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到344旅,成就其“水泼不进”的威名,中央派出此将才终结

今人说古 2024-08-29 00:09:32

八路军的政委制度,因西安事变后的国共和谈被迫取消,后来恢复是黄克诚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说明没有政委制度后的“红色部队如何”,才得以恢复的。1937年10曰下旬,黄克诚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344旅政委。

344旅旅长是著名战将、原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从取消政委制度后,旅领导除开旅长和参谋长外,别无他人。344旅的军政工作,全由徐海东一人负责,他既要做好作战指挥,又要对部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根本忙不过来。

得知黄克诚来344旅做政委,徐海东很是高兴,完全不贪这个权。黄克诚到时,他带着旅部的干部到村外相迎。344旅的政治工作不好做,不知道中央是不是也考虑到这点,所以把黄克诚调去做政委。

说起344旅的前身红25军团,乃至再前面的鄂豫皖苏区红二十五军,无人不服他们的战斗力。他们的指战员全都敢打敢拼,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

但是时局变化,我军需要改变过去的作战方式,才能适应这个新的战争时期。344旅很显然不能充分理解毛主席所提倡和坚持要求的游击战方式。抗战时期,我军的主要敌人是日军,若还按照之前同顽军的战法猛扑猛打,吃大亏是必然的。

除此之外,也是不改作战方式的问题延伸——他们旅内存在一定的山头主义问题,对中央红军派来的干部,都不太欢迎,这点黄克诚深有感触。

黄克诚刚到344旅时,工作开展得相当困难,甚至可以说举步维艰,存在相当一部分干部,不理睬他这个旅政委。讲话不怎么听就算了,就是平时生活中也偶有刻意刁难。在344旅,黄克诚就像大海里的一叶扁舟。

对此,黄克诚采用的做法是:耐心工作,诚恳待人,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能说他这样的做法是错误,因为他也是独木难支,没什么人愿意配合。这样的结果就是,造就出344旅这支部队,“水泼不进”的威名。

在344旅遇到的种种事情,黄克诚没有因面子问题而去掩饰,全都上报给中央。这种情况是中央绝对不允许的。于是,毛主席派出德高望重的朱老总出马,帮助黄克诚整顿344旅。

可惜,还是没用,黄克诚的窘境没被改善,反而更加难过。在此期间还发生下面一个团长、一个团参谋长,带人集体叛逃的事件,这真是震惊中央,344旅的问题竟然严重到这个地步。

旅长徐海东因身体原因,向组织提出到后方休养,朱老总代表中央同意。主管作战的旅长位置空缺,在战争年代是必须要快速补上的。朱老总和黄克诚都提议344旅687团团长田守尧做代理旅长。田守尧是“张兰叛逃”事件中,那个团的副团长,刚被提为团长不久。

他们的联名提议分量很重,但是遭到代表中央的毛主席和代表八路军总部的彭总明确拒绝。朱老总似乎早有预料,黄克诚却有些难以接受。黄克诚认为安排田守尧做代理旅长的风声放出去了,朱老总又跟田进行了相关谈话,还是不要出尔反尔好,不利于内部团结和接下来的工作。

朱老总不以为然,只说戏点到谁谁就唱,我们都是党员嘛。黄克诚还是忧心,他最不想看到的事发生了:中央下达调杨得志来做344旅旅长的命令,田守尧闹起情绪,连送别徐海东的聚餐都不参加。这从侧面看出,毛主席和彭总的想法没错,不能从344旅调人做旅长工作,否则山头主义的问题不能解决,甚至更加严重、更难解决。

按理说,黄克诚是中央派去空降做政委的,344旅内部自己升个旅长上来是可行的,也很正常,但是344旅的问题迟迟未能解决,仍是“水泼不进”的状态,继续按照黄克诚的法子来,能不能解决另说,要的时间太多了——黄克诚迟迟没打开局面,朱老总一走他更难办了,可能被架空得更严重。

很多老将都评价杨得志是个厚道、随和的老实人,但毛主席和彭总为什么派他来344旅呢?因为他很能打。战争年代,谁能带兵打胜仗,下面的人就服谁。344旅的五大旅长,杨得志是唯一空降的。杨得志空降到344旅后,很快就打开局面,得到旅内认可,黄克诚的政委职能也得到很好地行使。

打开344旅的局面、壮大队伍后后,杨得志又很快升任新组建的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接下来的344旅旅长是谁呢?黄克诚再次推荐田守尧,中央批示同意。

田守尧不差,但唯有外调杨得志来,跟黄克诚配合,才能彻底铲平344旅的山头,使内部风气焕然一新。

3 阅读:775
评论列表
  • 2024-09-21 20:08

    344旅的前身是红15军团,再往前是红25军和陕北红军,哪来的什么红25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