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民国草书大师,水平不输林散之、沙孟海,“毛体”就学的它!

三余书社啥 2024-12-26 21:18:40

晚清至民国是中国书法史最后一个大师辈出的时期,五体全面复兴,一时间百家争鸣。像沈尹默、沙孟海、于右任、郑孝胥等名家,他们的水平不输古人,甚至已经超越了元明清三代。相比于这几位的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也有些大师一生低调,几乎不收徒、不办展,这导致他们的名气不高。

这其中就有一位如今已被大众遗忘了,他就是孙俍工。他极善草书,连伟人都学过他的字,“毛体”便从“孙草”中来,伟人曾说:“在第一师范时孙先生教我的书法要领,特别是行书二十八字诀,我一直铭记在心。即使我书法上有所进步,主要也得力于孙先生的教导。”

孙俍工,原名孙光策,号僚光,1894年生于湖南隆回司门前镇孙家垅村一户贫苦人家。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家人并没有忽视对他的教育,将他送到私塾,学习四书五经,兼习书法。没用几年,孙俍工就以一手好字闻名乡里了。

他从欧阳询《九成宫碑》启蒙,由于买不起字帖,他就从年画、报纸上剪下来古人的字,勤加临摹,因此取法极广、根基扎实。1916年,他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来又赴日本留学,这一段超过10年的学习生涯,让他眼界大开,不仅书艺有了质的飞跃,在文学、语言学和翻译学上也有所成就。

孙俍工认为书法想要写好,一是要继承古人笔法,二是要克服俗气,书画结合,字里行间显出格调。他的书房里常年挂着王羲之《兰亭序》和两首诗:“从来书画本相同,首在精神次在功。悟得梅兰腕下趣,指上自然有清风。”“独能画我胸中开,岂能随人脚后尘。既学古人又变古,天机流露出精神。”

崇古而不泥古,是孙俍工书法高妙之处,他五体皆能,以行、草二体为最,如何能把这两种字体写好呢?他总结道:“疏密、大小、长短、粗细、浓淡、干湿、远近、虚实、顾盼、错落、肥瘦、首尾、偃仰、起伏。”

孙俍工传世书法以书信、手札为主,其草书取法王羲之、智永、怀素三家,顺锋起笔,笔画骨肉匀称,遒劲饱满,婀娜多姿,提按分明,绞转灵活,锋芒较为内敛,出勾含蓄,没有大开大合和狂怪之气。因字赋形,欹侧多变,俯仰顾盼,大小错落,动势十足。

他的字在结构上更加外放和跳荡,用墨上也更为酣畅淋漓,枯润对比明显,虚连、飞白处理多,虽字字独立,但字势贯通,没有板滞弊病,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非常值得我们细细临摹。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