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制奏效,这一次我们可以对美国说不!

一粒趣事 2025-04-07 18:11:09

特朗普没想到中国会选择硬刚,百分之34对百分之34,一步都不退,这和他想象中是不一样的。

要知道在特朗普的设想中,当他公布对等关税政策以后,中国人应该会打电话和他谈判的,这一点在当天的福克斯新闻网就有报道。

但是,这一次,特朗普失算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用沈逸教授的评价就是:“他根本分不清2025年的美国和2018年的美国,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

而沈逸老师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那就是:特朗普根本就分不清2018年的中国和2025年的中国,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

2018年的中国,措手不及

大家要注意,中美贸易战,不是今天开始的,而是从特朗普的上一个任期就开始了,之所以这家伙这次上来就一副吃定全世界的态度,那是因为2018年那会儿,他发动的贸易战,确实占到便宜了,但是七八年过去了,情况真的不同了,特别是经过八年贸易战后的中国,变化就更加大了。

我们就拿一个大家都清楚的数据来举例子吧。

大豆,一直是中国大宗进口的东西,一般年份都有一亿吨左右,这个进口数量就非常大了。

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之前的年份里,美国的大豆是中国的主要进口来源之一,占比一度在2016年的时候达到了总进口量的百分之40.

而2017年,也就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前一年,中国进口的大豆总量有9553万吨,其中从美国进口的就有3200万吨,占到当年大豆进口总量的百分之34.4左右。

这算不算重度依赖美国了?

因此呢,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后,作为回应,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自然就变少了,并且一下子就比2017年少了百分之49,近乎腰斩。

那2018年,咱们的大豆是从哪里来的呢?

答案是巴西和阿根廷,确切的说,是加大了巴西的大豆进口量,新开辟了阿根廷市场。

2018年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有6600万吨,而从美国进口的数量只有1660万吨左右了。

现在大家清楚,为什么巴西总统卢拉说他喜欢看中国的足球比赛了吗?

另外,自2018年以后,中国国内开始加大大豆的研发投入,亩产量接连突破,到这几年,中国国内的大豆产量已经连续三年突破2000万吨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进口依赖,至少,说不的底气高了不少。

顺带说一句,正是由于2018年之前,中美贸易互补,中国的大量进口,给美国人创造了100万以上的工作岗位,其中农业端的工作岗位就超过了百分之20,而这部分人几乎都是特朗普的忠实粉丝,MAGA红脖子。

但是吊诡的是,2018年,特朗普还是将自己支持者的饭碗全打碎了,由于贸易战,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变少,红脖子们自然只能失业了。

以上,便是八年前贸易战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一个缩影,之所以例举大豆,是因为比较具有代表性,从那以后,美国开始逐渐对中国进行出口管制,特别是高精尖产品和技术,基本上咱们花钱也别想买到了。

但,吃一堑长一智啊,不可能第一次被你卡脖子,被你打个措手不及,第二次我还上当吃亏啊,对不对,真要那样,那之前的亏不是白吃了吗?

也因此,这七八年,咱们勤练内功,夯实基础,加大研发投入,可以说是卧薪尝胆了整整八年,就等着美国人翻脸呢,没想到特朗普还真听话,2.0才上台两个来月,就直接放大招,但可惜的是,他的2.0版本用的还是1.0版本的老招数啊,这回,咱们要说不了。

2025年的中国,可以说不

我很想用渣渣辉的台词来形容咱们的这八年:

八年,八年!

你知道我这八年是怎么过的吗?

你知道吗?川子!

对,2018年那会儿,你了不起,你牛逼,你卡我脖子,你限制我的高科技发展,你列清单,搞管制,我只能被动挨打,然后闷头发展追赶。

七八年来,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总额,占据中国外贸总额的比例已经从2018年的百分之13.7跌到了如今的百分之11左右,这个数据肯定看不出东西,那咱们就从贸易顺差和这些年出口的东西上来说说吧。

先说和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吧,2017年的时候中美贸易额为5837亿美元,中国顺差2758亿美元,2024年的时候,中美贸易额6882亿美元,其中咱们的顺差达到了3610多亿美元,

其中总顺差,2017年中国对美国的顺差占总顺差的百分之65,但是到了2024年,这个数据,就只有百分之36了。

什么意思?

就是说,2017年那会儿,中国的贸易伙伴单一,挣的钱几乎都是从美国来的,这种依赖在生意场上是非常致命的,而这也可能是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底气吧。

但是到了2024年,这个比例就下降到足够安全的数值了,百分之36和百分之65,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好吧。

同时也说明,2025年的今天,美国市场对中国肯定重要,但是没有2018年那会儿那么重要了。

反倒是,美国的农副产品,一旦失去了中国的市场,对红脖子们来说,几乎就是灾难,这个世界上,有能力消费掉美国那么大额度农产品的国家,可没有几个。

很多人肯定发现了,如今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多数竟然是农副产品了,反倒是我们出口的东西越来越工业化了,再也不是曾经的衬衫换飞机的局面了。

比如,2024年中国的芯片自给率已经超过百分之30了,这个数值在2017年那会儿,只有可怜的百分之5左右,大家自己对比一下,看看,8年变化有多大?

还有啊,2024年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占当年出口总值的近百分之60,这个数值是什么概念,就相当于咱们卖出去的几乎大半都是附加值相对较高的电机产品了。

还有高新技术出口方面,2024年更是一个大爆发年景。

海关数据,2024年中国在工业机器人,电动汽车等高端装备的出口上,增速几乎超过了百分之四十。

连半导体产业2024年咱们的出口增长速度都接近百分之20了。

而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因为,从2017年开始到去年2024年,中国的研发投入从没有少过,比如2017年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只有2.19%,到了2024年这个比重就达到了2.68%!

看清楚,各位,2017年的GDP和2024年的GDP可不一样,相差了50多万亿呢。

也正是大量投入,才有了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等技术产业的突破和崛起。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作为全球唯一一个覆盖所有工业门类的全产业链国家,我们每年生产了全世界百分之35左右的工业品,并且这个占比在未来几年还会有大的提升,就这,工业空心化的美国,拿什么威胁我们呢?

并且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显现,2024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值就占到了全年的一半多,有这个占比在这里,我们的底气和依仗自然就会多一些。

如今最重要的就是真正打通国内的内循环,拉动内需,这趟内外双循环下,美国的关税战争,最后玩不起的一定是美国自己。

听说CNN援引一名高级顾问的话报道称,目前特朗普正在和越南,以色列,以及印度的代表在谈判,好像这三个国家已经服软,不过他最想见到的中国代表却并没有出现,很明显,这一次,我们要说不。

百分之34关税反制,就是证明,并且效果还不错,特朗普都快胡言乱语了,这一次关税战,我们可以打一下赌,最先坚持不住的一定是特朗普,并且这个期限会很短。

不信,我们拭目以待。

2 阅读:505
评论列表
  • 2025-04-09 08:26

    中国的双循环可以抵制美国的高关税,特别是真正下大功夫打通内循环,这样风险会降低不少。

一粒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