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看不见的伤口”,却深深刺痛

清汛康康 2024-11-28 16:54:43



近期,咨询门诊来了一位刘阿姨,她正处于严重焦虑状态。3个月前,她目睹了一场惨重的打斗,两名男子互相斗殴,结果两人都受了重伤。

刘阿姨的衣服和裤子都被溅上了血,尽管刘阿姨不认识那两个打架的人,但自那以后她总是做关于父母打架的噩梦,每当身边的人说话声音大时,她都会觉得心跳加快,呼吸不畅,她对人与人之间的分歧十分警觉,担心随时会变成身体暴力。渐渐地不敢与人接触,工作时注意力也无法集中,工作、生活变得一团糟。

她感到非常痛苦,为求诊治来到株洲市三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经过医生详细的问诊,诊断刘阿姨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常见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由于遭受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的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创伤性事件通常包括严重事故、地震、被性侵犯、被绑架、目睹他人死亡等。患者通常以生动的侵入性记忆(闪回)、病理性回避、警觉性增强或噩梦的形式表达创伤性事件,并伴随强烈的情绪、认知变化和躯体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

创伤症状以多种方式影响我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侵入性症状

◆ 想到创伤时感到非常难过

◆ 感觉创伤再次发生的闪回

◆ 关于创伤的噩梦

◆ 想起创伤时,强烈的身体反应(心脏剧烈跳动、呼吸困难)

◆ 控制不住地去回想创伤

2. 回避

◆ 避免提及创伤(对话、人物、地点)

◆ 试图避免与创伤有关的想法或感觉

3. 消极的认知和情绪

◆ 将创伤归咎于自己或他人

◆ 难以体验积极情绪,如幸福或爱,感觉与所爱的人分离

◆ 对自己(“这是我的错”),其他人(“我不能相信任何人”),和/或世界(“世界是危险的”)的负面看法

◆ 强烈的愤怒、恐惧、内疚或羞耻感总被创伤中的重要事件所困扰

4. 过度警觉

◆ 注意力不集中

◆ 感到紧张或容易受惊

◆ 过度警惕——总是环顾四周

◆ 易怒行为或愤怒爆发

◆ 入睡或保持充足睡眠有困难

◆ 鲁莽或自我毁灭的行为

创伤后应激障碍如何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分为5个阶段:1. 创伤性事件发生后的短期内;2. 急性治疗期;3. 巩固治疗期;4. 维持治疗期;5. 社会功能康复期。

每期均有治疗目标和具体内容,目的在于防止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发生,使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得到规范化治疗,尽可能达到全面的康复。常用的干预措施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其中心理治疗作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线治疗。

大量文献表明,以聚焦创伤的认知行为疗法(TF-CBT)、认知疗法和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对有显著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或早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个体有效。药物治疗推荐使用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文拉法辛等治疗成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物理治疗包括重复经颅磁治疗、电休克疗法、基于脑电图的神经生物反馈。

此外,TF-CBT是一种整合性认知行为(CBT)治疗方案,各指南强烈推荐。TF-CBT主要整合了心理教育、焦虑管理、暴露治疗、认知重组和支持参与等CBT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及伴发的抑郁焦虑情绪等,可有效解决一般问题或行为问题,广泛应用于自然灾难、儿童虐待、家庭社会暴力、交通事故、战争等创伤,或以创伤性丧失等为主要内容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调节。

TF-CBT包含以下步骤:

1. 评估

2. 教育和认知重建

3. 暴露疗法

4. 认知重构

5. 应对技巧和放松训练

6. 家庭干预

7. 结束治疗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范庆伟】

【编辑:YT 】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