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中,我已经聊过好几次日本大米涨价的事情了。大米涨价在日本事实,但是日本媒体以及舆论的操作,真的是谜!从最开始甩锅外国游客太多,最近又将矛头指向囤货的中国人,感情就不说日本政府的政策,只要甩锅外国人,这个事儿就能过去一样。
日媒报道中国人屯米导致价格上涨从二月初开始,日本媒体似乎有了某种默契,开始集中报道,中国人在日本屯米售卖的事情。

日本媒体FNN在2月17日发布了一条新闻,标题是《高价的一个原因?直击倒卖米的中国人》。

视频内容是,日本媒体在社交媒体上发现倒卖米的中国人发布的信息,然后通过节目组跟她取得联系,并记录下前往购买的流程。这位中国人住在日本千叶县,从日本大米农户那里购买了300公斤大米放在家中倒卖。价格是一袋30公斤,1万3000日元,大约是630人民币。
其实这位中国人女性所做的事情,并未违反日本法律,在日本大米的销售一年不超过20吨的话,是不需要提交任何手续,一般人也是可以购买几百斤大米放在家中的。

就在2月17日同一天,日本的另外一家大媒体,也报道了在社媒上倒卖大米的中国人的事情。这次是在日本东京的一家中华料理店,购买日本大米之后放在店铺中,在网上售卖。
经过这一连串的报道,在日本国内引发了很大的舆论,很多日本人竟然将大米涨价和中国人倒卖联系到一起!
日本记者提出不同看法这样的环境当中,最近终于看到一位日本记者,敢于跟这些主流媒体叫板了。

2月26日,一位署名窪田順生的人在ITmedia上发布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媒体总想把米价高涨的罪魁祸首归咎于中国人,真正‘得利’的到底是谁?》。

文章说提到,中国人倒卖大米是事实,但是媒体只把原因归结到中国人身上就有点说不过去,且不说在日本的中国人有多少人参与倒卖大米,现在主要倒卖囤货的是日本人。只不过报道中国人倒卖,能够抓住读者眼球,吸引流量而已。
在这个文章中提到了一个观点非常的值得深思,那就是为什么日本会大米短缺。

操纵这些舆论的主要得利之人是日本的农林水产省和JA(农协),水产省掩盖了日本“减反政策”的失败,而日本农协则是趁机出售陈年旧米,以现在的高价获得利润。关于何谓“减反政策”可以参考作者之前的文章:

日本农协原本是为了提升日本农民收入而存在的组织,结果2024年农协自身的盈利超过了20%,这就是有些过分了,说好的提升农民收入呢,结果自己挣的盆满钵满的。所以,日媒硬是把中国人当做替罪羊,其实是想要把人们的视线从农林水产省和农协的身上转移开来而已。
这波日本米价风波,真的可以说是:中国人冤大头,消费者倒霉蛋,媒体是帮凶,真正挣钱的在幕后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