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从起义将领变成特赦战犯,是被结义大哥、三哥、五哥坑了?

游史渊吖 2025-03-14 17:51:33

1949年12月17日,卢汉先后释放了"沈醉七兄弟"中的余程万、石补天和李弥。这三位成员在离开前与结拜兄弟们道别,坚定承诺将重返昆明营救仍在狱中的四位兄弟。

对20世纪40年代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都清楚,沈醉作为军统"四杀手"中最年轻的一位,同时是"三剑客"之首。然而,他在昆明与六位将领结拜的事却鲜为人知:1949年12月12日,在李弥的提议下,七人共同结为"患难兄弟"。其中余程万排行第一,李楚藩位居第二,李弥排第三,沈延世第四,石补天第五,童鹤莲第六,沈醉则名列第七。

作为云南起义的参与者,沈醉曾签署通电并下令部属解除武装,然而他却被列为战犯,这让他深感不公,这种情绪持续了很长时间。

翻阅历史档案和沈醉的回忆录,不禁让人产生疑问:这位起义将领为何沦为战犯?是拜把兄弟中的三哥、五哥等人所致,还是他自身行为有失?

1980年,沈醉终获释怀。当被重新认定为起义将领时,他感慨道:"像我这样曾犯下诸多罪行的人,能获得党和人民'确已改恶从善'的崇高评价,我倍感珍惜。即便有人提议更改,我也会怀着感激之情婉拒。这张特赦令对我来说弥足珍贵,我更愿意保留它,而非换取起义将领的证明。"

年过六旬的沈醉在六十六岁之际,回忆起自己参与云南起义的往事,内心感慨万千。这番发自肺腑的言语,无疑流露出他对三十年前那段经历的真实情感。

沈醉在其回忆录中坦言,签署起义通电实属权宜之策。包括他在内的七人始终无法接受旧时代的终结,不断探讨如何重获自由后实施报复,企图让已经解放的云南重新回到蒋介石及其集团的掌控之中。他们甚至将丢弃的勋标和领章等物品重新拾回保存,以备将来使用。

沈醉不仅亲历了余程万和李弥策划逃亡的全过程,还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协助与掩护。

软禁初期,条件相当简陋。会议室被用作临时监禁场所,人员无法外出,只得用痰盂充当临时便器。通过观察他们愤怒捶打沙发扶手的举动,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些被软禁者不甘认命的心态。他们仍在期盼着寻找机会进行最后的反抗,以发泄内心的愤懑。

面对六位将官的情绪失控,新上任的云南游击总司令部中将司令沈醉显得异常冷静。由于预判到卢汉即将发动起义,他深知即便逃往港台也难以摆脱毛人凤的追捕。因此,他果断采取行动,将徐远举、周养浩、郭旭、成希超等人悉数交出,同时移交了云南站的20余部电台、外省迁入的十余部通讯设备,以及全部武器、重要特工、潜伏电台和组织网络。

在回忆录中,沈醉坦言自己当时的配合并非出于真心支持起义。他明确表示:"说实话,那时我并未下定决心追随卢先生发动起义,只是身不由己,担心若无法收拾自己制造的麻烦,最终难逃责任。"

签署起义通电后,众人的生活条件立即得到显著改善,会议空间被重新布置成温馨的休息区,餐饮质量也大幅提升。然而,李弥等人内心依然充满愤怒,甚至萌生了轻生的念头。沈醉刚离开会议室抵达四楼,便目睹李弥已经站在窗台上准备纵身跃下。

让李弥愤慨的并非卢汉起义及其对自己的拘禁,真正激怒他的是卢汉在行动前未事先告知,也未邀他共同发起。在盛怒之下,李弥策划了报复行动,与其夫人联手实施。沈醉对这一计划了如指掌,但他绝不会透露自己也是参与者。

沈醉的回忆录揭示,李弥及其夫人的伪装行为很可能得到了专业指导。作为一名黄埔四期毕业生,李弥的军事生涯一直在正规部队,不可能自行掌握这些特工技巧。

1948年12月13日,昆明城外二十六军发起攻势,同时驻守大板桥的第八军补充团与保安团交火。卢汉要求李弥命令部队停火并等待整编。李弥立即通过妻子传递信件,随后收到二十六军同意执行指令的回复。

卢汉欣喜地收到了这封回信,却未曾察觉李弥夫人旗袍内衬中暗藏了二十六军给他的秘密信息。

密信内容被巧妙地缝制在旗袍内衬中,成功避过了搜查。这封情报透露了二十六军即将对昆明发动全面进攻的计划,同时指示李弥尽快撤离。若无法脱身,则需等待援军攻入解救。这一关键信息,想必读者早已心知肚明。

在沈醉的回忆录中,这段描述颇具深意:"众人经过一番愤怒的商议,最终定下计划:先寻找时机撤离五华山,之后再考虑后续行动。"

经过李弥、余程万和沈醉等人的精心策划,一套连环计策应运而生。卢汉对此毫无察觉,完全落入了他们的圈套。他采纳了余程万的提议,派遣石补天前去传达停战指令。然而,这实际上是余程万与石补天预先策划的诡计,真实意图是命令部队加速推进攻势。

12月16日,石补天外出后返回,向卢汉传达了一个不利的消息:除非释放余程万,否则二十六军的进攻将无法避免。

卢汉中计后,于12月17日将李弥和余程万释放。这一决定直接导致了故事开篇的场景:两人信誓旦旦地承诺要"带兄弟们突围"。

李弥等人一离开便立即反目,第八军和二十六军再无顾忌,攻势骤然升级。特别是二十六军,直接炮轰五华山省府大楼,那里正关押着沈醉等"四兄弟"。局势发展完全在预料之中。

余程万、李弥和石补天不顾与卢汉共处一栋建筑的其他"四兄弟"安危,直接对其发动攻击。面对这一局面,卢汉终于意识到这些人的两面派本质,认定他们留在身边只会构成潜在威胁。

沈醉与沈延世、李楚藩、童鹤莲四人被押送至钱局街模范监狱,开启了牢狱生涯。这位被称为"七弟"的年轻人处境堪忧,他与李弥、余程万仅维持了六天的"生死之交"。三位"兄长"只顾自身安危,对四位弟兄的生死漠不关心,毫无兄弟情义可言。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