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日本分公司传来的消息让不少车迷和业内人士感到意外:从3月31日起,特斯拉将停止面向日本市场的Model S和Model X两款高端电动车(EV)生产,4月1日起仅销售库存车和二手车,不再接受新车定制订单。

这意味着,特斯拉在日本的高端EV市场几乎“名存实亡”。作为一个曾经雄心勃勃进军日本的电动车巨头,这一步骤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是市场策略调整,还是日本消费者对EV的冷淡态度?更重要的是,这对特斯拉的全球布局意味着什么?让我们一探究竟。
日本市场的冷遇:销量低迷是主因特斯拉选择退出日本高端EV市场的核心原因,离不开日本市场的现实需求。2024年,日本EV销量同比下降33%,仅占新车销量的不到2%,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约10%)。

相比之下,混合动力车(HV)如丰田普锐斯和本田CR-V,占据了新车市场的近40%。
Model S和Model X作为特斯拉的旗舰车型,定位高端,起售价分别在1000万日元(约5万美元)和1200万日元(约6万美元)以上,但在日本却乏人问津。2024年,这两款车型在日本的季度销量仅数百辆,远不及美国和加拿大的1万台。

究其原因,日本消费者对EV的接受度不高。一方面,充电基础设施不足是硬伤。2024年,日本每10万人拥有充电桩数量仅为150个,远低于挪威(1800个)或中国(600个)。东京街头,充电桩排长队的情况时有发生,让不少潜在买家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混合动力车因油电结合的便利性,更符合日本城市短途通勤和环保需求。社媒上有人调侃:“日本人都爱省油,EV再酷也没用。”这种市场偏好,让特斯拉的高端车型难以立足。
左舵车的“水土不服”
更直接的挑战来自车型适配问题。特斯拉在日本销售的Model S和Model X是左舵车(LHD),而日本是右舵车(RHD)市场。为了符合当地安全法规,特斯拉不得不为这些车型加装摄像头和显示屏,以弥补左舵车的盲区问题。

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每辆车改装费用约50万日元),还让价格对日本消费者来说显得“性价比不高”。2023年5月,特斯拉已停止生产右舵版Model S和Model X,这让日本等右舵市场的销售雪上加霜。

相比之下,特斯拉在中国的成功离不开本地化策略。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和Model Y均为右舵车,价格更亲民(起价约30万人民币),2024年在中国销量突破50万辆。反观日本,特斯拉迟迟未建本地工厂,依赖进口的高端车难以与本地品牌竞争。有人戏称:“特斯拉在日本就像个外来游客,语言不通、路也不熟。”
全球战略的转向
特斯拉此举并非仓促决定,而是全球战略的调整。2025年1月,特斯拉在中国发布了Model Y的焕新版,续航提升至719公里,价格下探至35万元人民币,目标覆盖中端市场。更有传言,2025年中,代号“Redwood”的紧凑型跨界车将亮相,起价3.5万美元,意在抢占全球大众市场。日本市场的Model S和Model X停产,或许是特斯拉将资源集中到更具潜力的车型上。

马斯克曾雄心勃勃预测日本将成为特斯拉在美国以外的最大市场,但2024年财报电话会上,他直言:“日本市场份额太低,连奔驰和宝马都比不上。”这番话透露出他对日本表现的失望。工程副总裁拉尔斯·莫拉维虽在早前表示Model S和Model X“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停产,并承诺今年晚些时候升级技术,但日本市场的特殊性显然让特斯拉不得不先“割爱”。
日本EV市场的复杂生态特斯拉的退出,也折射出日本EV市场的独特生态。2024年,比亚迪和现代等外国品牌在日本EV销量分别增长54%和24%,得益于价格亲民和本地化策略。

比亚迪汉EV在日本起价400万日元,现代Ioniq 5约450万日元,远低于Model S的定价。而日本本土品牌如丰田和日产,则通过混合动力车占据主导,2024年丰田HV销量达150万辆,稳坐市场老大。

充电基础设施的匮乏是另一大瓶颈。政府承诺2025年将充电桩增至20万个,但目前进度缓慢。有人吐槽:“日本EV充电跟抢车位一样难,特斯拉能不走吗?”此外,日本消费者对电池续航和二手车残值的担忧,也让EV普及之路崎岖。相比之下,中国通过补贴和5G基站建设,已形成完善的EV生态,日本的落后显而易见。
特斯拉的得失与日本的反思对特斯拉来说,退出日本高端市场或许是明智之举。Model S和Model X的低销量和高成本,让其在日本难以盈利。将资源转向Model Y和“Redwood”,可能更符合全球趋势。但这也暴露了特斯拉在右舵市场布局的短板。未来,若不加速本地化生产,特斯拉可能继续在日本失分。

对日本而言,特斯拉的撤退是个警钟。EV是全球汽车工业的未来,日本若继续依赖混合动力车,恐在电动化浪潮中掉队。政府亟需加大充电桩投入,出台更多EV补贴,改变消费者观念。有人建议:“日本学学中国,建几个超级工厂不就行了吗?”这话虽夸张,却点出了方向。
未来的可能性特斯拉并未完全放弃日本。
2025年,Model Y改款将在日本上市,价格预计下调至600万日元左右,试图抢占中端市场。若销售理想,特斯拉或考虑在日本建厂,重新布局。但这需要日本市场配合,比如降低进口关税(目前EV进口税10%)或改善充电设施。

从全球看,特斯拉的调整反映了EV行业从高端向大众化的转型。2024年,全球EV销量突破1500万辆,中低端车型占70%以上。特斯拉若能在中国经验基础上优化日本策略,或许还有翻盘机会。但日本消费者是否买账,依然是个未知数。
特斯拉退出日本高端EV市场,是市场冷遇、车型不适和战略调整的综合结果。
这不仅是对特斯拉的一次考验,也是日本汽车工业的镜子。或许,日本需要借鉴中国的本地化经验,特斯拉也需反思右舵市场的短板。未来,无论是特斯拉的回归,还是日本的EV崛起,都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你觉得特斯拉会彻底离开日本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