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毁掉你的孩子!104年前,鲁迅曾直言:父母对孩子根本没有恩!

卿心君悦 2023-08-15 14:06:54

文丨卿心君悦

1919年,鲁迅在《新青年》第六卷发表了一篇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多年过去了,除了相关研究者外,多数人对鲁迅的关注都停留在那几十篇小说上,然而最能体现鲁迅思想深刻性的,却是其杂文。

鲁迅的这篇杂文,其用意有三:

(1)批判传统封建伦常;

(2)揭露父母的荒谬思想;

(3)直言父母与子女并无恩情。

这篇文章要分享的,便是第三点——鲁迅通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篇杂文,所直言的一个真相。

养育,不是恩

在潜意识中,大多数人,尤其是父母,都认为生养是对子女的恩。

然而,鲁迅对此却是不大认同的。

在这篇杂文中,鲁迅提到了自己历来的创作动机,他说:

“凡有所说所写,只是就平日见闻的事理里面,取了一点心以为然的道理。”

而对于父母恩情这件事,鲁迅“心以为然”的道理有三个——

(1)要保存生命;

(2)要延续这生命;

(3)要发展这生命。

第一点,在鲁迅看来,凡是生物,也就是拥有生命的动物,最在乎的便是各自的生命,这是属于生命体的一种本能,而这种本能最主要的体现,便是自古流传的一句老话“民以食为天”——食欲。

因为有食欲,所以才会摄取食物,身体才会有热量,才能保存生命。

而与食欲类似的本能,就是性欲。

在鲁迅看来,凡是生命,必难逃生老病死,为了生命的延续,由此性欲便成了一种本能,因为有性欲,所以生命才会延续——

“所以食欲是保存自己,保存现在生命的事;性欲是保存后裔,保存永久生命的事。”

前者,是鲁迅要想说的第一点,后者是鲁迅要说的第二点。

由这两点,鲁迅得出了一个道理:

“饮食的结果,养活了自己,对于自己没有恩;性欲的结果,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有恩。——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

也就是说,站在生命长河上来看每一个生命,其实都是匆匆的过客,每一个人由本能所产生的一切活动,是为了保存各自的生命,也是为了延续生命的本身。

生命与生命之间,并没有什么恩情,每个生命只是顺序不同,其目的都是一致的。

鲁迅冷静地道明这一点,自是有用意的(其用意稍后再说),然而,此观点在当时一经发布,便引发了轩然大波,攻击者纷纷跳了出来,许是没有弄清鲁迅剑之所指,许是正是清楚鲁迅的意图,所以才会恼羞成怒。

对于攻击者聒噪的叫喊声,鲁迅如是说道:

“我并不是说,——如他们攻击者所意想的,——人类的性行为(避讳而同义修改,下文同)也应如别种动物,随便举行;或如无耻流氓,专做些下流举动,自鸣得意。

“是说,此后觉醒的人,应该先洗净了东方固有的不净思想,再纯洁明白一些,了解夫妇是伴侣,是共同劳动者,又是新生命创造者的意义。

“所生的子女,固然是受领新生命的人,但他也不永久占领,将来还要交付子女,像他们的父母一般。只是前前后后,都做一个过付的经手人罢了。”

之所以鲁迅要如此解释,是因为在封建思想观念中,夫妻本是“人伦之中”(生命长河的过客),偏偏因伦常被认定为“人伦之始”。

由此,性行为明明是夫妻之间的正常事,却被认定为“不净”,生育也是正常事,却被认定为有“天大的功”。

由此一来,夫妻忍受着旁人的戏谑,直到生了孩子,也仍是遮遮掩掩,而所受的委屈却通通宣泄在孩子的身上,“独有对于孩子,却威严十足”,在鲁迅眼中,这种行为与“偷了钱发迹的财主”是一样的,对外遮遮掩掩,对内却嚣张跋扈。

说完前两点,我们再来看鲁迅“心以为然”的第三个道理——“要发展这生命”,也就是进化。

既然个体的生命难免消亡,生命既要保存又要延续,那么延续生命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进化,这是生命长河的规律,也是自然世界的法则。

所以,单细胞动物通过“努力”方才繁复,而无脊椎动物通过“努力”才有了“脊椎”,也因此,在鲁迅看来:

“所以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

然而,鲁迅这种符合生物进化规律的“道理”,又戳痛了一部分人的痛点,再次引来了“声讨”。

在鲁迅看来,那些“声讨”的人,是恪守着封建的荒谬思想,做着毁掉希望的事——“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

由此一来,前者(长者)做了更前者的牺牲,自己无力生存,却苛责后者又来专做他的牺牲,毁灭了一切发展本身的能力。

当然,鲁迅也解释道,他并不是说——“孙子理应终日痛打他的祖父,女儿必须时时咒骂他的亲娘”,而是说:

“此后觉醒的人,应该先洗净了东方古传的谬误思想,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利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以准备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

对于这个“幼本位”,长者应该牺牲于幼者的思想,鲁迅在《随感录四十九》(收录于《热风》)中也再次提及过:

种族也好,生命也罢,要想生命得以延续,那只有“进化”一途,而所谓“进化”也必当有“新陈代谢”——“所以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边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进化的路。”

然而这种进化的路,却与大多数人的思想——历来如此的思想——截然相反、相悖。

于是,鲁迅为了解放孩子,为了保存希望,特此道明了一个真相——生育无恩,唯有无恩,才能不苛责后代。

无恩,只有爱

如今,一提到父母的生育对子女无恩,想来也会有很多人无法接受。

对此,鲁迅道明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仅因为父母的权利意识太重,而义务思想与责任心却太轻——

“以为父子关系,只须‘父兮生我’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

也就是说,在封建思想的侵蚀之下,当时很多人,现在仍有不少人,始终认为:父母要为子女做的,只有生育这一件事。

父母只要生下了子女,那便是对子女有恩。于此,子女的一切便归父母所有,甚至于,一些父母为了“索恩”,乃至于认为子女的一切都当为父母而牺牲。

由此可能会导致的种种恶果,不堪想象,也不敢想象,违背自然进化与人类发展规律的思想,其危害绝不止于毁灭未来的希望。

太过遥远的不说,太严重的也不说,单说“生而不养,养而不教”便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在《随感录二十五》中,鲁迅就曾对此痛斥过:

“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纵观当前的风气,以及网上频频报出的新闻事件,有多少父母如此,自不必说,而又有多少孩子深受其害而恣意妄为,想来读到这里的人也心知肚明。

当我们批评风气、环境的时候,可曾想过风气与环境皆由何而生?

是自然形成的?亦或是人类导致的?若是因人而生,那我们又何尝没有责任!

难道对此我们所能做的,只是高呼“世风日下”,期盼自己的高声呐喊能将自己排除于“日下”的范围之外吗?

若如此,岂不正印证着鲁迅在《我之节烈观》中所批判的国民性!

那么,如果父母的生育对子女来说不是“恩”的话,父母又该如何定义这种感情,或者说要如何去看待生育子女的这件事呢?

在鲁迅看来,对此,当参考自然界的“安排”——

自然界给予父母的“安排”并非是恩,而是给予了他们一种特殊的天性“爱”:

“动物界中除了生子数目太多——爱不周到的如鱼类之外,总是挚爱他的幼子,不但绝无利益心情,甚或至于牺牲了自己,让他的将来的生命,去上那发展的长途。”

这个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也正是鲁迅心以为然的道理。

在鲁迅看来,那些未曾遭受“封建思想”迫害的人,会自然而然的焕发出“爱”的天性——

“例如一个村妇哺乳婴儿的时候,决不想到自己正在施恩;一个农夫娶妻的时候,也决不以为将要放债。只是有了子女,即天然相爱,愿他生存;更进一步的,便还要愿他比自己更好,就是进化。”

这种脱离利益交换的状态与思想,就是爱;反之,用“恩”来取代“爱”,反倒会破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道德与感情。

当时,林琴南在《公言报》上发表了一篇“新乐府”《母送儿》来劝孝:

“母送儿,儿往学堂母心悲……娘亲方自磨杏仁,儿来儿来来尝新。娇儿含泪将娘近,儿近退学娘休嗔……儿言往就教,那想教师不教孝……再读孝经一卷终,不去学堂倒罢了。”

对于这种“拼命卫道”的劝孝行为,鲁迅直觉得可笑。

在鲁迅看来,富人的杏酪和穷人的豆浆,看似价钱不同,但在爱的价值上却是相同的,其价值就在于父母为子女那不求回报的心思上。一旦有了所求,行为有了交易的成分,虽然喝了杏酪,也不过“人乳喂猪”,在道德与情感上,毫无价值。

因此,鲁迅呼吁,父母要觉醒,要清楚对子女的只有爱,要扩张并醇化这爱,要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

而要做到这一点,父母就要做到三点——

一便是理解,不要把孩子当成成人的“预备”,也不要将孩子看成“缩小”的成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不同,要把孩子当孩子来看,来教,一切以孩子为本位。

二便是指导,父母不能用自己的老思想和老观念去束缚孩子,父母是指导者、协商者,而不是一个命令者。同时,也不该苛责幼者务必供奉自己,要有牺牲的精神,还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让他们养成吃苦耐劳、纯洁高尚的品质品格的任务中去。

三便是解放,父母要明确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因为“即我”,父母便要对子女尽到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就应该尊重子女,将他们看成一个独立的人。

对父母“三怕”的答复

有些道理,一些人不是想不明白,反倒是不愿承认,其真实原因在于内心深处的恐惧。

当父母的生养对子女来说,不再有恩,二者之间的关系只存在于爱,父母难免会产生“三怕”——

(1)怕自己未来一无所有;

(2)怕彼此的感情会淡化;

(3)怕自己年迈要吃苦头。

对于一些父母可能会产生的“三怕”,鲁迅一一给予了答复。

对于第一点,鲁迅认为父母怕未来会一无所有,生活无聊至极,这种担忧的根源,恰恰来源于封建思想的影响。只要明白这本是生物进化的必然过程,那么担忧自会消散,对此就像看待日落月生、春去秋来一样平淡无奇。

同时,父母也应该有一定准备,具备一种能力,要有独立的本领与精神,要有广博的趣味和高尚的娱乐,而不是将子女绑在身边,或是让自己趴在子女的背上,一旦这样,双方谁都过不好。

对于第二点,鲁迅认为大可不必担忧——“惟其解放,所以相亲;惟其没有‘拘挛’子弟的父兄,所以也没有反抗‘拘挛’的‘逆子叛弟’。若威逼利诱,便无论如何,决不能有‘万年有道之长’。”

当双方都解放了,互相没有冰冷的牵制,反倒可以相亲,这一点从当前的生活之中不难看出。

对于这个道理,鲁迅还特意举了几个例子——

“汉有举孝,唐有孝悌力田科,清末也还有孝廉方正,都能换到官做。父恩谕之于先,皇恩施之于后,然而割股的人物,究属寥寥。”

上述中的“举孝”,是汉代选拔官吏的方法之一,由各地举荐“善事父母”的孝子来当官;而“孝悌力田”则是唐代科举中的名目之一,由地方举荐有“孝悌”德行和努力耕种的人,朝廷予以官职或奖赏;而“孝廉方正”与之类似,是清代特设的一种科举科目,由地方举荐“孝、廉、方正”的人,经礼部考试后,授与知县之职。

可是,历史如此之重视“孝悌”,然“割股”(封建提倡的一种孝行,指子女刀割股肉为药引,给父母治疗重病)之人却实属寥寥。

这说明推崇也好,提倡也罢,甚至哪怕是“威逼利诱”,并不能因此而让“孝道”盛行。

反倒不断提倡“孝道”,不断推崇“恩情”,只是使“坏人”变得更加虚伪,让多数人承受了“人我两无益”的苦痛。

推“恩”无用,父母与子女之间唯有“爱”是实实在在的。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性,是不会轻易消散的;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同样如此,“大同”只是儒家的一种愿景,现实之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还是会分三六九等的,而子女对父母的爱,是亲人之爱,是极致的,因此不会消散,更不会因为失去了“恩情”就会淡化。

而且,最主要的是,真不幸遇到了“不孝的子孙”,如果用爱都无法联系彼此之间的感情,那么用“恩威、名分、天经、地义”之类的东西,更是毫无意义。

对于第三点,鲁迅则认为在这个人情冷漠的世界里,人与人太缺乏相爱互助的心,而“孝”的名头,多是强者或别有目的者攻击、抹黑、刁难或是收拾幼者弱者的方式方法罢了。于此,不仅父母老了会吃苦头,其实子女在生活中也会吃苦头。

对此只能坦然面对,所能努力的,便是从自己开始去试着改变或是影响身边的环境,虽然希望看似渺茫,道阻且长,但努力去做,一代一代去做,整个世界的环境终究会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

这就是鲁迅在这篇杂文中的一段“名句”的意义所在: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而且吃苦头也是相对的,鲁迅列举了两个孤寡的老人斯宾塞与瓦特,前者未曾结婚,后者无儿无女,也正常度过了晚年,他们都能顺利地活下去,更何况原本就有儿女的老人呢?

结语

关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问题,鲁迅不只用这一篇杂文发表过类似的思想,在其他杂文中也偶有提及。

当然,鲁迅也清楚,受几千年封建思想毒害的人,对于一些思想是难以接受的,也很难开悟过来。

于是,鲁迅只好尽可能的将自己看到的问题呐喊出声,以期唤醒部分人,“各自解放自己的孩子”。

有些事延续了很久,可从来如此,就对么?

有些事很难改变,但再难改变,“做”也比束手就擒更有意义,不是吗?

卿心君悦,读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日子。用文字温暖你,我。

2 阅读:286
评论列表
  • 2023-08-15 23:55

    很多父母用低的成本把女孩子养大,然后获取最高的利益,哪来的恩?

  • 2023-08-15 22:52

    早点看到早点解放孩子

  • 2023-08-16 05:05

    那么延续生命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进化,这是生命长河的规律,也是自然世界的法

  • 2023-08-16 08:27

    要是利用,自然不能让聪明,否则不好利用了

  • 2023-08-17 20:56

    这个正确。

卿心君悦

简介:情感观察者,书评人,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