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盘散沙”到“铁板一块”:共产党如何将五十军打造成钢铁雄师?

想喝乌龙茶 2025-02-16 14:58:10

50军,在朝鲜战场上猛得一批,把战斗效果直接拉满了,就连彭德怀都惊呆了,直接下令:50军优先补兵,换装!

优先补兵和换装,一般军还真没这待遇,更何况是50军,为啥这样说?因为50军绝对是“反差”第一军,他们本是蒋介石麾下得60军,全国人民都给他们取了个外号:熊军!

在当时绝对是反直觉的,就好比一个特别怂的人,突然有一天出现在华山论剑上,奇招百出,大放异彩,搁你你不惊讶?

朝鲜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顾我国严正警告,于9月15日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进犯,并频繁轰炸扫射我国边境,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中国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五十军前身是国军,表决心的时候到了,自然奉命从湖北紧急入朝参战。

志愿军入朝参战

这支在长春起义后加入人民解放军的部队,在1948年的辽沈战役中,在军长曾泽生的率领下,奉命固守长春。

辽沈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部署,东北野战军采取"军事围困、经济封锁、政治瓦解"的战略方针,包围了东北重镇长春。

为了尽快夺取长春,我军在战略围困的基础上,对长春守敌、特别是对并非蒋介石嫡系的第六十军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先后秘密派遣原国民党六十军团长李峥先、张秉昌等人潜入长春,对六十军进行策反。

被解放军重重包围的长春已是一座孤城,国民党军正面临打不赢、走不了、守不住的局面,军心涣散,正是争取国民党军起义投诚的好时机。

李峥先、张秉昌通过对六十军中下层军官的接触,感觉到这些军官普遍对国民党统治和部队前途丧失了信心,认为除了起义别无生路。这种情绪也逐渐蔓延到六十军的高层军官之中,包括军长曾泽生在内,都产生了奔向光明的思想。

经李峥先和张秉昌的策反,六十军决定在长春就地起义。李峥先、张秉昌这一情况迅速汇报给了解放军。经过双方商谈,1948年10月16 日,曾泽生用交接防务的办法瞒过了国民党长春最高长官郑洞国,向部队下达了出城交接防务的命令。

曾泽生

待所有部队都脱离驻防地出城集合后,曾泽生用电话告诉郑洞国:“六十军已经起义,请司令官谅解,请司令官也能同我们一块采取同样行动!”

六十军起义后,防守长春的国民党新七军许多士兵们都把枪丢了,说:“六十军都变了,我们还干啥?”

五天后,国民党东北“总”副总司令郑洞国自知大势已去,也被迫向人民解放军投诚,我军兵不血刃地解放了长春。

六十军起义后,东北野战军对他们的待遇和解放军一样,没有任何歧视。肖劲光大将对曾泽生说:“你在思想上不要有什么顾虑,你打过日本人,是有战功的。有什么意见和要求,都可以坦率地讲。一家人了,要情同手足,并肩革命。”

当时,有些同志主张将六十军分开编入我军,曾泽生于是对肖劲光提出一个要求:“部队随你们调整,希望不要编得太散。”

我军随后考虑到曾泽生的这个要求,于是抽调了1500名干部补充到六十军,并在军中建立了我军的各种制度,对部队进行了组织上、思想上、作风上的改造后,将国民党的第六十军整体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建制。这支部队从此成为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随后,五十军奉命参加鄂西战役和四川战役,在解放成都的战役中,五十军毙敌380人,俘敌8165人,迫降敌17700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受到多次表扬。这支起义部队经过彻底改造和战斗锻炼,已经成为一支骁勇善战的人民军队,在解放全中国的战斗中立下了不朽功勋。

国民党滇系第60军

朝鲜战争爆发后,奉中央军委命令,五十军开赴朝鲜战场。在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中,五十军奉命在安东及新义州进行战略防御,保证志愿军后方安全。虽然在这两次战役中,五十军没有过多于敌人下面交锋,但全军还是起到了钳制敌人、配合友军作战的战略目的。

在志愿军的反击下,联合国军再次掉失汉城,被我军压退至37线以南,军队士气降至最低点。1950年12月底,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中共部队十分强大,如果他们全力以赴,完全可以迫使联合国军撤出朝鲜。"

在这种情况下,身为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的李奇微,集中了"联合国军"5个军16个师又3个旅、一个空降团及其全部炮兵、坦克兵和航空兵,地面部队共23万余人的兵力,在中朝军队200公里的防御正面上发起了猛烈进攻。

联合国军兵分两路,以美、英军主力及韩军一部在南汉江以西向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以美军一部及韩军主力在南汉江以东实施辅助突击。

这就是狡猾的美军在与我军多次交手后,创造的所谓的“磁性战术”,并认为这是对付我军最有效的武器。

这种战术是在大规模交战之前,以少量坦克和步兵抢占我某一地区,以此来消耗、疲惫我军,而后再用快速装甲部队穿插、空降部队机降和地面主力部队"齐头并进",达到其战术目的。

1951 年 1 月 ,美第八集团军向骊州、水原一线向我军开展进攻,企图占领汉江,夺回汉城并向三八线一带挺进。志愿军命令五十军在汉江南岸组织防御,牵制敌人的主力,掩护东线的中朝联军主力进行反击。

汉江守备战的大幕就此拉开。

五十军接到命令后,在野牧里至安庆川以西地区展开,依托修理山、帽落山、白云山、光教山、文衡山进行防御,这里正是美军主力第 1 军进攻的主要方向。

一月的朝鲜战场,气温低至零下 25 至 30℃,到处白雪皑皑。25日,美军动用飞机200余架,坦克80辆,以及十倍于我之兵力,向五十军正面发起了疯狂进攻。

五十军在天寒地冻、弹药不足、敌我兵力、装备相差极为悬殊情况下,在自己的防线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1月27日,敌人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向据守白云山的447团阵地发动轮番进攻。447团面对敌人每天多达二十几次的冲锋,与敌人反复拉锯,坚守11昼夜,毙伤敌1400余人,守住了白云山主峰,胜利完成了任务。守卫白云山主峰阵地的二团880名指战员,牺牲了800人,但是阵地仍然牢牢握在我军手中。

帽落山防御的是五十军443团。敌人主攻的方向,是帽落山阵地中的236.5高地。守卫在这个高地的443团九连坚守阵地7天,全连弹尽粮绝,在仅剩14人的情况下,仍然守住了阵地。

该连机枪手田文富在战斗中,用大衣、军帽布置了一个假人,吸引敌人火力,自己则在不远处用机枪多次打退敌人进攻。

战斗结束后,人们在牺牲的田文富军大衣上,发现了53处枪眼。战役结束后,田文富被追授英雄机枪射手称号,追认大功一次,这件大衣也被当成抗美援朝的珍贵文物,被保存在北京军事博物馆。

2月 1日,敌美军在20 余架飞机的掩护下,向光教山447 团 4 连阵地投下大量燃烧弹,阵地变成一片焦土。之后,美军步兵发起集团冲锋,一度占领了我军阵地。当晚,该连指导员吴友先在夜色的掩护下,率领全连仅存的两个班发起反击,又从敌人手中夺回了阵地。

在泰华山主阵地311.6高地防御的五十军 336 团 5 连, 3 天内打退了敌人 13 次进攻,全连歼敌500 余人,最后仅剩 10 余人。战后该连被志愿军总部记集体一等功,并授予“屡战屡胜”奖旗一面。

在整个一月里,防御汉江的五十军在各个阵地上,与敌军展开了全面的拉锯战。汉江沿岸的各个山头终日炮火连天,硝烟弥漫,飞机的投弹声、炮声和枪声不绝于耳,战斗十分惨烈。在将近一个月的反复争夺中,美军虽然付出了沉重代价,但各主要阵地仍被控制在五十军手中。

第五十军在汉江南岸坚守防御作战24个昼夜里,面对的对手是美军5个师、英军1个旅、南朝鲜军两个师在内的数倍于己的敌人。

敌人在飞机、大炮、坦克支援下,从西起水原、东至原州一线的广大下面发起进攻。“联合国军”仗着人数和装备的绝对优势,往往即使是面对第五十军1个连防守的阵地,也投入坦克数十辆、步兵数百人,在飞机大炮支援下发起集团冲锋,并疯狂叫嚣要在三天内突破我军的汉江防线。

五十军的压力,志愿军首长非常了解,也极为重视汉。第五十军在进入朝鲜时,正在四川作战,入朝后又在连续参加第一、第二、第三次战役,一直没有得到休整补充,部队兵力不满员,粮食弹药供应也十分紧张,加之备战时间紧,根本没有条件构筑坚固的野战工事,只能凭借简易的工事抵御敌人的进攻。

但就是在这样不利的环境下,第五十军仍然斗志高昂地完成了汉江防御战的艰巨任务。

泰华山是五十军防御阵地的前沿。它东接利川、西临水原、南靠金良场、北控通往汉城的公路,是敌人进攻的重点区域。驻守在泰华山最前沿——草下里的,是第五十军336团的5连。

1月20日凌晨,汉江两岸大雾茫茫。美骑一师的140门榴弹炮在进行大半个小时的火力准备后,两个营的美军在几十辆坦克的掩护下,分三路向五连扼守的草下里发起了攻击。20号一整天,迎接敌人的是始终是阵地中射出的子弹、志愿军战士们投掷出的手榴弹。

冲在最前的美军惊恐的发现,当他们靠近志愿军阵地时,硝烟中总会跃出一个个端着明晃晃刺刀扑上来的志愿军战士,敌人吓得只能是扔下同伴的尸体,仓皇后撤。

20日一天,五连160名战士,便牺牲了近120人。晚上,剩下的 60 多名战士们修理好被炸平的工事,已经一天没吃饭的战士们用手帕包着雪和炒面,放在怀里用体温将雪融化,将用冰冷的雪水拌着炒面吞进肚子里。

战士们风趣的将这种炒面称为“蒸面”。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五连坚守阵地六天,没有后退一步。战后,五连被志愿军总部记集体一等功,涌现出了徐恒禄等三十余名“二级英雄”以上英模。

在汉江防御战中,打得最为惨烈的是五十军的114 师 342 团 1营。该营扼守的350.3 高地在2月 12 日拂晓遭到了美军骑 1 师 的连续进攻。敌人出动了24 架飞机、52 辆坦克、50 余门火炮,向一营阵地发起了11次不间断的冲锋。

在敌人进攻最为猖獗的时候,营长曹玉海亲自冲到最前沿阵地,用步枪和战士们一起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在他的影响下,同志们越战越勇。

战士申德恩被敌人的炸弹炸瞎了左眼,营长叫他下去治疗,申德恩大声说:“我右眼还看得见,还能打枪,我不下去!”后来,申德恩的右臂和左腿又被敌人炸断,但他仍然坚持不下火线,最后壮烈牺牲。

在12日到15日的四天中,包括营长曹玉海在内的一营绝大多数战士都壮烈牺牲。该营 3 连原本有150余名战士,打到最后,阵地上只剩下 4 个人,干部全部牺牲,幸存的一名副班长在战士被破格提拔为连长,可见这一战打得有多惨烈。

342 团 1营用鲜血和生命守住了 350.3 高地,歼敌 680余人。他们极大的震撼了美军,也激励了每一位抗美援朝的战友。战后,志愿军总部给该营记集体一等功,营长曹玉海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五十军在汉江坚面对拥有飞机、大炮、坦克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敌人,依托临时构筑的简陋工事,在严寒季节,吃着炒面就雪,依靠步枪、手榴弹甚至是铁铲、石块,与敌人反复争夺,用血肉之躯,以重大牺牲,坚守了整整 50 个昼夜,沉重打击和消耗了敌有生力量,钳制了敌人,保证了我军战略意图的实施,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肯定。

50军在朝鲜战场誓死守敌,与之前“熊军”形象截然不同,曾泽生的第五十军为何如此骁勇?

这支部队的战士大多来自云南,前身是龙云所属的滇军。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国民党内,滇军并非蒋介石嫡系,在战斗中表现也并不出众,所以在解放战争中,被同在长春的新七军戏称为“六十熊”。

但就是这样一支蒋介石心目中“鱼腩部队”,在改编为解放军后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屡立大功。

在抗日战争中特别是台儿庄战役中,这支部队立下了不少战功,为此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专门为这支部队谱写了《六十军军歌》。

只是在解放战争中,蒋介石的腐败统治让这支部队失去了必胜的信心,士气涣散,才有了“六十熊”这样一个戏称。

这支部队起义后,我党派出了大批干部对部队进行政治整训,整支部队从上到下都经历了脱胎换骨的洗礼,部队也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五十军在汉江防御战中,美军也曾使用过花招,企图瓦解这支部队的斗志。他们特意找来了曾在这支部队呆过的几名国民党军官,向五十军喊话:“兄弟们,不要再为中共卖命了!蒋总统在台湾等着你们呢!过来吧!”

五十军负责喊话的一名士兵则大声回击:“共产党给我分了田,分了地,我一家人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老蒋可分过一厘田地给我们?现在美国佬想打我们,拿走我家的田地,我们决不答应!”

五十军完成了汉江防御战的任务后,曾泽生军长在向彭总汇报战果时,彭德怀紧紧握着曾泽生的手,笑着说:“五十军在汉江打的好啊!我要给你们优先补兵,优先换装!”

彭德怀

由于出身国民党阵营,曾泽生的心里一直有一个结。他动情地对彭总说:“彭总,我们尽力了,这下我们能在兄弟部队面前抬起头来了吧?”

彭总笑着说:“你这是哪里话?起义部队就不是解放军了? 我彭德怀出身湘军,我从来没把你们看成后娘养的!我只看两点,一是部队对党是不是忠诚,二是有没有战斗力!你们在汉江打得这么好,不是对党忠诚,能打成这样吗?要我说,你们是最能防御的解放军!”

彭总的信任和鼓励,让曾泽生十分感动。而主席对他和五十军的肯定,更让曾泽生激动不已。

1955年回国后,毛泽东亲自接见了曾泽生。在谈到汉江作战时,主席说:“你的五十军打得蛮漂亮嘛!”

主席的肯定,让曾泽生心里热乎的,于是他向主席提出了入党的想法。主席想了想:“你进步很快,已经可以加入共产党了。但你现在最好还是不入党,现在敌人拼命攻击我们,你以党外人士身份,能更好的向台湾、向全世界宣传我们新的成就,人家就能相信,促使他们更好地站到祖国这一面来。”

毛主席

五十军是入朝参战部队队唯一一支由国民党起义部队改造而来的部队。

经过了抗美援朝的锻炼,这支部队也成为我军一支钢铁部队。

难怪在1964年的全军大比武上,朱德、贺龙和叶剑英三位元帅都称赞五十军是“一支从敌营来的新部队,是起义部队一面旗帜,是我军最能防御的部队,一定要把这支部队建设好。

0 阅读:31

想喝乌龙茶

简介:开心快乐的小细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