角上翘,双耳垂肩,线条简洁流畅,清秀典雅,恭敬的神态以及十分洗练娴熟的刀法雕刻出端庄与秀微,身体前倾,颔首视下,简直不像是一尊佛像,而像是一位唇红齿白的小郎君。

“云冈最美”佛像

南壁就比较有意思了。大部分是以对称为原则分层雕刻的,明窗两侧以莲瓣纹饰带分为四层,自上而下对称雕刻趺坐佛和交脚菩萨。

南壁局部

云冈最美圣树

窟门两侧有金刚力士像,上方有菩提树下“二佛并坐”的画面,这棵菩提树,被称为云冈的“最美圣树”。

金刚力士与“最美圣树”

南壁上还有一座象顶佛塔,塔体三面出彩,有凌空之感,造型独特,雕饰精美,独具匠心。底座为象,体现着印度以象为尊的习俗,塔身为楼阁式建筑。

南壁象顶宝塔

巧手的古代工匠们把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印度佛教艺术有机地糅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这是北魏造像艺术达到高峰时的代表作,也是云冈石窟佛塔中的经典之作。

第五窟西壁佛像(图1),它下半部分有小洞,那是安装泥皮时留下的痕迹

02

佛陀生平连环画?

第六窟呢,是中心柱窟,也叫支提窟、塔庙窟、释迦佛洞。雕饰富丽,被誉为“云冈第一伟观”,窟内中央方形塔柱分上下层,高度大概在十五米。

第六窟外景(老照片)

上层四面各镌一立佛二菩萨,四角镂雕大象承驮九级楼阁式方塔;下层四面开龛坐佛。窟内四壁上层环列立佛十一尊,华盖承悬,气宇轩昂。

洞窟内的方形塔柱

窟顶是格子状的,格间可见骑乘孔雀、狮子、虎、长尾鸟等动物的多臂多首天神。

窟顶神兽

窟内现存反映释迦一生的佛传故事图三十多幅,集中表现了佛陀从诞生、成长、婚姻,到出家、弘法等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纪念意义的场面。

云冈唯一一尊穿着龙纹袈裟的佛像也在第六窟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故事图除了独特的审美外,内容也非常完整性,形式上更像一种介绍佛陀生平的“连环画”。

云冈石窟第六窟佛传雕刻分布图(根据水野清一、长广敏雄《云冈石窟》第三卷《第六洞本文》第三十八页改绘)

1. 处㣼利天宫;2. 乘象入胎;3、4. 诸天神造宫殿;5. 天神奉食;6. 相师占梦;7. 树神现身;8. 各国朝贺;9. 树下诞生;10. 独步之吟;11. 龙浴太子;12. 太子回宫;13. 仙人占相;14. 姨母养育;15.已毁;16. 比武招亲?17. 较艺射鼓;18. 太子成婚;19. 请求出游;20. 出东门遇老人;21. 出南门遇病人;22. 出西门遇死人;23.宫中忧思;24.出北门遇比丘;25. 天神来请;26. 夜半逾城;27. 树下思维;28. 犍陟吻足;29. 山中苦行;30. 诸天神供养;31. 诸天或菩萨供养;32. 降魔成道;33. 梵天供奉钵;34. 初转法轮;35. 降伏火龙;36. 三迦叶皈依

依据佛教的“右旋”法则,从中央塔柱下层中部南面大龛东西两侧的“树神现身”和“恭贺母胎”开始,按顺时针方式绕过西面大龛两侧的“腋下诞生”“七步莲花”“九龙灌顶”“骑象入城”,北面大龛两侧有“阿私陀占相”“姨母养育”“太子在三时宫殿”“太子骑象”的故事。

树神现身(局部)

仙人占相

然后就是东面大龛的“父子深谈”,在这里跨越甬道,洞窟东壁下部上层是“太子射箭”“宫中欢乐”“恳请游观”“出游四门”,顺着转折到洞窟南壁就能看到“夜惊三梦”“逾城出家”的故事。

乘象入胎

处㣼利天宫

诸天神造宫殿

在这么多的故事中,文殊问疾图是比较特殊的。这一窟里的文殊问疾图是云冈石窟保存最完整、场面最大的一组。在拱门和明窗间设一屋形龛,中为释迦、右为维摩诘、左为文殊。

文殊问疾(蓝框处)

文殊菩萨身披长衫,头微侧,两腿弯曲,右手食指指着下巴,正在与维摩诘辩论。维摩诘胡汉服装混穿,头戴尖顶帽,身穿宽袖长衫,倚坐于床榻,手拿尘尾扇,眯眼微笑,从容应对。

细部

这一龛是根据《文殊师利问疾品》雕琢的。主要讲了维摩诘称病不赴庵罗树园参加法会,释迦指派弟子前去探望,却无人敢应命。被誉为“智慧第一”的文殊受命前往,与维摩诘针锋相对,侃侃而谈,这样一段佛门佳话。

第六窟其他精美造像

03

结语

云冈五六双窟是云冈石窟开凿中期的作品,佛像的风格以褒衣博带为主,飘逸俊秀;同时在形式上也开始流行起二佛并坐的龛式了,这种样式可能有代表孝文帝与冯太后并称“二圣”的意味。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