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笔记:《不会汇报工作,还敢拼职场?》

拆书笔记 2025-02-19 00:22:32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本职场生存指南——《不会汇报工作,还敢拼职场?》。这本书的作者李宗厚,用他丰富的职场经验,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汇报课”。

说实话,职场里,汇报工作这事儿,看似简单,其实门道不少。很多人埋头苦干,结果却总是“吃力不讨好”,原因就在于不会汇报。

1. 汇报工作,不仅仅是“汇报”

书里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汇报工作不仅仅是告诉老板你做了什么,而是要让老板觉得你“靠谱”。很多人觉得,汇报就是简单地说一下工作进展,但其实,汇报的核心是“让老板放心”。老板最怕什么?最怕失控。如果你能通过汇报,让老板觉得一切都在掌控之中,那你就成功了一半。

书里有个例子,说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孺子牛”,一个叫“望天猴”。孺子牛整天埋头苦干,从不汇报;望天猴则经常主动汇报工作进展。结果呢?望天猴一年后升职了,孺子牛却还在原地踏步。这告诉我们,职场里,光干活不汇报,等于白干。

2. 汇报的时机和方式,决定你的“能见度”

汇报的时机和方式也很重要。书里提到,汇报的时机不对,可能会让老板觉得你“添乱”。比如,老板刚开完一个紧张的会议,心情不好,你这时候跑去汇报,大概率会被怼回来。所以,汇报的时机要选对,最好是老板心情好的时候。

另外,汇报的方式也很关键。书里提到一个“电梯测试”的概念,意思是说,你要能在电梯里短短的几十秒内,把工作汇报清楚。这听起来有点难,但其实很有用。老板的时间很宝贵,你如果能用最短的时间,把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给他,那你就赢了。

3. 带着解决方案汇报,别让老板“背猴子”

书里还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叫“背猴子”。意思是说,很多人在汇报工作时,喜欢把问题抛给老板,让老板去解决。这其实是一种很不聪明的做法。老板的时间有限,他更希望看到的是你带着解决方案来汇报,而不是把问题丢给他。

比如,你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难题,不要直接跑去跟老板说:“老板,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您看怎么办?”而是应该说:“老板,我遇到了一个问题,目前我有三个解决方案,您觉得哪个更合适?”这样一来,老板会觉得你是个有思考、有行动力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甩锅”的员工。

4. 汇报的频率:别太频繁,也别太少

汇报的频率也是个技术活。书里提到,汇报太频繁,老板会觉得你“烦”;汇报太少,老板又会觉得你“不靠谱”。所以,汇报的频率要适中。一般来说,重要的项目进展要及时汇报,日常的工作可以定期汇报。

书里还提到一个“每日一报”的概念,特别适合职场新人。每天写一份简短的工作汇报,不仅能让你梳理当天的工作,还能让老板看到你的努力。时间久了,老板会觉得你是个“靠谱”的人,自然会更愿意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5. 汇报的态度:别急着辩解,先认错

最后,书里还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汇报时的态度。很多人在被老板批评时,第一反应是辩解。其实,这种做法非常不明智。老板批评你的时候,往往情绪比较激动,这时候你越辩解,他越生气。

正确的做法是,先认错,再解释。比如,老板批评你某个项目没做好,你可以先说:“对不起,老板,这次是我没做好。”然后再解释原因和解决方案。这样一来,老板会觉得你是个有担当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推卸责任的员工。

6. 总结:汇报工作,是一门艺术

总的来说,汇报工作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是告诉老板你做了什么,更是让老板觉得你“靠谱”。通过汇报,你可以提高自己的“能见度”,让老板看到你的努力和能力。同时,汇报的时机、方式、频率和态度,都会影响你在老板心中的形象。

所以,下次当你准备汇报工作时,不妨多想想:我这次汇报的目的是什么?老板最关心的是什么?我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给他?带着这些问题去汇报,你会发现,职场里的“汇报”其实没那么难。

好了,今天的拆书笔记就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在职场里,通过“会汇报”,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思维导图

0 阅读:8

拆书笔记

简介:80后程序员,十年码农,文艺青年。做自己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