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云:“翼而飞,毛而走,呿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
是说禽鸟有翅而飞,兽类毛丰而跑,人开口能言,这三者是生活在天地间的生灵。生灵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东西,以此来维持生命活动。可见喝水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但除了简单的喝水解渴,文明进步的人类还发明了两种独特的“水”:为了兴奋而消愁解闷,要喝酒;为了提神而解除瞌睡,则喝茶。
中国人喝茶开始于神农氏,由周公旦作了文字记载而为大家所知道。之后逐渐成为风气,成为中国人特有的传统。春秋时齐国的晏婴,汉代的扬雄、司马相如,三国时吴国的韦曜,晋代的刘琨、张载、陆纳、谢安、左思等人都爱喝茶,到了唐朝形成兴盛,始出古今中外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从此,几乎家家户户皆饮茶。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茶是生长在南方的山茶科树种,有灌木,也有乔木。就地理分布来看,最北的茶树可以到俄罗斯黑海沿岸纬度上与我国东北相当。中国最早在西南地区兴起吃茶风俗,主要是将嫩茶叶芽加一些作料,像拌凉菜一样地吃。这种吃法在春秋战国时期仍很普遍。秦汉时代,烹饮茶汤才成了主流。用粗简的方法将鲜茶晒干制成茶饼,要饮用时就捣碎按烹汤的方式饮用。这种饮茶方法仍似制作食物一般添加了诸如葱、姜、盐等调料,一来是为了抵消茶叶的苦味,二来也可当宴饮,还有药用价值。
到了唐代,古人发明了蒸青制茶法,即将鲜茶洗好,蒸之,制成茶饼穿孔,然后贯穿烘焙。这种茶仍要捣碎了放进锅里煮,而且讲究煮水的火候。
煮水分为三沸:一沸时,锅中水微微有声,气泡像鱼目;二沸时,锅边的气泡像连珠一般涌起;三沸则是全沸了,水如波浪般翻腾。煮茶不必煮至全沸,先是在一沸时加盐调味(盐能中和茶叶里的茶多酚的苦涩味);二沸时,舀出一瓢水,用竹筷激荡茶汤,然后再把舀出来的水倒回去,即可饮用。经过蒸青之后的茶叶去掉了青草气味,入口微苦,香味至美,过喉生津。
这种煮茶的方式到宋代仍然大致相同,只是在制茶的环节中多了一道压榨的工序,降低了茶的苦涩味。唐人对绿色的茶汤更为喜爱。
陆羽《茶经》里提到的茶碗以越州出产的为最好。因为越窑的青瓷碗能使茶汤发黄绿色,而邢窑瓷碗白,茶汤的红色将无法遮掩。宋人则不一样,以茶汤色白为佳品。比如鼎盛于两宋的斗茶文化。先将碾磨好的一点茶末撒在碗底,加入少许沸水,均匀搅动,使得茶成为膏糊状,然后继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竹制的调茶工具)适度地搅动茶汤,让茶汤泛起汤花。这个过程中,主要看两个方面,茶汤的颜色和汤花的颜色,二者皆白为胜;其次分别为青白、灰白和黄白色。这种拿茶末冲茶的方法在明代式微了,却在日本生了根,成了日本后来的国粹。
这件藏品就是放置茶盏的雕漆托盘,是与茶盏配套使用的一种茶具。这件盏托呈菱花形,的确是典型的宋代形制。盏托始制于东晋,开始是圆盘形,盘心有的做成圆形凹槽,有的凸起一周托圈。
到了晚唐、两宋时期,托圈普遍加高,圆盘也发展出了花瓣形。明代的盏托,圆形、花瓣形皆有,外径变大,托圈反而又降低了,外形就像一个盘子,盘心稍微凸起一点儿。到了清代,喝茶多用盖碗,托盘一般用浅碟了。
就漆器而言,宋代是目前发现单色漆器(俗称光素漆)最多的朝代,尤以黑漆居多,其次是红色、褐色、赭色和黄色等。而雕漆也是宋代的一大成就,是在木胎上一层一层地涂上漆,等达到一定厚度之后,按照所需图案雕刻出花纹,达到浮雕的效果。
喜欢茶,喜欢茶器,喜欢收藏,欢迎评论互动或者私信留言,瓷器君愿有更多的人对瓷器和茶感兴趣,加入爱瓷爱茶大家庭感谢点赞/关注/收藏/转发,瓷器君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