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过松花江就能一战而定东北,杜聿明为啥不追了?

徐渡泸说正史 2024-07-18 04:38:50

1946年5月,东北我军在进行了一个月的城市防御战后,主动撤离四平,退向北满。杜聿明指挥国民党军进占四平、长春,按照国共谈判的时间规定,双方进入停战状态,沿第二松花江对峙。于是,有人大喊可惜,说蒋介石犯了“宋襄公之仁”,否则,林彪就被赶到境外去了,国民党可以一战平天下。

即使不说从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军事较量的经历,仅看蒋军在东北的实力和表现,就知道这是做梦。

日本投降后,我军各根据地挺进东北的部队总数是113000人(不含2万军政干部)。这是四野兵力“出关十万,进关百万”的由来。到1945年12月,全军实力总数为27.5万余人。这时东北我军称东北人民自治军。

1946年元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4月四平保卫战开始前,民主联军全部兵力为319573人。东北国民党军为318974人(其中收编土匪武装83187人)。双方实力相当。

国民党军进攻四平街的都是所谓的精锐,不仅有五大主力中美械程度最高的新一军、新六军,71军、52军的装备水平也不是民主联军能比的。再看民主联军的番号,万纵,保一旅,3师7旅,工人教导旅,连编制都没统一,各地来的部队正处在调整和磨合阶段。不过,恰恰是在四平,所谓“国军把林彪从山海关一口气赶到了松花江”要打个磕巴,一口气?这口气得喘半天才能接上下一口。

一个月的攻防作战中,新一军根本没有所想象的那么厉害,飞机重炮加坦克,不仅攻不动解放军阵地,其头等主力新38师司令部还被夜袭过,师长跑到邻接的50师,请求派一个连护送他回去收容部队。

打了不到十天,新一军只能构筑工事和守军对峙。71军更倒霉,87师被东野部署在四平外围的主力全歼一个团,击溃两个团,已经无力发起进攻。蒋军直到占领本溪后,新六军等主力增援过来,达到10个师的兵力,才在解放军主动撤退后进入了四平街。蒋军伤亡万人以上,解放军伤亡八千余人。

按照国民党军向来的习惯,只要对手撤走,就是己方大捷。逃台后的检讨才说实话:进攻被拖了2个月,没有按期攻下四平,共军是从容不迫撤离的。

这时候的民主联军不是很强,不仅未经整理,配合生疏,更在于作战方式转变的太快,从游击战转到大规模运动战,都需要一个从思想到训练的变化过程,而民主联军上来就打极为陌生的城市防御战,优势难以完全施展,火力不足的劣势却暴露给对方,工事被炸平,兵器被摧毁,如果不是战斗意志坚强,根本守不了一个月。正如林彪所说,四平是特殊情况,不能作为我军作战的一般原则。

我军一向避免大规模阵地战,四平是为了配合停战谈判才打的,不可能不打就让出去。阵地战,无论是攻坚还是防守,都要受到装备的限制,解放军到了中后期,才开始掌握城市攻坚战的打法。至于城市防御,在解放战争中,死守一城的做法只有蒋军才干,死守就意味着被动挨打。

杜聿明能追着民主联军打过松花江去吗?“四平大捷”后,蒋介石亲临东北嘉勉部队,顺带着干了两件事。一是在地图上看了一眼,指着松花江对岸的拉法说,这里是战略要地,必须派一个团守住,于是,廖耀湘派71军的一个团另一个营过了江,没想到“已经“溃不成军”的民主联军摸黑就把拉法、新站给围住,这个团就没了。

这一仗给蒋军提了个醒,北满宽广的纵深,你有多少兵来。林彪当时连哈尔滨都准备不要,指示部队对进犯的蒋军不要顶的太狠,大胆放其深入。一律不许再炸桥,特别是浪费宝贵的黄色炸药。

如果国民党军把哈尔滨占了,要留多少兵力守备,千里以外的齐齐哈尔、佳木斯占不占?是留一个团守,还是留一个师守?不守干啥来了?从后来北满部队过江奔袭的战果看,主要打的都是敌人的团级目标,新一军被打残就是从一个团一个团被吃掉开始的。如果蒋军追过松花江到处分兵设点,除了随时品尝集中优势兵力、一点两面、四组一队等等攻击战术的打击,没有别的选择。

当年的国民党军夸大民主联军撤退是大败,后来的文学作品为了猎奇,继续渲染造势,好像叛逃了一个作战科长王继芳,解放军就成散兵游勇了。而亲历者万毅司令员却很奇怪:有些纪实作品,说四平撤退后,我们这个部队丧失了战斗力,根本不符合事实。

蒋介石办的第二件事,是允许孙立人休整三天,结果滇军六十军184师在韩先楚南满部队的包围下,因杜聿明答应的救援迟迟不到,率师部和一个团起义了。这就又提醒蒋军了,嫡系与杂牌貌合神离,集兵向北,南满还要不要?你有几个团够消灭。东北国民党军就那些部队,盯在南满的是备受排挤的滇军六十军,还有那个被捧为第六大主力,所辖“千里驹师“被全歼过两次的52军。如果蒋军主力投入松花江以北,南满只会解放的更早。

民主联军从四平、长春撤退后,全部实力为324571人。国民党军至十月中旬向南满发起大举进攻时,兵力是485890余人。这四个月的休战期里,东野重点是建设根据地,剿匪、土改,清洗扩编部队时混入的伪满国兵和地痞流氓,规定身份不明的兵一律不许要。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结束后,东北民主联军总兵力增至387000余人,有五个主力纵队。

1947年4月后,东北我军全面转入战略反攻。连续发起了夏季、秋季和冬季三大攻势,夏季攻势前全军实力为462800余人。夏季攻势结束后,增至518000人。山炮132门,野炮77门,榴弹炮13门。辖九个步兵野战纵队。四个炮团。

这时国民党军经过陈诚重新整顿,大肆收编土匪、游杂武装,补充作战损失后,勉强保持了50万人的兵力规模。

秋季攻势结束后,我军增至738400人。有山炮248门。野炮104门。榴弹炮51门。十加炮5门,刺刀82580把。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罗荣桓政委亲自主抓以翻身农民为主的二线兵团建设,这时第一批整训的40个独立团十余万人训练完毕,开始补入部队。到1948年4月冬季攻势结束后,全军兵力猛增至995200余人,百万大军就此成型。

辽沈战役前,全部实力为1039700余人。山炮324门,野炮194门,榴弹炮92门,十加炮8门。刺刀13万把。军马十万匹。国民党军总兵力55万人。

以上数据来自东野司令部各期实力统计,可以看看炮兵的壮大和时间。

国民党是从来不统计刺刀有多少把的,因为不善此道。而东野是放在部队战斗作风的高度来加以重视的,敢刺刀见红的部队,才是林总眼里的好部队。

炮兵实力被对手赶超,不敢近战夜战,徒步行军力低下,兵力再不占优,可不不到三年就哗啦了呗,哪有什么一战而胜的机会,只有被俘缴械的先后。

21 阅读:4277
评论列表
  • 2024-08-26 05:16

    当时有苏联在,不会让国军独占东北的!…[笑着哭]

    陈岩石 回复:
    查查抗日战争什么时候结束的,解放战争又是什么时候打响的。再查查苏联是什么时候出兵东北的,又是什么撤军的。不要胡乱发言
  • 2024-08-03 18:02

    在林总的计划里,已经做好国民党过江的准备了,林总是把各种不利都能算尽的人,还怕国民党过江?

  • 2024-07-26 08:50

    抢东北是昏了头[呲牙笑]

    用户17xxx80 回复:
    不抢,完的更快[笑着哭]
  • 2024-07-29 14:55

    林彪出任东北局书记,国民党在东北就败局已定了。

  • 2024-08-16 13:18

    国民党在东北的兵力打到临江已经到达极限了,再打下去后方的防守就太薄弱了。而且东北的国民军主力是美械军,之前的战斗已经把弹药消耗的差不多了,光头没办法生产美式武器,只能等美国运输过来。

  • 2024-09-18 08:53

    校长不同意啊

  • 2024-09-19 19:53

    当时是有点溃败,在央视纪录片里蒋军并非主动停下追击的,被我军打了几个伏击,才下令赶忙停下追击的。

  • 2024-09-20 00:52

    杜手下的将士都捞得盆满钵满家伙什太多太重哪里跑得过人家[抠鼻]

徐渡泸说正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