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学遇见“无痕”守护——一位甲状腺癌患者的重生之路

是什么改变了 2025-04-04 04:58:56

45岁的李先生(化名)站在镜子前,轻轻抚摸着胸口那道长达30厘米的疤痕——那是十年前主动脉夹层开胸手术留下的“生命勋章”。然而,当医生说出“甲状腺癌”时,他的手指不自觉地移向颈部:“难道这里也要多一道疤吗?”

这是许多甲状腺癌患者共同的心声。甲状腺癌被称为“最温柔的癌症”,但传统手术留下的颈部疤痕,却可能成为患者心里的“刺”。

一、甲状腺癌:脖子上的“蝴蝶”危机

甲状腺形似蝴蝶,位于颈部气管两侧。当它发生癌变时,传统手术需在颈部切开5-10厘米的切口,切除病变组织。这种手术安全有效,但疤痕可能伴随患者一生。 “很多患者,尤其是年轻人,会悄悄用丝巾遮住疤痕。”深圳前海泰康医院甲乳外科主任张明帅说,“医学的目标不仅是治病,更要让患者有尊严地回归生活。

二、腔镜甲状腺手术:从“不可能”到“奇迹”

李先生的特殊在于,他曾因主动脉夹层进行过开胸手术,胸腔内组织粘连严重,像一团盘根错节的“荆棘”,挡住了常规腔镜手术的路径。多家医院婉拒了他的微创请求。

“我们用了CT三维成像技术,复制他的胸腔模型,模拟手术路径。”张明帅主任团队联合心外科、麻醉科,制定了一套“绕开荆棘”的方案:从胸侧壁建立微孔通道,避开旧疤痕区,在狭小空间内精准切除甲状腺癌灶。

术后,李先生颈部光洁如初,只有胸壁三个0.5厘米的小孔,藏在衬衫下几乎看不见。“医生不仅切除了肿瘤,还守住了我穿圆领衫的勇气。”他笑着说。

四、医学的终极答案:治病,更要“治心”

数据显示,我国超20%的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存在焦虑情绪,部分源于疤痕带来的心理压力。如今,经口腔、腋窝、胸壁等路径的腔镜技术,正让“无痕”治疗成为现实。

“疤痕是生命的勋章,但不该是心灵的枷锁,即使有一丝机会我们也不会放弃给患者实施颈部无痕手术。”张明帅说。李先生的故事,正是现代医学的隐喻——技术的精进,是为了让每一场生死较量,少一份遗憾,多一份温柔。

李先生出院前,护士送了他一张出院卡片祝福,封面是一只重生的蝴蝶。“蝴蝶是甲状腺的形状,也象征破茧重生。”他说。这或许是对医学最好的注解:在治愈身体的同时,让生命轻盈起舞。

1.《中国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3)》

2. 国际腔镜外科协会(ELSA)《甲状腺微创手术共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