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婆媳一对天敌,现实生活中婆媳关系能处好的还真不多。
很多宝妈都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从来没跟婆婆吵过架,但是一听到婆婆说话就特别烦躁,浑身不舒服,与婆婆相处时还总有一股莫名其妙的愤怒和怨气,是不是我有问题?
其实还真不是儿媳的问题,也并非来源于对婆婆的反感,更不是你的脾气不好,没有耐心,这其实是一种创伤过后的应激反应。
没错,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应激反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在跟婆婆相处时,婆婆会频繁的压制你,甚至算计你,常常传递负能量和焦虑情绪,常常跟你诉说她养大儿子不容易,如果婆婆帮你带娃,她会常常抱怨对你们的付出,抱怨带娃的辛苦,将来还不知道能不能指望上你们。
婆婆的这些输出,会让你在婆婆这里会持续体会到焦虑的情绪,时间长了这种情绪就会在心里积压,长此以往当你和婆婆相处时,不管她的观点是否正确,都容易触发你心中的怒火,甚至你不见到她的人,听到她的声音都会很反感。
所以别抱怨自己了,这只是一种应激反应,经历过的都懂。我们来看网友的分享:
@幕沉:天呐!我就是这样的,只要听到她说话就心里有一股无名火,在电话里听到她的声音也会引起我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发作,失眠呼吸不畅,要过一晚上才能缓过来,大多数时候听到她的脚步声也会有神经紧绷或身体不舒服的反应。
@素问:还真的是这样。刚嫁过来的时候想尽办法对婆婆好,什么都给婆婆买,什么活都自己做。但是时间越长越觉得捂不热婆婆的心,不管怎么做都不能符合她的心意,我以为我脾气太大,我都找自己的原因,可是外面的人都说我脾气太好了,所以现在尽量不长时间接触不麻烦她不管闲事,管好自己
@加菲猫:真的是一模一样,甚至好多次都想着要不要去看心理医生,是不是我有精神病?
@农村二嫂:我的婆婆就是这样,一说话我就反感,谎话连篇,自私自利,懒惰成性,不想呆了,就各种借口理由,一会儿这儿难受,一会儿那里难受,说话难听,但是一听见说出去逛,啥事都没有了,来我家,啥都没让干过,吃饭都要把筷子给送到手里,否则就会一直坐着,干等。
@菲林:之前没有这种感觉,自从生完老大,月子里她那一句:你才来了几天啊就想着改变我。我就觉得我们是两类人成不了一家人。
婆媳是一对天敌,但婆媳总是避免不了见面,相处。
有条件的可以分开住,一年难得见一次,也可以学习papi酱的方式,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儿,各自对各自的父母负责,不需要面对对方的父母。
但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有些人不得已只能挤到一块,住到一起,更多人则是很难做到像papi酱那样洒脱。
该面对的总要面对,那么婆媳相处怎么才能让双方都舒服呢?
01丨
尊重与理解
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而且是双方的,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婆婆老了,要多照顾婆婆 的情绪,多尊重婆婆的想法。
但不能过于委屈自己,尊重是双方的,如果遇到不太讲理的婆婆,甚至是喜欢在儿子和儿子之间制造矛盾的婆婆,儿媳也可以表明自己的立场,说出自己的想法。
无伤大雅的情况下,尊重彼此的习惯和生活方式,比如,婆婆可能习惯早起打扫房间,不要抱怨她制造的声响,而是理解她这是多年的生活模式,并且可以适当地表达对她勤劳的赞赏。
人与人之间相处就是这样,不要试图控制别人,改变别人,理解且尊重,理解不了但是尊重,那就能避免生活中很多的矛盾。
02丨
保持适当距离
如果有条件可以分开住,假如婆媳之间不合的情况下,可以分开住。
其实这个保持距离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距离,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距离。
有句话说:不要把婆婆当亲妈!我觉得这句话就很好,因为婆婆毕竟不是亲妈呀,永远变不成亲妈,你要是把婆婆当亲妈,掏心掏肺,将来有可能会失望失落。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当你心里把婆婆当亲妈的时候,你心里也是期望婆婆能够给你对等的回应,但如果婆婆做不到,你的心里就会有抱怨。
记住这一点,不给自己挖坑,不给自己埋雷,婆婆就是婆婆,客气,尊重,理解,适当保持点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