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路向何方?

浩雄聊时尚 2024-10-16 14:14:33

图:环特生物大健康事业部科学家葛欢博士

在大会期间所作有关人体试食研究主题分享

10月12日,由植提桥主办,环特生物作为官方指定检测机构的AAES2024天然健康产品行业大会和同期AAES2024天然健康产品展正式进入了大会的第三天《药食同源|滋补品升维开发峰会》,众多药食同源产业大咖齐聚一堂,共探产品创新的万千可能。

无限极、燕之屋、五谷磨房、方回春堂等保健食品和药食同源头部领军品牌分别从古代经典名方的现代化应用、药食同源物质的食养开发等多个方面诠释了各自对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理解和探索。

中式养生正在成为银发一族的新生活方式和Z世代的潮流新宠,药食同源产业继而已经成为了大健康产业不容忽视的中坚增长势力。自由市场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不禁开始思考,在今天大火的药食同源开发热之中,还有哪些前沿的学术研究方向能为产品研发提供启示。

01

药食同源研究热点剖析

来自山西的研究人员李进鹏、曹妍等人基于文献计量学调查了国内外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期待为食疗领域研究和大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指导。就在十月初,凝结研究团队多年科研成果的《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内外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研究热点分析》刊载于国内顶尖医学类期刊杂志《护理研究》之中。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银发一族的不断扩大,各类诸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占比也在随之升高。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死亡的病人例数占总死亡病人例数的88.5%;《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中显示,我国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病例数如今已达3.3亿例,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占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

饮食干预是慢性疾病防治的方式之一,药食同源及食疗正在这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厘清当前国内外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或许能为大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一些全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发文量

研究人员通过检索近十年来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中关于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的文献,共检索得到中文文献2926篇、英文文献3575篇,并根据相关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中文文献1765篇、英文文献1622篇。

通过统计整理发文年份,研究人员发现国内外近十年来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发文量整体呈逐年升高趋势,这说明该领域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重视。从具体时间来看,2016—2019年相关领域发文量均呈小幅度波动,之后迅速上升,国内在2021年达到峰值248篇,国外在2022年达到峰值252篇。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2024年统计区间仅统计至8月份,因此发文量呈现下降态势。由下图的趋势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近十年来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的相关研究正在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图:2014—2024年国内外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研究年度发文量

高频共现

高频关键词是指文献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词语,分析某领域的高频关键词有助于了解此领域的研究热点、趋势,通过关注高频关键词的变化,有助于了解学科发展动态。

高频关键词的阈值采用普赖斯公式确定,即M≈0.749×nmax1/2,其中M表示高频阈值,nmax表示纳入文献关键词出现频次最高值。国内出现频次最多的关键词是药食同源(330次),经计算M≈14,因此出现频次≥14次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国外出现频次最多的关键词是Mediterranean diet(175次),经计算M≈10,因此出现频次≥10次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

图:国内2014—2024年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国外2014—2024年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关键词共现图谱

高频突现

突现词是指在某段时间内出现频次明显升高的关键词,分析突现词有助于了解研究前沿动态的发展变化情况。

研究人员采用CiteSpace 6.2.R6软件对关键词进行了突现分析,从关键词突现强度可看出,国内2018—2019年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亚健康”,2020—2021年的研究热点为饮食疗法及其对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同时在中医食疗、食疗药膳、限食疗法、治未病等方面均进行了积极探索。2021—2024年研究热点为数据挖掘、药食同源、肠道菌群等。国外突现强度最高的是关键词是在2014-2017年成为研究热点的心血管疾病,基因表达、分子结构等研究在2021年、2023年突现。

图:国内2014—2024年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关键词突现分析

图:国外2014—2024年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关键词突现分析

02

结果讨论

现代生活的多重历史性变革引起的蝴蝶效应已经成为了催生各类慢性疾病的元凶,银发一族并不是唯一受此威胁的人群,年轻一代正成长在较之以往诱惑和危险都要更多的年代,年轻人患上慢性疾病的比例也呈现出了井喷式增长。因此,通过饮食干预调整国民饮食结构对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图: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

基于此,国内外在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均开展了大量研究,近十年来在该领域发文量呈现出的上升趋势恰恰说明了研究者们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

从上文的发文量趋势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和国外在发文总量和走势上差异并不明显,但相较于国外2022年才出现的发文量峰值,我国早先一年达成的峰值证明了我们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活跃度更高。作为拥有悠久食疗历史和药食同源文化的大国,我国在这一领域具备着优秀的先天条件,更加需要以此为基准,加强研究者、研究机构乃至于和其他国际性研究团队的多元化深度合作,以期实现更加长远的发展和研究突破。

此外,从上文的高频关键词的国内外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国内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是针对糖尿病、高血压、胃溃疡等慢性病病人的饮食疗法研究;其二是聚焦于亚健康领域,结合传统中医学治未病的理念,以食疗养生为主题进行相关研究;其三则是专注于药食同源及食疗理论体系的文献研究。

国外研究热点则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地中海饮食研究。它强调增加天然植物性食物摄入,多以深色蔬菜、坚果、谷物和高蛋白质的白肉类食物为主,来自西班牙的营养学教授Salas就此曾开展了多项人体试食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了地中海饮食不错的人体真实效用;其二是关于生酮饮食的研究。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肪、低糖类、适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的饮食方案,旨在以脂肪取代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主要用于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和减轻体重。生酮饮食方面的研究主要为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蛋白修饰及基因表达方面研究。

03

小结

从“大食物观”在2015年首次提出,至今已经将近十年。十年来,“大食物观”的概念和内涵被不断丰富和发展。由“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健康”,不仅仅是食物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更是建设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

药食同源大热的背后,是一个民族长达千年的不竭求索,也是数以亿计的普通中国人对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随着大健康消费者在成分认知、养生理念等方面的不断重塑,食疗市场正需要更加多元化、具备差异性的药食同源产品加以满足,近年来药食同源目录的持续扩充为这一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从国内外针对食疗的研究看来,目前我国仍旧与国外有着一定的差距。

当前,国内相关领域在食疗研究内容方面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均相对较少,各类研究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对比国外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的横向研究(指在不同人群中实施食疗研究)和纵向研究(在特定人群中开展深入的自身比照研究),基于此进一步开展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等都需要更加长远的时间和资源去支持。

因此,要是敢问药食同源的未来之路在何方?路也许就在脚下。

技术咨询请联系:17364531293(同微信)

0 阅读:0

浩雄聊时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