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偏瘫康复常见的七大误区,大部分都“踩过雷”!

清汛康康 2024-12-05 18:58:41



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超过300万,其中,75%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丧失劳动能力;40%存在重度残疾;170万人因该病死亡,致死致残率极高。而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取决于肢体功能的恢复程度,越早进行康复训练,功能恢复越好。

然而,许多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很容易犯一些错误,导致康复效果大打折扣,以下是常见的七大误区,患者应尽量避免。

过早开始肌力训练

有不少患者认为,中风偏瘫就是肌肉无力,可以通过训练恢复肌力和功能。事实并没那么简单。中风偏瘫有别于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的肌无力,它不仅存在肌力的问题,更重要是其运动模式发生了改变,单纯的肌力训练根本不足以恢复其功能,因此,中风偏瘫康复目的不能以是否恢复肌力为标志。过早开始肌力训练不仅无益于康复,有时反而会加重痉挛,影响康复进程。

康复训练是后期的事

有些家属认为康复训练要等患者神志清醒,能够起坐、进食后才能开始。其实,偏瘫的康复宜尽早开始,即在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脉搏、体温等)平稳、神经症状不再发展48小时后,就可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科学、合理的床边康复治疗。

脑中风急性期不能动

很多人认为中风急性期的重点是药物治疗,其实,康复也是急性期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即使是大面积脑出血、重度脑梗死等昏迷不醒的患者也可以进行简单的康复治疗,如患肢的正确摆放、体位的被动变换、关节的被动活动等,既可以预防褥疮,又能避免或减少痉挛,以及废用综合征的发生。

患肢进行静脉输液

有的患者和家属认为患肢反正不会动,用来静脉输液正好。这样一来,健侧肢体是自由了,却给患肢的康复带来了问题。由于患肢血液循环本来就差,加之渗液和活动受限,很容易引起水肿和粘连,增加肩手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强行练走路或爬楼梯

有些患者和家属急于求成,只要看见患肢能动,就迫不及待地让患者开始走路或爬楼梯,最终导致患者走路画圈、震颤等。患者和家属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欲速则不达,不注重基本动作的训练,强行让患者练走路或爬楼梯,极易损伤膝关节,加剧错误模式的固化,导致系统训练的停滞。

过分依赖被动治疗

有些患者生病后变得异常敏感而脆弱,表现为对医生和家属过分依赖,缺乏康复训练的主动性,认为医生的手法、针灸或家人按摩才是治疗,自身的主动训练没有用。其实,对中风患者而言,康复的第一大原则就是主动训练,主动训练的作用比被动治疗要重要得多。

未能把康复动作贯彻于日常生活中

有些患者在医院训练时,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训练项目,但不能很好地把这些康复动作贯彻于日常生活中。在医院康复训练的时间毕竟有限,而功能训练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反复训练、反复刺激,才能使功能恢复到一个相当的程度,这就需要患者把康复训练动作贯彻于日常生活中,形成习惯,才能加快和巩固康复效果。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河北省清河县中心医院 康复科 栾世顺】

【编辑:XC 】

0 阅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