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里提到:事以密成,言以泄败,对于打仗来说,更是如此。军事作战,最讲究隐秘性,不能让敌人知道自己所想,方能出奇制胜。否则,敌人就会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我方军事行动的开展就较为困难了。
但这一点对于毛主席来说,似乎不管用,毛主席打仗方法从来都是公开,而且还是出书,大范围宣传,敌人也研究反复阅读,研究透了,可还是没有办法破解。
战略方面,毛主席公开发表《论持久战》,宏观上论证了抗战的发展规律,他认为抗日战争要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毛主席指出:“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论持久战》这篇雄文出版多次,每次一出版就抢购一空。冯玉祥还曾自费印刷了3000册《论持久战》,作为“洛阳纸贵”的礼物送人,可以说,日本人不可能不知道这本书,但却毫无办法,日本人后续的动作就完全按照毛主席设定的程式运转。
战术方面,对于八路军如何打仗,日本人可以说竭尽气力,花了很多心思,研究非常深,加之长时间的实战接触,八路军的战术对于日本来说,几乎就是“明牌”了,不存在什么隐藏空间了。
日本侵略者这样评价八路军的战术:“中共游击战术的本质是秘密地将多数民众团结在自己周围,形成一个整体,采取‘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惧我扰’的方针。”日本人说得很对,但知道也没办法破解,日军打来打去,多次扫荡,却还是毫无效果。日本人在编撰的《华北治安战》中只好无奈地写道:“对付共军犹如割除根深蒂固的杂草,费尽力气毫无成效,真是无能为力”。
老蒋一直非常关注毛主席的著作,虽然在明面上不允许国民党党内的人读,但自己一直悄悄认真研读了毛泽东的书。
叶剑英元帅长期在重庆工作,熟知国民党高层动态,他说过:“《论持久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这三篇文章在国民党高层影响很大,蒋介石最近都在读这几本书,还特意弄到了延安印刷的那种小册子。”
毛主席的打仗方法,其实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就已说得明明白白,部分文字如下:
“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往往被退让者打倒。
《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可是老蒋就算知道毛主席的打仗方法,他还是要做其势汹汹的洪教头,他内战一开打,就打的是全面进攻战,使出了全副本领,调动了手下两百万大军,全面进击,四处开花。毛泽东的战略则是退让,“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进行运动战。
战争进行了八个多月,毛泽东放弃了105座城市,却消灭了蒋介石部队71万人。
于是,老蒋没办法,只好放弃全面进攻。
大家都说:“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我想,毛主席真正神的不是他的用兵方式,而是他一向光明正大,就连用兵方式都公开让敌人知道,敌人却毫无办法,还是要跟着毛主席制定的轨道行走,这才是毛主席用兵如神的核心所在。
最重要审时度勢和应变能力,但毛主席天生军事家
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