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坐落于山东省胶东半岛的腹地,是烟台市中部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山东省辖的县级市,它由烟台市代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临牟平区与海阳市,西襟招远市与龙口市,南与莱阳市紧密相连,北与福山区及蓬莱区接壤。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栖霞市在区域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
截至2022年10月,栖霞市的行政区划包括3个街道和11个镇,管理结构清晰有序。而在人口方面,至2022年末,栖霞市总人口已达42.90万人,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栖霞市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金天会九年(1131年),栖霞置县,因“日晓,辄有丹霞流宕”而得名,寓意着这片土地上的美丽与希望。作为烟台市唯一不靠海的内陆市,栖霞以其独特的地理特征而著称。1995年,栖霞撤县设市,标志着其发展的新篇章。境内地貌丰富,“六山一水三分田”的自然景观更是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在文化遗产方面,牟氏庄园是栖霞市的一大瑰宝,被誉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地主庄园,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而在农业领域,栖霞苹果更是享誉全国。其以种植面积、综合服务、果园管理、品种质量、总产单产和企业效益六项“全国第一”的骄人成绩,成为了中国农业的典范和标杆。
地名由来
栖霞县的设立可以追溯到金代伪齐阜昌二年(1131年),这一年,从蓬莱的阳疃以及莱阳的一部分地区析出,新设了栖霞县。
关于栖霞县名的由来,充满了诗意与浪漫。据说,因“日晓辄有丹霞流宕,照耀城头霞光万道”,即每当清晨日出时,常有绚烂的丹霞流淌在天际,映照在城头上,使得整个城市仿佛被万道霞光所笼罩。如此美景,使得“栖霞”这个名字应运而生,寓意着这片土地上的晨曦之美,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风景名胜
牟氏庄园
牟氏庄园,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地位举足轻重。它不仅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封建地主庄园,更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宝库。庄园拥有房产多达5500多间,土地广阔达6万亩,山岚更是覆盖了12万亩之广。如今,庄园内仍保存着480多间厅堂楼厢,占地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宏大,令人叹为观止。
牟氏庄园的建筑风格古朴壮观,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美学,更融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元素。漫步在庄园内,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封建社会的繁华时代。庄园的历史文化沉积极为丰厚,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通过牟氏庄园的复原陈列,我们可以客观地了解到牟氏地主家族的兴起、发展和衰败的历史轨迹。这些陈列不仅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地主阶级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还深刻揭示了当时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牟氏庄园,无疑是一座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
太虚宫景区
太虚宫,这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宫观,是由道教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以其故居为基础,亲自主持修建的。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滨都宫”,其占地面积在当时就达到了86500余平方米,规模宏大。金朝章宗皇帝对太虚宫极为重视,亲赐匾额“太虚观”,使其名声大噪。而元朝帝妃更是遥拜丘处机为师,并赐赠《道藏》6000卷,进一步提升了太虚宫的地位。因此,太虚宫在历史上盛极一时,闻名海内外,被誉为“东方道林之冠”。
太虚宫地理位置优越,坐落在平山前怀、长春湖畔,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秀美宜人。这里不仅有山有水,还有“天上有天宫、地上有太虚宫”的美誉,足以见证其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自1995年开始,太虚宫在原址上进行了重建工作,总投资高达5000余万元。经过精心规划和建设,如今的太虚宫占地面积已达13万平方米,宫殿建筑面积为5200平方米,拥有大小殿堂34座,气势恢宏,庄严肃穆。
2003年,太虚宫被国务院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这标志着它正式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大型道教宫观之一。如今,太虚宫不仅吸引着众多道教信徒前来朝拜祈福,还成为了游客们领略道教文化、欣赏自然美景的好去处。
地方特产
栖霞市,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被冠以“中国苹果之都”和“中国苹果第一市”的美誉。
这座位于胶东半岛中心位置的城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均海拔达到178米。这里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3℃,年平均降水量为754毫米,无霜期平均长达207天。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加上秋季昼夜温差大、土壤条件适宜等自然条件,为苹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栖霞市的苹果种植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1871年,美国传教士将苹果引入烟台,最初以青香蕉、红香蕉两个品种为主。随后,小国光、金帅等品种也逐渐得到发展。改革开放后,栖霞更是积极引进红富士、乔纳金等新品种,不断丰富苹果的品种结构。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栖霞苹果以其个大形正、色泽鲜艳、光洁度好、酸甜适中、香脆可口而著称于世。尤其是苏家店镇蚕山南麓、盛家沟、唐家泊牙山等地的苹果,因其独特的口感而备受赞誉,成为了栖霞苹果中的佼佼者。
行政变迁
据杨家圈出土文物考证,远在6000年前,即有人类在栖霞聚居,这里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春秋时,县境属牟子国地。战国时,则为齐国东莱地。秦并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县境属齐郡东境。西汉时,为腄县地,属东莱郡,隶青州。东汉末,腄县废,改属黄县,仍属东莱郡,隶青州。三国时,栖霞为魏国青州东莱郡黄县地。南北朝时,属宋(刘)国,后属北魏国地,历史变迁频繁。
隋时,复为黄县地,属东莱郡,隶青州。唐时,废州部,置道,神龙三年(707年)始置蓬莱县,栖霞为蓬莱县之阳疃镇,属登州东牟郡,隶河南道。五代十国时期,栖霞的行政归属同于唐代后期。
宋时,改道为路,栖霞属蓬莱县之阳疃镇,隶京东东路登州。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置栖霞县,属登州,隶山东东路。元时,改路为道,栖霞属山东东西道般阳路总管府登州,后改淄莱路,又改属般阳路。明时,栖霞属登州,隶山东布政使司,后隶莱州府辖登州,再升登州为府,栖霞属焉。清时,栖霞仍属登州府,隶山东布政使司。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为道,栖霞初属胶东道,后改属东海道,再直隶于山东省。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隶属山东省鲁东区。民国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隶属于山东省第七行政区。民国二十八年,日军入侵后,隶属于山东省第九行政区。
1950年8月至1958年10月,栖霞属山东省莱阳专员公署。之后,先后隶属于山东省烟台专区和烟台地区。1983年11月起,隶属烟台市。1995年11月30日,撤县设市后,由烟台市代管,同时经民政部批准,撤销栖霞县设立栖霞市(县级市)。
明初至民国时期,栖霞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调整。新中国成立后,栖霞的行政区划也经历了多次变革。从最初的区乡设置,到人民公社体制的改革,再到乡镇的设立与撤销,以及街道的增设与调整,栖霞的行政区划逐渐完善。至2007年底,栖霞市共辖12个镇、3个街道。此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行政区域的调整,栖霞市又新增了城市社区,并有部分镇和街道的行政区域界线进行了变更。2020年,臧家庄镇和经济开发区正式划转至福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