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偷枇杷被拘留:莫让同情左右法治的正义

力量时评 2023-06-20 09:58:43

文/马进彪

四川自贡环卫工马从先因被认定偷窃枇杷,被企业员工殴打致轻微伤后,又被自贡市高新公安分局处以行政拘留4日的行政处罚的消息经封面新闻报道后,引起网友强烈关注和反响。

针对网友质疑:环卫工究竟偷了多少枇杷?是否构成盗窃违法行为?对环卫工拘留4天,殴打环卫工的史某拘留5天罚款200元,史某茂罚款400元的处罚是否适当?(封面新闻6月19日)

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这位环卫工确实摘了枇杷,但目前的问题是摘多少才算偷?从当地派也所给出的处理结果看,这一定是算偷了,而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她拘留4天也是合法的,因为确实偷了人家的东西。

而这则新闻的焦点是环卫工,这是之个新闻吸引社会关注的地方,换言之,这她环卫工的身份使这件简单的事变得复杂了,因为其身份是环卫工,这在人们心目中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根本的问题是,她们违反了法律是否应该一视同仁?

环卫工的形象在社会上一直很好,都是正面形象,以至于很多人不愿意将他们与不好的事情联系起来,每一个善良的社会成员都愿意将环卫工与社会的美好环境联系起来,因为环卫工们确实很不容易,还常常遭到他人的不公平对待。

因此在这件事上,人们不忍心将这位环卫工与偷东西联系起来,心里对环卫工的情感是判断此事的一个重要的感性考量,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这个社会中毕竟人们是爱待环卫工人的。

但这样这判断却不是理性的,显然,这是将环卫工的全部认知都加在了这位女环卫工身上,换言之,人们看待她的时候是将她看成了社会所有的环卫工的代表或化身,在社会学上这就是不理性的出发点。

法律对谁都是一视同仁的,它不以人的身份为转移,并且,它不以人的地位、财富、种族、性别、信仰为左右,在法治社会中,人人都是平等的,都不等地享人公民的权利,也平等地承担宪法规定的义务。

因此,在讨论这件事的时候,社会有必要剥离人的身份等外在的东西,将她看成与普通人一样的人,这样很多问题才能说清楚。否则,就会混淆其中的内核,让人搞不清社会的情感之托。

人们都愿意保护这位环卫工,这种同情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这种同情是与法治相矛盾的,人们要崇尚法治社会就要放弃廉价同情,让事件的真相暴露出来,这才是对社会真正的维护。

人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和美的社会中,但和谐和美如何才能实现?显然,这必须要靠法治的力量。因此,对于这件事来说,公正,公平是它一定要有的内核,不能让同情左右了法治的公平正义。

0 阅读:4

力量时评

简介:特邀评论员、特邀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