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撤走的三十多万盟军其实影响不大,对英国远没有伤筋动骨

亦丝观察过去 2025-03-07 10:28:46

‬在初高中的历史课本上,当讲述到二战的时候,一定会提及1940年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一事件。敦刻尔克的近40万英法联军有那么重要吗?如果被全歼了会影响后来的战争局势吗?实际上敦刻尔克被严重高估了,即使包围圈内的英军和法军被完全歼灭也改变不了二战的最终演变。接近30万英国远征军在数千万人的世界大战面前实在是渺小的看不见。

‬敦刻尔克大撤退

由于对装甲部队突击能力的估计不足,再加上英法指挥部错误判断了德军的进攻方向(英法联军认为德军会延续一战的施里芬计划,占领低地国家之后再对法国作战),德军装甲部队从阿登森林冲出来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盟军的失败。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边境内,有40多万英法联军部队被德军包围在了敦刻尔克的狭小地区内。

但此时德军装甲部队因为推进速度太快,后边的步兵没有跟上,德军OKH为了避免宝贵的装甲部队被消耗太严重,决定装甲部队暂停对敦刻尔克的进攻,等到步兵跟上之后再慢慢磨。而英法联军趁着这个宝贵时机成功组织了外围阵地,英国首相丘吉尔发动全国的船只(包括私人游艇和渔船),从海上撤离被围困的部队,在这里英军干了件很不地道的事情。

英国人故意瞒着法国人,自己先撤退之后再通知法国人撤退,这导致被围困的英军几乎全部幸存,有大约24万英军成功撤退,但人数更多的法军却有十几万人被德军俘虏,最后只有不到十万人成功撤退。而英法联军撤退到英国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很多法国士兵觉得既然德国和法国已经停战了,那么自己的战争就结束了,于是要求回国,这一部分人有一万多。

而剩下的法军在英军的劝说下继续抵抗。此时这批返回英国的溃兵确实是很重要,因此此时的英国还没有总动员,国内的防备兵力十分空虚,从敦刻尔克撤退的部队刚好弥补了这一缺失。在后来英军的全面总动员后大量扩军,这些敦刻尔克的老兵充当了英军扩军基石的作用,总的来说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没有决定性作用

但是也就仅仅如此了,就算少了这部分部队,也就是影响一下英军在扩军初期的工作罢了,并不会改变最终的战争结果。在击败法国之后,德国对英国确实是遥遥领先,但仅限于陆军,在空军方面德军面对英军总是地上一头,海军就更不用说了,皇家海军能打三个德国海军。毕竟英国是一个岛国,陆军的作用不大,关键还是空军和海军。

在1940年德国击败法国之后就马不停蹄发动了不列颠空战,结果打得非常糟糕,英军损失800多架飞机,而德军损失了接近2000架,战损比达到了2.5:1,这次空战之后希特勒明白了从空中无法打败英军。那海军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德国海军就十分拉垮,而且大部分舰艇还是潜艇,水面部队完全不能和英军相比。

面对这样的情况,希特勒只能寄希望于通过邓尼茨的狼群战术切断英国的海上交通线,这一战术在战争初期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邓尼茨的狼群们给英国的海上交通线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英国每个月新造的船跟不上损失的数量,根据估算,最多八个月英国就要陷入完全的物资危机中了,但这个时候美国人出手了,先是一个驱逐舰换基地,之后直接参加护航,最后参战,之后英国就躺赢了。

‬很多人肯定会说敦刻尔克会影响北非战场的局势,是会有一些影响,但影响也不大。毕竟隆美尔的非洲军是在1941年才抵达的,之前一直都是意大利人在打仗,意大利人他们会打仗吗?50多万大军被对面英军5万多人歼灭,丢人丢到姥姥家了。英国是一个海权至上的国家,从来都不以陆军见长,只要保证海军优势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0 阅读:26