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20日发布到3月9日,苹果最新发布的iPhone16e系列,在上市17天的时间里,销量竟然只有2.8万台。而iPhone16Pro、Max、Plus型号,销量则有惊人的700多万、600多万和56万台之多。这2.8万台的销量,简直比冬天里的冰棍还透心凉,惨不忍睹!
这是今年号称苹果最便宜的AI手机,性能也非常强悍,为什么大家要集体对它实施“冷暴力”?我们不妨拨开迷雾,谈谈自己的观点。
小编认为,iPhone16e销量的崩盘,或许离不开这三种原因。
一、定价策略
iPhone16e的起步售价高达4499元,512GB版本的售价甚至达到了7499元,比国补后的16Pro还贵。因为iPhone16e吃不到“国补”,4499元在第三方平台已经能买的上一部iPhone16的标准版了,甚至在权威的二手平台,甚至都能入手16Pro高端型号了。
与此同时,这个价位的许多安卓品牌可以选,比如小米15、荣耀Magic7等12+256GB机型,除了处理器之外,几乎所有硬件参数都会被友商碾压。
二、阉割太厉害
iPhone16e的出现,其实是iPhone14的换壳版,除了处理器和运行内存之外,许多地方和iPhone14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被许多人质疑为“换壳清库存”。
屏幕方面,60hz的刷新率放在4500价位的机器上,确实显得有些显得有些过时,尤其当各大厂商这一段位的机型都在比拼超清拍照、夜间拍照、AI功能时,iPhone16e还在卷“信号”。
许多网友有所不知,iPhone16e是苹果5G基带的“试验品”,首次搭载苹果自主研发的5G基带芯片,虽然与iPhone16系列相比不相上下,但大家或许已经习惯了高通的5G射频系统,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需要一定时间,所以这款机型正是处于过渡期,后续才能被市场逐步认可。
三、来自友商的竞争压力
其实从Mate60系列回归之后,回归的麒麟芯片和捅破天的卫星通讯能力,外加自主研发的国产鸿蒙系统,让IOS系统光环失效。小米、OPPO等厂商全民100W、120W的快速充电,让越来越多的用户更看使用体验,而非为系统买单。花4500只为了苹果的IOS买单,这类消费群体已经占很少数了。
苹果该怎么做?
库克非常聪明,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学到了屡试不爽的一招,降价,尤其是标准版机型。
但他似乎却忘了,“阉割”用户体验可能会影响品牌的形象和用户忠诚度,如果牺牲性能和设计来成为提升苹果的出货量,反而会影响长远的市场竞争力。这点雷军已经给出了答案:只有真诚,才是打动客户的“必杀技”!
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