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为何没能成功?关键时刻他出现了犹豫,因为一句话

史说新读 2024-01-11 10:48:06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千年来荆轲的悲壮被不断渲染和推崇,直到今天,他的名字几乎成了一个文化符号和“悲壮”的同义词。

刺杀一国之君,成功的概率确实极低,但荆轲不同,太子丹几乎为他提供了一切,燕国的地图、樊於期的人头、见血封喉的匕首,不但让他顺利的接近了秦王,而且也掌握了近身刺杀的良机,然而荆轲依然失败了。

现在很多人把刺秦失败的原因归结为盖聂的失约以及他自身武力的低下。这有一定道理,但并非关键。

荆轲原本是一个无业游民,穷*丝一个,虽然有点武功,但是跟当时的剑术名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与盖聂论剑,盖聂用眼睛瞪他,还没比,荆轲自己就感觉气势上已经输了。司马迁也说他:“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也就是说,荆轲的剑术不光遭到剑术高手盖聂的藐视,就连养尊处优的一国之君卫元君也瞧不上。由此可见,荆轲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刺客,刺杀水平了了。

这也是他为何迟迟不愿动身的原因,“久之,荆轲未有行意”,他在等一个用剑高手为副(有史家认为就是盖聂),直到太子丹拿话激他,“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舞阳!”被道德绑架的他才勉为其难的与秦舞阳同去。

事实也证明了荆轲的自知之明,秦王绕柱三匝,剑不能拔,他竟然愣是没追上,等到秦王负剑拔出,只一剑就砍断了荆轲的大腿,跑不过也就罢了,连剑法身手灵活程度都不如养尊处优的秦王,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但是我们细观荆轲刺秦的全过程,一开始他确实有置秦王于死地的机会。

据《史记》记载,荆轲献图于秦王,图穷而匕见,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右手持匕首揕之”,但秦王撕断衣袖,推倒桌几,挣脱而逃。

刺杀秦王本身就是一件极度危险的行动,但荆轲却出现了行动上的迟疑,如果荆柯抱定的是坚决刺死秦王这种唯一的想法,那么在匕首即将显现的一瞬间他就能将匕首拿到手,并且一刀刺进秦王的胸膛,在秦王还没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之前,就已被刺死了,根本不需要去“把秦王之袖”,更轮不到秦王先是大惊,而后又起身这一系列的反应。

就算不能给秦王造成致命的创伤,但只需将秦王划破一点皮,也足够致其于死地了。因为荆轲所持匕首乃太子丹用百金购得,见血封喉,“以药焠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可以说,一瞬间的迟疑才是刺秦失败的关键原因。

那么荆轲为何会迟疑呢?“把秦王之袖”暴露了他当时的第一意图——生擒秦王,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荆轲为何会有如此“野望”?

因为太子丹给他的首要任务并不是置秦王于死地,而就是生擒,“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的目的并非私仇而是公恨,是挽救燕国,所以只有生擒秦王才能达到避免被强秦灭掉的命运,而对于荆轲来说,这也是其能够活命的唯一机会。

所以,太子丹和荆轲才需要副手,第二个人,如果仅是刺死秦王,一个人更合适。

可惜秦舞阳一见到秦王,就“色变振恐”,不敢上前。

以秦舞阳的胆量,如果不是知道此行的目的是生擒秦王,有活命的机会,他是不敢前来的。

正是由于出现了秦舞阳这一变数,使荆轲在擒或杀之间出现了短暂的犹豫,才使刺秦功亏一篑。

如果太子丹没有说那句话,秦始皇有很大的可能被荆轲刺死,这就像后来的朱允炆对众将说得那句:“勿伤吾叔”,徒让手下人不知所从罢了。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