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有一座千年古城,自元代开始,一直是滇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兴盛达7个世纪之久,它就是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建水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92b45848ee4e24296ece4f47dda6e78.jpg)
建水县古称步头,也叫巴甸,古城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87f2ce87142577f8a8f01cd09a65eb5.jpg)
古城最早为南诏时修筑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扩建为砖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bc113c2886f522a0c0920cf4a0f5b11.jpg)
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李定国攻占临安城时,南北西三城楼毁于战火。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e3fdb5cc415839516c6b9c3fedcb7b9.jpg)
到清康熙初年又复修,后又再度被毁损。唯有东门朝阳楼,虽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已近600年的历史,仍旧巍然屹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eb868fd0b19fe680c4c81fc2e2e1a29.jpg)
建水古城内现存地面文化遗迹1000多处,拥有众多的著古建筑。如建水文庙、朝阳楼、朱家花园、双龙桥、燕子洞等文化古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860133ea468f8cf877a50757cba94ec.jpg)
建水古代衙门临安府署
临安府署位于建水古城核心区域,是明清两代的“府”级官署建筑。临安府署始建于公元1382年,历经6次增修扩建,沿用至清末民初,至今已有641年的历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cf61911c797474420ae87bcd72afb0c.jpg)
府内有仪门、戒石坊、大堂、六科机构、二堂、二堂院落、三堂、后堂等主体建筑,“吏户礼兵刑工”六科部门布置于府署两侧,暖阁上方悬挂着“明镜高悬”匾额。
建水元朝始建的文庙
文庙又称孔庙,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孔子和推行儒家教化的地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1449875ff404d8a12244cc3f9712b43.jpg)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后经明、清两代扩建,建水文庙占地达到114亩,总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宫殿式,仿照山东曲阜孔庙的格局建造,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在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孔庙,有“规制弘敞,金碧壮丽,甲于全滇”之美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e59659f313e6295cfcd95cfd1893191.jpg)
文庙学政考棚是举行院试、考察学子学习成果的地方,也是学子考取功名的重要一步。建水学政考棚创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旧址在城内东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移建至古城临安路中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d242633fd6316b6933c306dbce8d462.jpg)
建水学政考棚一进院为鼓厅、号门,二进院为龙门,三进院设有东西文场,四进院为至公堂,五进院为戒慎堂,六进院为钦命提督学政公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95ed4ba0bc72cfbba021c0acbe2ad7d.jpg)
厢房为平房,用木板隔成单人考试房,设考场20余个,为国内罕见的保存完整的古代大型考场,是云南唯一幸存的考棚类建筑,是见证和研究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初级考试的实物遗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b1221f18eaa744d3a1cf0db44a4b59b.jpg)
据考证,建水明代有文进士30人、武进士23人,文举人288人、武举人29人;清代有文进士33人、武进士15人,文举人412人、武举人355人。当时,建水有“临半榜”之称,即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临安府就占了半数左右,堪称云南之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569874fcf919e54b14a3018f3279c5f.jpg)
千年窑火的炊具、茶壶、摆件
建水紫陶千年历史,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光可鉴人,古朴典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8c1ae6813e2cc86537fc0ef6c75d053.jpg)
建水出现较早的陶迹,从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洞穴遗址中出土的陶饰品和陶片、西汉古墓中伴随青铜器出土的陶器残片中可见一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f6a3c867d01cb973e2c82127ef9d08a.jpg)
据史籍记载,明朝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在建水设立临安府,设府地于建水城。完工后,为“谋食以自给”,移民迁居碗窑村,烧制碗盘等陶器。到清康熙年间时,碗窑村已经成为云南陶的集中产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db9f1f04e82fc66e4d17e12986e8f37.jpg)
民国初年,碗窑人张好制粗陶“杨林锅”,后由向逢春改进为“汽锅”之后,声名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b11077c5e71df81ed6e669f4b758400.jpg)
“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因此,建水紫陶以其独特的工艺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四川荣昌陶并列为“中国四大名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26290c0f36979b2b59ce6603a46f7f3.jpg)
建水紫陶传统煅烧工艺”已经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建水的一张名片。
滇南大观园著名的朱家花园
建水古城的朱家花园是一个大型私家园林,位于建水古城翰林街中段,是一组规模宏大、具有滇南特点的清代民居建筑。该园系清代建水人朱朝瑛兄弟所建的集家族祠堂、住宅和私家园林于一体的宅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1bfec27aa763322bdf14cf2a024e41e.jpg)
朱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用时30余年落成。朱家花园总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现有214间房舍、42座天井,为“三间六耳三间厅附后三耳,一大天井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的变通组合体建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3cac2fe737275c1bc8e2830ed7d2682.jpg)
朱家花园有大气庄重的门楼、造型奇巧的宗祠、精美雅致的亭台楼榭、多民族文化雕刻绘画、规模宏大的私家园林等景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0a63a5a9e636c2cd2493c7197028bb2.jpg)
朱氏家族原籍湖北,祖上迁居云南。清朝靠经商起家,一举成为滇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家族。
个碧石铁路上的临安小火车站
中法战争后,法国人通过修建滇越铁路控制了云南的交通和矿产资源,并进一步得以操纵云南的金融业、支配云南的邮政和电信领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2ce717794e13a260e43d1e2f4197cdf.jpg)
个碧石铁路,1915年5月开工,1936年10月10日全线通车,是中国铁路史上修筑耗时最长的铁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1f106dc6c7bf44afc9515e6811338ff.jpg)
个碧石铁路2003年停止客运,2010年1月1日全面停止货运,现在只剩下临安站到团山站之间运行的复古观光小火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90da0ba37ebffd3040b41ea9da45dfc.jpg)
临安站,之前是建水老火车站货场仓库,里面是民国法式建筑风格结合的独特建筑,为建水旅游的热门打卡点之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cced187d6e119a3bd0719af61191f06.jpg)
许多人专程来这里坐小火车,领略双龙桥、乡会桥、团山美景。
建水古街民宅,又一风景
保持原好的建水古城民宿,又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走进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原始的风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e7233e116dd8b4ac999aa79d1fbd7a4.jpg)
古城区小巷里处处隐藏着秘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3ccc452fdf1e3c1b948aa2e3bc10950.jpg)
古人走过的足迹,如今依然栩栩如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60c7c874d916a58d427de27990114eb.jpg)
建水城内还有许多这样的小巷,令你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4bbb0d6e081625155836a8e1072443c.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ec43299176fb43d33197b2a09b83fa4.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3617622939a211aeeebe30ce05680ee.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b15cb00e108721b4ffa4e76ca08a89c.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