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中医,总会被叮嘱“别吃生冷”、“别碰发物”。
这些词听着耳熟,可真要落实起来却让人犯迷糊:什么是生冷?冰箱里的西瓜算不算生冷?羊肉汤到底是不是发物?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这两件事,让忌口这件事变得清晰明了。
哪些食物是「生冷」
“生冷”二字拆开看,其实是两类食物的统称。
生,指未经烹饪的食物,比如生鱼片、生腌、沙拉,或是直接啃的黄瓜、西红柿等。这类食物保留了原始状态,中医认为其性多偏寒,容易消耗脾胃阳气。
冷,则包含双重含义:一是温度低的食物,比如冰镇饮料、雪糕;二是性质寒凉的食物,如西瓜、苦瓜、螃蟹等,即便温度是热的,也属于“冷”的范畴。
生冷忌口的关键在于体质。一般来说,寒性体质者、消化功能较弱者,如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等,需要忌生冷。健康人群可适量食用生冷食物,但也需避免空腹大量摄入。阴虚火旺者则可能需要适当吃一些生冷食物来“降火”。
哪些食物是「发物」
发物,指的是“可能诱发或加重特定病况的食物集群”。健康人吃了无碍,特定体质或疾病状态下却可能“点火”。
根据作用机制,常见的发物可分为四类:
典型食物作用机制慎用人群高敏类虾蟹、芒果、坚果
诱发过敏反应
过敏体质、湿疹患者
炎性刺激类辣椒、酒精、羊肉
扩张血管、加重炎症
皮肤感染、术后恢复期
代谢负担类糯米、肥肉、动物内脏
增加消化系统负担
胆囊疾病、高血脂患者
特殊成分类芹菜、茴香
含有呋喃香豆素等特殊物质
光敏性皮炎人群
“发物”的禁忌具有强烈个体差异性。比如,木耳对术后人群是禁忌,但对慢性便秘患者却是良药;辣椒对痤疮患者是禁忌,但对寒湿体质者却是良药。
「忌口」的科学逻辑
忌口的本质,不是将食物加入"黑名单",而是饮食的个性化调整,它讲究八个字:“因人而异,适度为宜”。
《黄帝内经》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根据身体此刻真正需要补充什么、需要避开什么来安排食谱,吃得明白,才能活得通透。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 (2020). 《中医药饮食忌口指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