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定节假日的变迁史,75年间法定节假日增加了5天

阳泽历史谈 2024-11-15 14:26:38

我国法定节假日方案再次进行了修改,历史上我国法定节日一共进行了四次调整,历次的调整都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文化需求变化的不断演变过程。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务院(国务院前身)于1949年12月23日,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初步规定了我国法定节假日的大框架,主要包括元旦、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等。

1949年12月23日我国正式颁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全年法定节假日共7天,分别为:

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春节放假3天,从正月初一到初三

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当天

国庆放假2天,从10月1日到2日

同时还规定了部分群体的节假日:三八妇女节,妇女放假半天;五四青年节,14周岁以上青年放假半天;六一儿童节,14周岁以下儿童放假半天;八一建军节,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1999年,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历史上首次对我国法定节假日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主要包括:增加了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的放假天数,使这些节日的假期更加充裕。引入了“黄金周”的概念,全年拥有三个7天小长假,通过调休形成长假效应,促进了旅游、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

调整了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放假天数后,首次出现春节、劳动节和国庆三个“黄金周”。全国法定节假日增加到了10天,分别为:

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春节放假3天,从正月初一到初三

劳动节放假3天,从5月1日到3日

国庆放假3天,从10月1日到2日

部分群体的节假日不变。

2007年,国务院再次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了修订,这次调整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兼顾人民群众的休息和娱乐需求。调整包括:

首次增设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同时取消了“五一”黄金周,劳动节放假天数也从原来的3天调整为1天,通过调休再形成3天小长假。对春节放假起始时间进行了调整,从除夕到正月初二。法定节假日增加到了11天,分别为:

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春节放假3天,从除夕到正月初二

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节当天

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节当天

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节当天

国庆放假3天,从10月1日到3日

部分群体的节假日不变。

2013年,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对法定节假日制度进行了第三次微调和完善。对调休制度进行了优化,减少对正常工作日的干扰。鼓励各单位结合带薪年休假等制度,灵活安排职工休假时间,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益。包括取消除夕的法定节假日,增加正月初三为法定节假日。全年法定节假日天数保持不变,依然为11天,分别为:

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春节放假3天,从正月初一到初二

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节当天

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节当天

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节当天

国庆放假3天,从10月1日到3日

部分群体的节假日不变。

2024年,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进行了第四次调整。增加了部分节日的放假天数,如春节的放假天数从7天增加到8天甚至9天,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休息和团圆需求。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休息权益的保障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具体包括:继续实行调休制,春节放假时间首次出现8天,除夕再次成为法定节假日,最早在2027年,春节假期将连休9天。全年法定节假日共12天,分别为:

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春节放假4天,从除夕到正月初三

劳动节放假2天,5月1日到2日

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节当天

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节当天

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节当天

国庆放假3天,从10月1日到3日

部分群体的节假日不变。

我国法定节假日方案的历次调整是一个不断通过调整,使得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又兼顾了人民群众的休息和娱乐需求。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制度将继续得到优化和完善,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节日生活。

本期就到这里!

关注小秀才,下期更精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