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攀比”引发抑郁症?面对比自己强的人,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态

无知的求道者 2024-06-28 17:02:56

曾经有一位网友这样说道:“之前面试一家公司,当时面试的只有两个人。庆幸的是,我们一同被公司录取了。可是,她的进步明显比我快很多,无论是升职还是加薪,总是走在我的前面。不止如此,但凡是和我接触的一些朋友,我也会不自觉地与他们做比较,比如一双新鞋,一件新衣服,但凡是他们有一些好的改变,我就会不自觉地观察自己。其实,我心里也明白,他们的生活质量与我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毕竟都是打工人群。但是,他们但凡有一些好的改变,我就会不自觉地羡慕。就好像两个双胞胎姐妹,外貌特征等大体情况都差不多,但她的蝴蝶结比我更漂亮一些,我就会感觉自己被比下去了。每一次与他们做对比,我都会感到不自在。我也知道这样并不好,总是用别人的亮点刺痛自己。可是,我就是控制不住,那是一种情不自禁的下意识反应。”

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我们时常扮演着那只迷失方向的羔羊,总是忍不住将自己与他人放在同一把无形的尺子上,不断地进行比较和衡量。每当发现自己似乎在某些方面逊色于他人时,心中的焦虑便如同潮水般涌来。

攀比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社会比较效应。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于 1954 年提出了这个概念。它指的是个体与他人进行对比,以获得关于自身的评价和认知的心理过程。

实际上,我们总是不自觉地与他人做比较,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反应,因为我们的生活的大部分是围绕“社会比较”而展开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清晰地感知自身。比如,通过对比,我们会知道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是成年人还是儿童等一切基本属性。同时,这种心理反应还带有一部分主观性,比如我的价值观与他人有什么不同,我的经验以及对事物的认知与他人的差异在哪里。可以说,我们需要进行社会比较,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塑造自己。

当然,我们的生活是多维且丰富多样的。财富的多寡,地位的高低,外貌的美丑,能力的强弱,以及人际关系的优劣都会成为我们下一步的评价标的物。然而,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在其著作《社会心理学》中警示大家,相互比较所带来的心理风险。他认为,与他人做比较同样会给人带来烦恼。当人们的财富、地位或业绩增长时,他们会提高对自己成就的评价标准。当人们感觉不错并获得成功时,通常会向上看,而不是向下看。

然而,情况可能比现象中更加糟糕,频繁地与他人做比较不只是烦恼这么简单,它会给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内耗,甚至导致抑郁症。【环球科技综合报道】据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休斯顿大学研究发现,社交平台Facebook容易导致用户产生“社会攀比”的心理现象,从而更容易产生更多抑郁症症状。

疲惫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效应叫做相对剥夺感,它指的是当我们将自己的处境与那些看似更优越的人进行比较时,会产生一种被剥夺了某些东西的感受。即使我们自身的状况原本还不错,也会因为比较而感到不满和失落。这种感受会不断侵蚀我们的精神,让我们陷入无尽的疲惫和焦虑之中。

大家能抓住这个概念的解释细节吗?——自身原本的条件还算不错,却依然会不自觉地与他人做比较而陷入失落。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较真儿”。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对比心态极其敏感,总是因为一些小细节的对比而在下一秒便陷入失落和不满,原本正常的心情也会随之被剥夺。更糟糕的是,在这样的情感驱动下,我们又会加强攀比心理,进而再次陷入忧虑,周而复始,直至抑郁。就好像一个人深陷泥潭,越挣扎,陷得越深,直到将整个人淹没。

在《可可诗词》中,有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世之欲恶无穷,人之精力有限,以有限与无穷斗,则物之胜人,不啻千万。”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一个普遍现象:世上的欲望和厌恶仿佛是一个无底洞,永远无法满足;而人的精力却是有限的,无法与这无穷无尽的欲望和厌恶相抗衡。

当我们用有限的精力去与无穷的欲望和厌恶相争斗时,往往会发现自己在这场较量中处于劣势。外物战胜人的情况,不仅仅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正是因为我们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导致精力被过度消耗,进而陷入疲惫和挫败的境地。

不仅如此,频繁地与他人做比较,也会扭曲人性的纯良。正如戴维·迈尔斯在书中所说:“我们可能会为别人的失败而暗自高兴,特别是我们嫉妒的人遭受失败或遇到不幸。”攀比心态不仅侵蚀了人与人之间朴素的真诚,还会在潜移默化中滋生出太多莫名其妙的幸灾乐祸。亲友之间的相互扶持和理解也会被狠心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攀比之后冷漠和疏离。所谓人心向上,人性向下,就是如此。

实际上,我们真的无需盲目地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因为这样的比较本身就缺乏公平性。毕竟,每个人的家庭背景、天赋、学历和经验都是不同的,我们并非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就像是在一条赛道上,有成年人也有未成年人,有健全人也有残障人士,还有那些带着家庭负担参赛的选手。他们各自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都各不相同,

那么,对于社会比较,我们应该抱着何种心态来对待才算是健康的,而且更有助于我们的成长呢?

攀比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这广袤的世界中,任何三个人相遇,都会展现出诸多显著的差异。无论是社会赋予的身份、所处的地位,亦或是所拥有的财富,这些外在的因素皆可成为相互比较的方面。然而,正如周国平所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所为就必有所不为,而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区别就在于所为与所不为的不同选择。”这意味着,社会中的各种对比并非仅仅局限于表面的物质与外在条件,它们完全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选择和追求目标。

而孔子的这句至理名言,实则是在倡导我们于彼此的相处和交流中,通过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将对方身上的优点吸纳转化为自身的素养与能力,而非陷入那种毫无目的、“大杂烩”般的盲目攀比。这种盲目攀比往往只注重表面的胜负与得失,却忽略了内在的成长与进步。

孔子的教诲,让我们明白,真正有意义的比较,应当是能够促使我们自我提升、不断完善的力量源泉,是贴近现实生活、有助于个人成长的智慧指引,既保持了本体的特性以及人性的纯良,又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潜能。就好像果树之间的嫁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深入的比较,提炼出对方独特的基因优势,并不断地将这些优势融入到我们本体的特质中,从而加持自身的出色。这样,我们不仅能够自成一派,更能够锻炼出特色的自己,一个真实而充满个性的自己。

比如,王阳明启蒙于朱熹的理学,后来,他又钻研了佛学的智慧,然后两者结合创立了心学。直到现在,仍被很多人用于职场实践。

比如苏轼,一开始,他的文学成就并无多大名气,后来,他汲取了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深沉、陶渊明的恬淡等诸多优点,然后再将自身在官场的经历和感悟融入其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取得了巨大成就。

成长

当然,我们或许并不像那些名人一般,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然而,对于健康的成长而言,已然足够。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遵循社会比较的普遍观念,然而,她的取舍到底是走向精神内耗还是身心愉悦,由你决定。

我想引用卢梅坡的一首诗来结束我的阐述,并作为反思之用:“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与雪本来可以相映成辉,为何执意争艳呢?梅花与雪本无此意,只是诗人存在思想痼疾罢了,挺好的人生风景就这么被浪费了。

-1 阅读:16

无知的求道者

简介:扩展认知,仿若拨开人生云雾,原来四处全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