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8岁程序员的失业自救,让失业不可怕

资深职场秘书 2025-02-18 17:53:08

最近几年,受经济影响,企业降薪裁员的事时有发生,很多人的亲朋好友就有失业的人。

这些失业的人,如果是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可能还好点,他们有年龄优势,选择机会更多。

另外,年轻人对社会前沿技术更熟悉,再就业对他们不算难事。

但如果是35岁以上的中青年失业,就非常难受了,这个年龄段的人很多背负着房贷、子女教育等家庭负担,既然这个年轻段失业,说明他们在原单位还算不上不可或缺的业务能手,否则也不会失业。

既然没有过硬的技术和能力,在这个年龄段再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不容易。

其实,除了急迫的另谋职业外,也有一些失业的人靠着自己的头脑和勤劳,活的比过去给人打工好的多。

我的一个朋友就是个典型例子,他身上那股劲和做的事情,挺让我佩服的。

我的这个朋友叫林远,在38岁时失业了,当他受到裁员通知书时,整个人顿时都蒙了,根本接受不了。他房贷月供1.8万,大儿子刚上小学,二胎女儿还在襁褓中啼哭。

他之前是某互联网大厂的资深架构师,手握股票期权时以为人生早已“上岸”,却没想到行业寒冬来得如此迅猛——公司砍掉整个业务线,连技术骨干也被批量优化,其中就包括他。

妻子劝他再找个互联网公司去上班,但他犹豫了,虽说他的技术另找个工作问题不大,但38岁能失业,暂时自己还有另谋职业的底气,要是45,48再失业,那时自己还是一无所有。

所以,他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不再去找工作,就利用自己的技术,研究下市场,自己创业。

他白天跑遍写字楼推销外包开发服务,报价压到同行的一半,却被客户质疑:“38岁还干基层编码?管理岗我们更倾向年轻人。”晚上则化身“科技区UP主”,讲解区块链技术,播放量始终徘徊在三位数。

前几个月,自己创业丝毫不减起色,赚不到什么钱。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有心的林远捕捉到,成了他的商机。

一个深夜,他在做直播时,视频评论区跳出一条留言:“林老师,能教教怎么用Python分析咖啡豆期货数据吗?”。

就是这条留言,让林远眼前一亮,妻子曾是精品咖啡师,家里堆满她考取Q-Grader(咖啡品质鉴定师)的教材;自己常年混迹技术论坛,对数据爬虫轻车熟路。

次日清晨,他询问妻子:“我们开家‘数据咖啡实验室’怎么样?用算法优化烘焙曲线,让每杯拿铁都有代码级的精准!

为了搞到创业启动资金,他咬牙抵押房产贷出了80万。

他们在一个好地段盘下一个30平米小店,林远负责开发“咖啡烘焙智能决策系统”,妻子设计风味配方。

为采集数据,夫妻俩连续三个月每天烘焙20批次豆子,记录3000组温度、湿度、研磨度参数。系统1.0版本上线时,算法推荐的“耶加雪菲中深烘方案”竟让酸度与醇厚度达到惊人平衡,引来第一批咖啡发烧友。

小两口的专业让他们调制的咖啡名气渐渐变大,2024年,林远的第二家分店也开了起来。店内挂着双屏显示器:左侧实时滚动咖啡豆产地的气候数据,右侧播放开源代码提交记录。

更意想不到的是,那套曾被投资人嗤笑“过于垂直”的烘焙算法,竟被云南某咖啡合作社相中。当地咖农过去依赖经验主义种植,如今通过林远的系统分析土壤数据,成功将精品率从15%提升至34%。

当他站在普洱的咖啡田里调试物联网传感器时,终于理解任正非43岁创业时的心境:所谓中年危机,不过是命运在逼你跳出惯性轨道。

朋友失业后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例子,有他自己和妻子专业的特殊性,对大多数人没有可复制性,但他们失业后选择走的路绝对有参意义。

他们没有逆袭神话中的亿元估值,但却提供给职场失业人一个启示:当技术精英的光环褪去,躬身入局民生经济,未尝不是对抗年龄焦虑的一条路子。

0 阅读:233
评论列表
  • 2025-02-18 21:05

    个别而已

  • 2025-02-21 18:48

    你老子我我失业了你怕个锤🔨子啊?[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