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卿心君悦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公布了,果然不出所料,全网又是一片骂声,而且还都是些“老把戏”,没有任何新花样。
总结这么多年来网友评论的方向,倒也不那么困难,无非——好作家少了,好作品没了,文学界完了之类的话语。
听多了,大有《三体》之中“物理学不存在了”的惶恐。
然而,为何会有这种“骂声”,又为何会有“文学不存在了”的既视感?
1924年,鲁迅在一篇文章中给出的答案,想来是能解部分人疑惑的,其逻辑也极有说服力。
天才哪里去了?1924年,鲁迅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上做了一番演讲,讲话稿名为《未有天才之前》,后收录至《坟》中。
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当年鲁迅所处的环境氛围与今基本类似,略微不同之处,也不过是鲁迅那个时代更注重于呼吁“天才”的诞生,而如今连这番美好的期待也没有,只要痛骂过瘾就可以了。
在文章中,鲁迅针对当时呼吁“天才”诞生的盛大景象,如此说道——
这种情形,是可以说明两件事的:
一是,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天才;
二是,大家对于现在文艺的厌薄。
至于天才是不是真有,鲁迅觉得可能有吧,但是大家都没有看到,如果以“眼见为实”来说的话,不仅没有天才,甚至也没有让天才得以生存下来的民众。
为何这么说?
在鲁迅看来,天才不是一个“怪物”——可以自生自长于深林荒野,有没有天才,也需要看有没有能让天才生长的民众,没有这种民众,势必就不会有这种天才。
对此,鲁迅举了一个例子——
拿破仑是天才,当然他不是文学的天才,单就“天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有一次,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一时慷慨激昂地说道:“我比Alps山还要高!”
这自然是极其伟岸的,但我们还是需要将视角从这个伟岸的身影上偏移一点点,去看看拿破仑身后跟随着的众多士兵。
试问,如果没有这些士兵“保驾护航”,那么,拿破仑这一番感慨过后,不被敌人抓去,也会被人误认为是“疯子”。
所以,鲁迅会说:
“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花木非有土不可,正同拿破仑非有好兵不可一样。”
然而,这么浅显的道理,却无法在现实的世界里落地,甚至还与现实的环境与氛围相悖。
那时现实的世界与如今“痛骂狠批”的世界一样:
“一面固然要求天才,一面却要他灭亡,连预备的土也想扫尽。”
呜呼,天才溺于“骂声”中!对于天才的夭折,鲁迅在文章中,指出了三件事(三个原因)——
第一件事便是“整理国粹”。
鲁迅提到这一点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但如今的气候与那时也有相似之处——毕竟,在“骂声”中,所提到的参考依据多是“史书”或是“四大名著”。
虽然,在这些“骂声”中,其实很难辨清——哪些人真读过这些书,就像很难弄清他们是否真翻阅了让他们“嗤之以鼻”的作品,一旦追问得急了,得到的又总是那么一句“那些擦屁股都不用的纸,我是绝不会看的……”
在鲁迅那个时代,新思潮流入,无数老头与少年纷纷“挺身”而出,义正言辞地呵斥道:
“中国自有许多好东西,都不整理保存,倒去求新,正如放弃祖宗遗产一样不肖。”
对于搬出“祖宗”这么威严又让人不好反驳的说法,鲁迅倒是觉得:
“……我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迭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
现如今也是如此,很少人有人否认或质疑过去的文明、过去的著作,但是,一味的用过去来否定现在,又真的合适么?
姑且不说,文学与时代是密切相关的,每个时代自有每个时代特有的文学与书写的方向,就拿“史书”与“四大名著”来说,如果就用这些做标准来评判所有的文学作品,是不是有失公允呢?
古代的“史书”写得确实是好,但所书所写的是什么?大家觉得“好”的那一部分又是什么?
不出意外的话,大多数人觉得“好”的部分——是群雄争霸的“乱”,是流离失所的“实”,是尔虞我诈的“真”,以及真假难辨的皇家与高官的“小秘闻”……
没说这些不好,过往“史书”的文字不少也是染血而成,但问题是如果时代是和平的,没有这些内容又该怎么办呢,何况“史”只是文学的一个范畴,而非文学的全部。
再说“四大名著”,姑且假设那些“骂”者都认真拜读过吧,但又如何拿过往的作品比较如今的作品呢?其标准是什么?
我看过一些网友的批评,其标准是五花八门的。
有说“恢宏”的,有说“文采”的,有说“构思”的,有说“深意(文本之外的)”的……这些诚然却是优秀作品的组成部分,但并非判定任一作品是否优秀的全部标准。
就拿“文采”一项来说,咱们先排除其他的因素(方言、地域、文体风格、人物特色等等),是辞藻优美、用词华丽好呢?还是用词准确、简洁好呢?还是文字朴实朴素好呢?
其实,并不好评价,更别说有些优秀作品其本身并不在于文字,而在于思想。
所以,以古抵今并不太好。那些被公认为“源头”与“渊薮”的东西,不是抹杀后者的标准,若非要这样,那世间也不必存在江海、湖泊、山川、河流与小溪……
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是却让许多天才承受着骂声,更让很多可能会成为天才的人,半路夭折。
这是让天才夭折的第一件事,而第二件事鲁迅则认为是:“崇拜创作”。
这一点乍一看,应该对产生文学天才是有益的,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鲁迅所指的“崇拜创作”,并不是对“创作”崇拜,而是对“崇拜”的创作。
从其思想的实质来说,“崇拜创作”与上一点“整理国粹”是有相似处的,当然在这篇讲话稿中,鲁迅提及“崇拜创作”也是在批评当时存在的文化现象——很多保守人士抵制国外作品,包括翻译、传播等。
对于这种思想与态度,鲁迅毫不留情地指出:
“那精神中,很含有排斥外来思想,异域情调的分子,所以也就是可以使中国和世界潮流隔绝的。”
文学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至少在这个万象融合的时代,包容才意味着进步,而一味呐喊,保守抵制,对于文学艺术没有任何好处。
毕竟,在世界文学艺术史的长河上,文学艺术的重心始终是不断移动的,所存在的也只是文学艺术的前行者与探索者。
在这里鲁迅还补充了一点——作者与读者的关系:
“作者和读者互相为因果,排斥异流,抬上国粹,那里会有天才产生?即使产生了,也是活不下去的。”
如今一些人总是抱怨作者的作品差,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大部分作品(抛开部分有自我创作理念、追求的作者的作品)的方向其实恰恰是受读者影响的,这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和“市场经济”的观念是相似的的。
当越来越多网友对当前的作品(包括影视作品)不满意时,网友往往会将攻击性指向创作者和资本,然而却忽略了一点——作品的方向与大众的喜好是“前后脚”的。
拿影视作品来举例,大多数的影视作品的创作方向都是基于当前的市场喜好的,毕竟拍摄与创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盈利,哪怕这不是创作者的主要目的,也一定是投资方的主要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人原意拍没有“市场”的作品,当我们质疑当前影视作品的“方向”时,我们最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喜好。
如果有人不信的话,咱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纵观近几年的票房,凡是文艺片以及纪录片都是叫好而不叫坐的,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仅是因为作品的质量吗?难道就没有大众喜好的因素吗?
所以,鲁迅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也是沉重的,没有天才,或许不是缺少天才,而是缺少让天才生长的土壤。
说批评,论批评导致天才夭折的第三件事,在鲁迅看来便是:“恶意的批评”,因为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单独用一段来写。
相信能静下心看到这里的人不多,如果你正好看到了这里,那么我们就来聊一聊更为沉重的事。
对于这一点,鲁迅如此说道:
“……到目下就出了许多批评家。可惜他们之中很有不少是不平家,不像批评家,作品才到面前,便恨恨地磨墨,立刻写出很高明的结论道,‘唉,幼稚得很。中国要天才!’
“到后来,连并非批评家也这样叫喊了,他是听来的。”
鲁迅的观察力是细致的,他所说何止是那个时代,如今这个时代也是如此。
犹记得,2年前,余华刚出版《文城》之时,有很长一段时间网上都是骂余华的,言辞的低劣,态度的刁蛮,在这里就不一一复述了。
其实,说一部作品好也罢,说一部作品坏也罢,这都只是个人的喜好罢了,关键是在发出评论的时候能不能通篇读一读,也不求把一部作品读上好些遍去发现那些隐藏于其中的“东西”,只要读一遍就好,然而——
你如果问那些“嬉笑怒骂”的人,《文城》究竟讲了个啥,林祥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纪小美为啥要嫁给林祥福,最终二人相遇了与否……
你会发现,基本很少有人能说清,这倒也没有什么,可问题是偏偏就是这些人“骂”得最欢,然后引得越来越多的人跟风相骂,说句不太好听的,每次见此,总是能想到“邑犬”。
而且,一旦你反驳了对方,让对方答不上来的,绝对绝对会用“言论自由”的幌子来争辩。
“言论自由”是无可辩驳的,但“言论自由”并不是“污言秽语”自由、“脏话”自由,若是这样的自由,那岂不是驴子的世界?
尤其可笑的是,第十一届茅奖公布之后,又有无数人予以《文城》以同情,当然,这一点不用左思右想便能想通——不过是“以此骂彼”罢了。
对余华的态度,并不是个例;这两年被骂得更惨的,还有莫言和贾平凹,尤为可笑的是对莫言的攻击——
网友争相骂莫言的《丰乳肥臀》,其评论的内容如同差生的试卷,千篇一律,如出一辙,不是你抄了我,便是我抄了你。这倒也罢了,你要问他看过这部作品吗?他会趾高气昂地告诉你:“冲这个书名,我就不看。”
这是不是很无赖,明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偏偏不仅发了言,还理直气壮。
行,作品篇幅太长,没有时间看完,但至少在发言之前先搞清楚管谟业为何给作品起这个名字也行啊!
2009年,《丰乳肥臀》再版时,管谟业在自序中这样说道:
“有友人建议我将书名改为《金童玉女》,说这样也许更能被大众接受。但既然已经《丰乳肥臀》了十五年,就没有必要再改了吧?何况,这‘丰乳肥臀’原本就不是洪水猛兽,当今之世,谁还能被这样一个书名吓退呢?”
看管谟业的文字,能看出其自信,但若按现在的环境来说,似乎还是他的友人说得对,偏偏如今的网友真有很少就被一个名字吓倒了,反倒不如《金童玉女》来的实际。
额外补充一点,怕有人抓住这个“漏洞”来攻击我,质疑我明明说“莫言”,咋又提到了“管谟业”,抄都抄错了……在这里特意强调:莫言原名叫管谟业。
可能也会有网友质疑《金童玉女》这个名字太低级,说连小学生都不会起这样的名字,在这里也补充一下,金童和玉女前加上“上官”两字,便是小说之中的人物。
除了这类的“恶意批评”外,近几年还有另一个潮流——批判“抹黑”,批判“虚构历史”,其真假各自心知肚明,比较可笑的是,那些作者的作品所写的是他们所经历的那个时代中的事,却反被没在那个时代生活过的人质疑……
其实,大多能流传的文学作品都有其“闪光点”,这一点大体是毋庸置疑的,更何况,真用心看完一部作品,看出其内在的东西,往往很少有人愿意去特意“抹黑”,而且真读懂了一部作品,其好坏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这个世界没有“傻子”,大多都是“尖子”,尤其是多认为别人“傻”的“尖子”。
大多数作家写一部作品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倾注了全部的心血,然而就是有人在还没看,甚至没看明白的时候,恣睢的又多恶意的批评。
若少一些这样的“尖子”,多想想写作的人也未必是“傻子”,多想想写作的人如此写是不是有其他的用意,也就不会有这样的评论——认为如今越来越多的作家都是“用下半身在写作”——
这个时候,你若是告诉他们:
文学中,“性”不是“性”,而是一个符号,一个武器——在西方现代性进程中,新兴的资产阶级曾用“性”作武器,对抗过贵族的“血”;一战后,英国作家又用“性”为武器,反过来对抗资本主义和现代工业文明……
那么,他们肯定是不会相信的!
这倒也没有什么,只是这样还会产生天才吗,适合产生天才吗?
我想鲁迅是对的,根本就不可能——
“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
“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因为倘不遭了戕贼,他就会生长,成熟,老成;独有老衰和腐败,倒是无药可救的事!”
结语对于天才夭折,天才难以产生的问题,鲁迅在文章中呼吁:
既然诸君都在呼吁天才的产生,那我们就该反思泥土哪里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成为天才的天赋,但培养天才的泥土,每一个人都能做——
“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
鲁迅认为培育孕育天才的泥土还是有希望的。
可问题是,真有这么简单么?
毕竟,对于有些“我自嬉笑怒骂”的人来说,“天才和泥土”又与己何干呢,他只管放声呐喊“没有天才”就够了!
卿心君悦,读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日子。用文字温暖你,我。
先生高义
好不好就别统一标准了,别说学阀了,神仙也要面对反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