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不知是做什么的,再闻已是破产时。
就在刚刚,据知情人士透露,全球办公鼻祖WeWork计划最早于下周申请破产,消息一出,WeWork美股盘后一度下跌50%。
值得说道的是,WeWork的市值曾经一度达到470亿美元,成为全球瞩目的独角兽企业。不过,正如歌词中唱的那样“全都是泡沫”,在过去两年时间里,WeWork的股价是一路下跌,如今市值已经不足1亿美元。
从巅峰时期的470亿美元到如今不足1亿美元,跌幅99.8%,“脚踝斩”之下再腰斩!
先简单介绍下这家公司。
WeWork成立于2010年,关于公司的商业模式,创始人是这样解释的:
“WeWork是世界上第一个实体社交网络,我们的使命是通过合作赋予世界力量,我们知道世界的未来就是小企业,不是大公司,所以我们正在建立一个透明的、能计量的共享社区。”
给大家圈两个关键词:“社交网络”、“共享社区”。
乍一听,感觉很像一家互联网公司,但其实,WeWork是一家“二房东”。公司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就是先将整栋写字楼租下来,然后将其改造成“共享型”的办公室,再分散租给企业或个人,从中赚取差价,跟国内的长租公寓差不多。
为什么曾经名噪一时,如今却无法为继、申请破产了呢?
官方是这样解释的:
“商业房地产供应过剩、灵活办公空间的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不确定的经济状况损害了该公司的业绩。”
注意,这个解释并没有说错,但是,却忽视了公司商业模式上的固有缺陷。
将某一栋闲置写字楼租下来,再重新装修分拆租出去,是可以赚钱的。但是,如果一栋一栋去租的话,公司的成本可能就居高不下。
背后的原理是,互联网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用户数增加、收入增加,但成本不增加或者增加不多”,但是,二房东的问题是,核心资产是“大楼”而不是“用户”,需要用真金白银去一栋一栋租赁更多的大楼。注意,成本是递增的关系,而不是保持不变。
于是必然引出一个问题,即便WeWork将所有的办公室都租了出去,赚得盆满钵满,那么等到租赁合同到期,房东一旦要求涨租,公司的运营成本只能不断增加。
除此之外,WeWork还面临了一些外部不利因素。
疫情以来,很多国外的公司发现居家办公能够减少成本,越来越多的小公司支持远程办公,减少对写字楼的租赁;美联储加息一方面增加了WeWork的利息成本,另一方面高利率又打击了创业公司,阻碍了经济活动的活跃性,使得租赁活动下降。
截至2022年底,WeWork负债总额高达213.18亿美元,资产负债率119.34%;2016年-2022年期间,WeWork的累计亏损高达149.6亿美元,合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WeWork遭遇滑铁卢,最惨的应该是孙正义。
据统计,日本投资大佬、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其操盘的愿景基金曾对WeWork持续疯狂下注,投资金额超过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0亿元人民币。2019年,软银集团还计划按19.19美元/股的价格收购高达30亿美元的WeWork股票。
显然,这笔投资已经差不多相当是血本无归!
在孙正义的眼里,WeWork是他的下一个“阿里巴巴”,只不过遗憾的是,WeWork成为了孙正义投资生涯中最失败的案例,甚至到最后连自己也承认,投资WeWork是“愚蠢”的。
当然,对孙正义来说,投资阿里巴巴所获得的上万亿的收益,也亏得起几个像WeWork这样的投资案例。
孙正义除了投资阿里巴巴大赚,其他真没有能拿的出手的投资
海外,洗钱,而已,你花几亿买个垃圾,不就是让背后的老板赚一波[吃瓜]
孙正义只有投资阿里巴巴赚了几千亿,其他的投资基本上都是亏损,后来投资美团滴滴等也没赚大钱,在欧美投资基本都是打水漂[大笑]
整天唱衰人家,人家却越来越有钱,呵呵
凭本事赚的钱,凭实力输[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
耐死
之前说收购那芯片公司赚疯了,现在又亏麻了,那他现在究竟有没活着
WeWork的商业模式是否具有固有缺陷?
灵活是灵活,但稳定性差啊~
卷不赢[得瑟][流鼻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