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留遗书给狱中妻子,望死后葬在一起,80年后却只能与皮箱合葬

雨寒说历史 2023-02-23 09:44:04

1986年,湖南醴陵烈士陵园搬迁,在迁坟过程中,一具烈士遗骸让在场所有人泪目。人们在陈觉烈士的头颅里发现一根巨大的钢钉,而且烈士四肢的骨节,全被生生砸成粉碎性骨折。醴陵烈士陵园副园长杨云志及当地民俗专家证实了这一想法。在当地,的确有人死后天灵盖里若被砸进一根粗大的钢钉,此人将永世不能超生的说法。这一发现,足可见当时的敌人对革命者的残害有多么穷凶极恶!

陈觉出生于1903年,他的家族世代经商,所以生活是比较富足的。年纪不大的他便开始进入私塾学习,陈觉头脑聪慧,深得夫子的喜欢,学习成绩也一直都是很优异的。

当时社会背景动荡,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社会上涌现出了很多的革命志士,新思想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年少的陈觉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学,在这时他第一次接触到了革命,作为当下的有志青年,他很快加入到了革命队伍之中。

陈觉文才出众,也参加过多次学生运动,之后成为了《前进》周刊的主编。由于表现出众,两年之后他又加入了共青团。他和许多同学成为了第一批进步青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陈觉也积极的加入其中,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党员。

因为有学问表现突出,他在党内担当重要的职务,在他的努力宣传之下革命思想被更多的人接受。他也组织了许多的革命运动,可以说陈觉是革命事业的先驱者。在他的影响下更多的人,加入到了革命队伍之中。

1925年冬,两位优秀的年轻人双双被选送到莫斯科学习,也是在异国他乡,他们相识并相爱了。

他们像同龄的大学生一样,讨论功课、互相鼓励,课余时则“闲话桑麻”,也曾相约滑冰、一同出游,形影相随。

读书期间, 陈觉曾经患过一场重病。病入膏肓之时,赵云霄寸步不离、悉心守护,才令陈觉转危为安。留学期间,赵云霄与陈觉在事业上、学业上互相扶持,1925年,婚后两人又携手回国,却因当时国内局势动荡,他们“过家门而不入”,没能来得及回到故乡、看一眼年迈的父母。

1927年,国内局势骤变,蒋介石公然违背了孙中山先生的遗愿,向共产党人露出了狰狞的面孔,全国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无数革命志士被逮捕、被杀害,革命群众遭到了血腥残忍的镇压与屠杀。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赵云霄和陈觉按照组织上的指示,前往陈觉的家乡开展武装斗争。 两人回到了陈觉的老家醴陵,和当地县委一起领导建立了地方游击队,领导农民进行武装革命斗争。后来,他们还动员老百姓一起建了一个小的兵工厂, 打造大刀、土枪等武器,支援一线战士们。除此之外,他们还帮着农民一起推翻了地主的压迫,分得田地。眼看着革命工作即将取得突破时,却因有人告密,引起了敌人的注意。最后,敌人从中作梗,致使革命武装斗争失败。组织考虑到他们夫妇二人的安全问题,被迫将他们转移到长沙开展地下工作。

1928年,陈觉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被派往常德组织建立湘西特委。而赵云霄因为身怀有孕,留守在长沙负责各地的联络工作。

陈觉在常德开药铺来掩护党的工作,不幸的是他被叛徒出卖、落入国民党手中。面对审讯,他铁骨铮铮,还把国民党审讯人——陈嘉佑骂了一通,敌人只好把他转到长沙接受下一步审判。

9月中旬的一天,赵云霄出门送通知,在回来的路上,被一个叛徒发现。她回到住处后,听到敲门声,发现暗号不对,便立即销毁了文件,并在窗口挂上了报警信号。

赵云霄被捕了,在长沙清乡督办署,一个瘦猴一样的审判官举起一个卷宗,得意洋洋地说:“你,还有陈觉的情况,我们早已经立案了,你们不是一般的共产党员,还在莫斯科喝过洋墨水,你还是老实交待吧!”

赵云霄冷冷地回答:“你们既然已经知道了,还啰嗦什么?要杀要剐,都随你便!”说罢,她坐在一条凳子上,眼睛一闭,任凭审判官发问,一言不答。

敌人看从赵云霄嘴中掏不出什么口供,只好把她先关押在长沙福星街的陆军监狱署。

国民党人何键把这一对夫妻转移到一起,想用温和的手段得到其他共产党的下落。夫妻两个都被关进了国民党监狱,“惩共法院”给他们扣上“策划暴动”的罪名,并判处死刑。

1928年底,23岁的赵云霄在长沙陆军监狱,度过了生命中最黑暗的一个冬天。身怀六甲,她被囚禁于高墙铁窗之下,唯以慰藉的是丈夫陈觉在牺牲前写给她的一封书信。

10月14号,陈觉被押上了断头台,赵云霄悲痛万分。

赵云霄因身怀有孕,经敌人批准后,等生下孩子再执行死刑。1929年2月11日,赵云霄在监狱里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孩,取名“陈启明”,希望她能像天上的启明星一样,照亮黑暗的世界,为人们带来光明。

1929年3月24日,赵云霄接到死刑判决书,她一遍遍地亲吻着怀里的孩子,依依不舍地给一个半月的女儿留下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

26日,赵云霄给襁褓中的女儿喂了最后一次奶,然后镇定地走向刑场,面对敌人的屠刀,她从容不迫,视死如归,振臂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汉奸卖国贼”、“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壮烈牺牲于湖南长沙,牺牲时年仅23岁。

后来陈启明被陈觉的父母接出了监狱,可是上天却并没有眷顾这位失去了父母的孤儿,四岁时也追随了父母的脚步,在另一个世界里与家人团聚了!

陈景环没有忘记儿子的临终遗愿,所以此后一直都在寻找儿媳赵云霄的尸骨,但始终杳无音信。老两口逝世前,将这桩压在心头的事托付给了后代(陈觉牺牲后没有子女,但他有弟弟,而且弟弟的孩子过继到了陈觉名下)。

在始终找不到赵云霄遗骸后,陈家人觉得不能再拖了,不能让陈觉在地下苦等。于是便在2009年清明节,将陈觉棺椁从旧址迁出,连同赵云霄生前一只皮箱一起合葬。

丈夫留下遗书给爱妻,母亲留给遗书给女儿,而他们共同的理想是革命,是启明。但令人遗憾的是,陈觉、赵云霄、小启明,都没能见到他们期盼的那个光明未来,一个家庭就这样全部奉献给了革命事业!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